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老太太转了性了?
谁想好日子才过了一个来月,姜老太又返来了,瞧身上穿的豪阔很多,身后还跟了能供她调派的下人,二婶再不乐意姜老太返来,为了从姜老太这里榨些油水出来也还是一脸假笑地迎上来。
只是这老太太是否太理所当然了些?这些日子姜宏没少去刘家峪,她对姜宏的印象不如何样,又听别人提及很多畴前的事,姜宏那里会是肯亏损的人?两家若真一起买地,到最后亏损的怕会是老爷夫人一家了。
二婶想要伸手抢,被姜老太双眼一瞪也有些发怵,转念一想,就姜老太曾经的所作所为,老迈还能一下子拿出三百两银子给她,可见垂教员有钱啊,这三百两又算得了甚么?二婶就恨的心痒痒,如何才气把垂教员的银子都变成本身的呢?
张氏也喂好了猪在内里忐忑不安地等候着,就怕这么一会儿的工夫那三百两就换了仆人,可听了一会儿,听到姜老太是想要二房买地挂在大房的名下,她总算松了口气,也不消担忧姜老太会把银子给二房了。
早晨不免有些镇静,跟夏氏多说了几句,夏氏也猜疑不止,至于说姜老太是否真转了性,还得比及明日再见分晓了。
二婶看过银票上的数额,又数过是三张后,眼睛都要绿了,上面清清楚楚印着一张一百两,就是她拿了陈家一百两的聘礼手里也就不到二百两银子,这三百两如果给了她……
“阿娘,你咋才返来啊,兴祖这些日子就一向念叨着您,快,进屋去歇歇脚,待会儿我去买刀肉给您炖最爱吃的红烧肉。”
姜老太收好银票,冷声道:“我今儿返来就是跟你说一声,至于买地不买地也不是你个妇道人家能决定的,转头跟老二说一声,明儿我再过来。你可要想好了,这功德可不是随时都有的,过了这村就没这店。”
姜老太去刘家峪一个多月,这还是第一次回村,身后跟着提篮子服侍的张氏,走路的虎虎生风,昔日刻薄的老太太这时见了人就先打号召,如果被问起张氏的身份,姜老太就会扬着下巴一脸不觉得然隧道:“不过就是个下人,老迈买来服侍我的,如许的下人家里另有几个,也没啥好说的。”
张氏抽抽嘴角,别说她在姜方家没做过喂猪这类粗活,在她畴前的仆人家里,她也是属于管事婆子的身份,像喂猪这类事还真没干过。
姜老太气的手指在二婶头上点了点,“你啊,就是一块扶不上墙的烂泥,也不想想你大伯一家现在过的是甚么日子?今后能少得了你的好处?这话我也不跟你再多说了,等老二返来你奉告他一声,姜家还轮不到你个妇人做主。”
直到今晚姜老太让他明儿跟着去换地契,姜方才放下一半的心,若银子或地给了二房,姜老太也没需求多此一举地让他跟着畴昔,说不定阿娘真的变了也说不定。
直到姜老太走出老远,二婶才朝地上啐了一口,暗恨姜方没长脑筋,被姜老太苛待了这些年还不长记性,只是更加感觉姜老太让她跟着买地是在算计她家里那点银子了。
被二婶扶进屋子,姜老太开门见山地就将来意说了,“二媳妇,阿娘此次返来是想劝你跟着你大伯他们家一起买些地步,你也看到子,本年旱情严峻,地价也掉的短长,如果趁这时候买下来,等转过年年景好了不管是留着本身种还是再卖出去都能赚很多。”
自从姜老太去了刘家峪,二婶的日子过的好不舒坦,以往在家里姜老太固然不敢像使唤夏氏一样使唤她,可老太太弊端多,为了老太太手里的银子,她再不待见老太太也得哄着。
不过,姜老太想要两家一起买地的事还是要跟夏氏说说才行。
姜老太‘嘿嘿’直笑,“阿娘返来可不就是要说这个,你大伯是有功名的人,家里地步是不消交税的,依阿娘的意义就是我们家买地也挂在你大伯的名下,到时不就不消交税了,买再多的地也不消怕交不上税。”
固然她不会贪二房的地,可就怕二房过后会就此事做文章,万一到时把通过姜老太买的地都说是二房的,谁又说的清楚。
一早,姜老太就来喊姜方出门,连早餐都没表情在家里吃了,夏氏就站在门前望着姜方母子二人分开的背影发楞,也不知这一回姜老太打的甚么主张了。
她是至心不肯意跟二房那边扯上干系,可如果姜宏两口儿真听了姜老太的话也跟着买地,哪怕地是挂在姜方的名下,她也怕将来讲不清楚。
姜老太瞧着二婶犹疑不定的模样,为了让她信赖从怀里就把三百两银子的银票拿了出来。
说完,姜老太起家出门,至于说二婶说的红烧肉,姜老太也没放心上,在姜方家里这一个多月吃的好,用的好,就是一样的红烧肉,沈氏做出来的也比二婶做的好吃。
见二婶拿着银票就要往本身的怀里揣,姜老太忙一把抢过来,塞进怀里说不甚么也不肯让二婶再看一眼了。
回到刘家峪时天已经大黑了,姜老太兴趣却很高,跟姜方说了一番明日陪着去镇老那边换地契的过后,姜老太表情好,连饭都多吃了一碗。
将银票拍在桌上,对二婶嘲笑道:“看到没?这但是三百两银子,你大伯说拿出来就拿出来,这些年阿娘是如何对你大伯一家,又是如何对你一家的?你大伯都能如此信赖阿娘,你倒信不过了?阿娘真是白疼你了。”
现在眼看老太太已经从老迈那边榨不出来油水了,不在家里住她乐不得,谁情愿上面另有小我得服侍着?
姜老太也不乐意了,“合着你是怕阿娘坑你?也不想想你大伯是那样人吗?再说地是挂在你大伯名下,但我们谁也不说,你大伯也不晓得,回甲等来年地价涨了,再把地一卖,神不知、鬼不晓的就把银子收到手了。”
二婶听了皱眉,“买地倒是功德,可万一本年买了地,到了年底收成不好,光是税银都能让我们赔死。”
回到家时,看到正提着一桶豆渣要喂猪的二媳妇,姜老太指着桶对张氏道:“你去把猪喂了,我有话要跟二夫人说。”
姜方内心却百转千回,这两天他没事就合计这三百两银子,一会儿怕姜老太把银子给了二房,一会儿又怕姜老太把买的地写上二房的名字。
又与人嘴上比武一番,姜老太很对劲地与人约好明日就去镇老那边换地契,今后这些地就是属于她的了。
可姜老太发话了,她内心再不满也不能说不,上前从二婶手里接过水桶,奔着猪圈畴昔。
至于说地契上的名字是姜方这件事她压根就没放心上,三百两银子就这么交给她了,申明姜方是信赖她这个阿娘的,今后就是买了地,名义上是姜方的地,但地契她从没想过交出去,到了她的手上就是属于她的,交出去?等她死了再说吧!
二婶听完不乐意了,“我家买地挂在大伯的名下,今后如何说是我们家的?如果大伯家咬准地就是他们家买的,到时我家拿出的银子可不就打水漂了?”
姜老太从姜方村出去后就直奔昨日看好的几亩地去了,虽说姜王村也有很多良田要卖,但鉴于姜王村的路不好走,姜老太也没想着要在姜王村里置地。
看别人又是恋慕又是妒忌的眼神,姜老太都会笑出一脸的菊花瓣来。
现在垂教员发财了,谁知老太太内心是咋想的,万一又想着要划拉二房的去奉迎大房,她因贪便宜吃了亏都没处说理去。
娘几个在家吃了早餐后就坐在院子里揣摩姜老太,沈氏等人去给徐繁等人做饭,只留下张氏和两个丫环在跟前,夏氏让张氏把这两日跟着姜老太所见所闻说一遍,在晓得姜老太昨日去了姜王村,还要二房也跟着买地一过后,夏氏就开端忧愁。
二婶倒真是心动,要说这些大哥太太没少从垂教员划拉东西给她,可当时是垂教员贫困得志,老太太指着二房给养老。
二婶内心更不舒畅了,姜方家过的越好,她越会想到曾经想要嫁给姜方而被拒的旧事,若当年是她嫁给姜方,这好日子不也是她的了?如何想都是被夏氏占了她的位置。
“阿娘,有了这很多银子还买啥地啊?存到银庄里利滚利才对。”
见姜老太从内里出来,二婶随后急赤白脸地跟着,还在劝姜老太把银票给她利滚利,张氏微松了口气,起码姜老太没把银票给出去,她也能少担些错误。不然就是夏氏说了不让她插手老太太的事,但当着她的面把银票给了二房,她归去也讨不着好来。
姜老太内心完竣了,虽说二儿媳不如大儿媳听话,可此人也犯贱,越是面团似的随便她拿捏的她越看不上眼,像二儿媳如许偶尔能镇住她的,倒让她更上心些。
因在钱庄里存银子无益钱可拿,老太太昨儿就把三百两银子存进钱庄,现在拿出的是三张一百两的银票,倒也便利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