策行三国

第1105章 可共语乎

“荀令君病体如何?”

周忠、刘晔追了两天,终究在潼关追上了蒋干。

刘晔顿时语塞。他是没有追错方向,但没有追错方向不代表他就能追上蒋干。如果不是蒋干等他,他还是只能望河兴叹。蒋干不但挫了他的锐气,也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朝廷面前的窘境,荀彧累抱病倒并不美满是贰心有两属,即便他丢弃袁绍,一心一意地为朝廷运营,他仍然难以制止追之不及的窘境。

蒋干眉头一挑,转一转眸子,抚掌而笑。“子扬能出此言,可共语矣。”

周忠站在一旁,看着两个年青人看似轻松的说话,实则语含机锋,斗得不亦乐乎,暗自感慨。甚么时候这些年青人都如此锋芒毕露,他这个久经宦海的前辈都跟不上他们的思路。幸亏此次带上刘晔,要不然追上蒋干也没甚么意义。

孙策在宫里有耳目?

周家的将来或许真的要落在他身上。

周忠惊奇不已。他不太喜好刘晔,但他承认刘晔很聪明,只是聪明外露,不敷老成罢了。刘晔说孙策作弊,申明以刘晔的聪明也没法了解孙策的做法,从侧面证明孙策更聪明。那在世人未识孙策之时已经倾家与孙策交友的周瑜呢?他恐怕已经不是作弊这么简朴,他的确能够算得上未卜先知。

“是的,我在等你。”蒋干冲着周忠拱拱手,行了一个大礼。“周公安好,鄙人九江蒋干,字子翼,曾与公瑾有同窗之谊。”

“子扬,你辛苦一些,我大哥体衰,实则熬不住了,去车上歇息一下。”

刘晔歪歪嘴角。“幸亏我没有追错方向,不然就追不上蒋兄了。”

刘晔内心不安。蒋干对周忠很客气,但他除了客气,却没有和周忠谈详细事件的兴趣,即便周忠表白他新任大司农,卖力朝廷的财赋。相反,蒋干倒是对他很感兴趣,看起来蒋干等的不是周忠,而是他刘晔。

蒋干反问道:“如果不能造福天下百姓,要这朝廷何用?天下事天下人的天下,不是刘氏的天下。民气在刘氏,刘氏便是天子。民气在孙氏,孙氏为甚么不能为天子?子扬,如果你们还抱残守缺,寄但愿于刘氏四百年天下的恩泽,无异于抱薪救火。就算孙将军情愿贡赋,朝廷也支撑不了几日。”

蒋干站在津口,看着滚滚的大河入迷,周忠、刘晔赶到他的身后,顺着他的目光看了一眼,也被大河奔涌的气势所震慑,一时竟不知说甚么。周忠尚好,他在京师为官多年,已经多次见地过大河,刘晔倒是第一次,两天两夜没能合眼的他睁着充满血丝的眼睛,看着卷着浊泥吼怒而来的大河,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

蒋干很不测,一抹笑容在嘴上一闪即没。他拱拱手。“久闻子扬高名,本日方有幸一见,不枉我在此等待。子扬兄,从宫里来?”

周忠不自发的挺起了胸脯,暴露父老的气度。“公瑾所交皆是一时豪杰,子翼很有苏张风采。”

“蒙陛下错爱,我方才迁大司农,能浅任重,我这内心不安得很。这不,头天早晨接任,第二天一早就去驿馆请计,没想到你这么忙,我只好一起追来。”周忠伸手一指刘晔。“此乃成德刘晔刘子扬,也是九江人,你应当熟谙的吧?”

刘晔眉梢一颤。“孙将军情愿保持贡赋?”

蒋干盯着刘晔看了半晌,一声轻叹,摇了点头。“子扬,舍本求末,你让我很绝望。”

蒋干微微一笑。“周公过誉,小子不敢当。小子太长安,本当登门拜访,何如事件繁忙,周公又在宫中奉养陛下,可贵有空,未能面聆。本日周公赶来,不知有何指教?小子洗耳恭听。”

刘晔沉默很久,幽幽地说道:“孙将军只提造福天下百姓,却不提朝廷只字,他这是情意已定,欲蹈袁绍复辙了……”

“另有呢?”

“你在等我们?”

刘晔苦笑。“我德浅才疏,做不到绝食七日犹能鼓弦而歌,实在愧对贤人。”

蒋干放声大笑。“追我么,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周忠抚着髯毛,笑着摆摆手,表示蒋干不必介怀。蒋干是没有亲身来拜访他,但蒋干带来了丰富的礼品,足以让他一家丰衣足食。朝廷财务宽裕,连官员的俸禄都发不全,有限的财赋大多供应驻军,他这个受萧瑟的老臣也要节衣缩食。蒋干带的礼品能让他们松一口气。

刘晔叹了一口气。“江清而河浊,这大抵便是最直观的感受了。”

刘晔一边打量着蒋干,一边点了点头。

“还好。太医说他只是累了,要静养数日。”刘晔不紧不慢地说道。

刘晔悄悄的旁观,一言不发。蒋干走了返来,表示刘晔向前几步,站在矗立的河岸边。大河奔涌,涛声如雷,他们说的话只要对方听获得,几步外的侍从都没法听清。蒋干凝睇着大河,刘晔也不说话,眉头仍然轻蹙,但神情却垂垂松驰下来。过了好一会儿,蒋干悄悄笑了一声:“子扬,江河并称,你生在江边,现在又观大河,有何感触?”

“那子扬兄要多为天子分忧了。”蒋干意味深长的说道:“关中情势告急,朝廷表里不安,荀令君又病倒了,子扬兄当仁不让。只是前车已覆,后车当以之为鉴,不成重蹈复辙,不然追错方向就费事了。”

刘晔点了点头,拱拱手,表示周忠自便。蒋干却赶上一步,扶着周忠。“请周公小憩半晌,小子与子扬说几句话,稍候便来就教。”一边说,一边叮咛酒保从车上取出一些酒浆果品给周忠送去。周忠非常对劲,表情镇静地走到一旁,蒋干的酒保手脚敏捷,摆下案席,请周忠入坐,观河品酒。

“你们再迟了半晌,我就渡河了。”蒋干指了指湍急的河水中如一片落叶般起伏不定的渡船。“我本来应当坐那艘船渡河的。”

“关中大旱,渭水只剩下一半,大河却气势不减,这一关之隔,竟有六合之别,若非亲眼所见,真令人难以置信。”

周忠表情很庞大,却不敢怠慢,命令急追。蒋干提早走了大半天,他必须加快脚步才气赶上。

“孙将军常说,士人负天下之重,不但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纵览人间万象,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方能济时救世,造福天下百姓。如果只是埋首故简旧牍,抱着几句贤人典范不放,不但没法救世,说不定反成了祸国殃民之源。士不成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岂是虚言哉?”

推荐小说:

重生之逍遥唐初 |  明天下 |  快穿之专业打脸指南 |  禽不由衷·总裁,吃完请认账 |  所有人都暗恋我 |  神情眷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