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利水渗湿、化湿药
【服从】化湿,解暑,止呕。
【主治】(1)小便淋涩。(2)暑湿泄泻。(3)目赤涩痛,目暗昏花,翳障等。(4)痰热咳嗽。
【服从】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服从】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擗脓。
9.猪谷
【服从】行气,燥湿,消积,平喘。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胆、肺经。
10.车前子
【主治】(1)各种水肿。(2)脾虚诸证。(3)心悸失眠。
【服从】利胆退黄,活血祛瘀,祛疾止咳,清热解毒。
【服从】燥湿健脾,祛风湿。
【主治】(1)湿滞中焦证。(2)暑湿证及湿温证初起。(3)呕吐。
11.垂盆草
【主治】(1)湿热黄疽。(2)石淋,热淋。(3)恶疮肿毒,毒蛇咬伤。
12.地肤子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主治】(1)寒湿中阻之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舌苔浊腻。(2)疟疾。
【主治】(1)湿热黄疽。(2)疮疡肿毒,毒蛇咬伤,烫火伤等。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经。
【主治】(1)小便倒霉,水肿,脚气及脾虚泄泻等。(2)湿痹拘挛。(3)肺痈,肠痈。
【服从】燥湿散寒,除痰截疟。
8.泽泻
【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
4.厚朴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膀既肾经。
【服从】除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主治】(1)湿滞中焦证。(2)风湿痹痛。(3)外感风寒挟湿之表证。
【性味归经】辛、淡、平。归心、脾、肾经。
3.茯芩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经。
【服从】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服从】利水渗湿。
6.虎杖
【主治】小便倒霉,水肿,泄泻,淋浊等。
7.佩兰
【主治】(1)淋证。(2)皮肤风疹湿疮。
【主治】(1)湿阻中焦,气滞倒霉而至的院闷腹胀、腹痛,或呕逆等证。(2)胃肠积滞,院腹张满,大便秘结。(3)痰饮喘咳。疾。
14.薏以仁
【服从】利水渗湿,泻热。
1.草果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服从】化湿,解暑。
【主治】水肿,小便倒霉,泄泻,淋浊带下及痰饮。
【主治】(1)湿热黄疽,浊淋带下。(2)烧烫伤,痈肿疮毒,毒蛇咬伤。(3)血瘀经闭,跌打毁伤。(4)肺热咳嗽。
【性味归经】甘、寒。归肝、肺、肾经。
【性昧归经】甘、淡、微寒。归胃、肺、牌经。
【性味归经】苦、寒。归膀胱经。
【主治】(1)湿滞中焦证。(2)外感暑湿或湿温初起。
【服从】利尿通淋,渗湿止泄,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膀脱、肾经。
【服从】清热利湿止痒。
13.款项草
5.藿香
2.苍术
【性味归经】甘、淡、微酸,凉。归心、肝、胆、小肠经。
【性味归经】辛、平。归脾、胃、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