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入虎穴
“朝廷雄师未去,何某如何离楚?”
何腾蛟微微点头。会晤地点就在武昌城北数里外的江面上,加上海军这般周到安插,本身定无被南京暗害的能够。
“大礼?”
“幸亏现在建虏陈兵江北,朱琳渼要兼顾对于湖广,定也极其吃力。我们只能先拥兵自保,待南京那边拖不起了,再跟他们还价还价,方有一线朝气……”
“李大人此言差矣。泰征帝从未踏入湖广半步,皆是小人诬我,不想朝廷竟会偏听偏信。”
“我说了,不管是天子还是唐王并不在湖广,何某只是先帝所封总督。朝廷若兴不义之兵,必不为楚地将士所容。”
李光春身边的年青人见两人不竭争论,不由眉头紧皱,心说来时几次叮咛李光春,要他尽量震慑何腾蛟,成果这厮却只会放些“身败名裂”、“天下所弃”之类的嘴炮,这么下去到入夜也不会有个成果。
待那怪船靠在望天石旁,一名中年人在数十侍卫簇拥下,持节上岛,远远向这边一拱手,朗声道:“但是何都堂劈面?”
何腾蛟笑道:“兵马一去,下官必立时身首异处。虽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若这般送了性命,却似何某真的谋反普通。倒不如朝廷雄师先行撤去,何某再上表朝廷自辩明净。”
他正说着,已能听到阵阵江水奔腾之声,随即便有湖广海军副将万大鹏遣人来报,“禀督堂,万大人已置海军四十七条战船于四周层层设防,绝无差池。南京仅派来了三大四小共七条战船,那使节现乘了大小两条船正往江心望天石而来,其他几条船皆在三里以外。”
一旁李光春惊得差点儿跳起来,“陛……毕竟是军秘密物,不成等闲示人……”
何文瑞闻言双手一摊,显得甚是暴躁,“爹,照此说法,莫非我们要向南京所来之人跪地乞活不成?”
“我看你是反意尽显……”
这个处所四周皆是江水,极难设伏,是以在此见面两边都比较放心。
那年青人浅笑点头,“无妨。”又指着舆图上写着‘李’字的旗号对何腾蛟道,“这是忠贞营李过李将军部九千兵马,现驻岳州城,并依汨罗江沿线设防。你看中间这排数字,自上往下是其所部重炮、粮草、马匹、火铳和精甲的数量。”
年青人指向桌上的看似舆图之物,“此乃朝廷各路雄师设防及进兵细则,算得上重礼了吧?”
“朝廷怎可妄害忠良……”
何腾蛟身边一名官员立即悄声道:“应是南京礼部侍郎李光春。”
“十余万士气不振,练习不精的乌合之众罢了。”那年青人瞥了他一眼,“不说别的,武昌城外的白杆军曾杀得豪格部下建州精锐一败涂地,遑论孱羸楚军?再加上赣军、忠贞营、新降大西军等部,便是你有二十、三十万人马,亦远不敷看。
江中荒岛上早已备了桌椅茶水等物,何腾蛟刚坐下半晌,就见东面一条形状奇特的战船快速而来。那船船身高大,头部顶着个庞大的铸铁尖角,显得极其凶悍。两侧探出十多支庞大的划桨,却又有两个矗立的桅杆,只是此时江面无风,故而并未升帆。
何腾蛟皱眉点头,“事已至此,形同谋反,岂是那么轻易就能告终的?此行先听那来使如何说法,也好探探南京的底。
他遂轻咳一声,抬手制止了李侍郎,又望向何腾蛟冷声道:“何大人,我只问你一句话。要死,还是要活?”
“李大人听得那里谎言?”何腾蛟倒显得非常沉稳,“下官受先帝之命镇守湖广,从未自封甚么上国柱。兵马变更乃是防务所需,倒是朝廷迩来枉顾忠良,集雄师欲取下官性命,甚是令人齿寒。”
他遂弃马换舟,在三条五六百料白底战船簇拥下来到江心,又换了小艇,携宗子及一干侍卫登上那十多丈见方的荒岛。
“哼,若非你挟制天子入楚,朝廷怎会发兵?!”
何腾蛟凝睇李光春身边的年青人,见他气势不凡,对礼部侍郎都不甚在乎,不由心中惊奇。他表示儿子稍安勿躁,又对那年青人拱手道:“敢问中间是?”
“既然何大人问心无愧,那便散去楚地兵马,以证明净。朝廷自有公断!”
“痴心妄图!我且奉告你,现在你手中所持只是唐王而未有天子,已为天下所弃!若再执迷不悟,雄师杀至,尔等皆为齑粉!”
“休要张狂!”何文瑞转向何腾蛟一拱手,“爹,既如此,我们便回营整备兵马,让他们晓得短长!”
“更何况武昌城中不过四万余兵,郝摇旗等部皆被阻在长沙,等他们赶至,武昌早已城破多时。
何腾蛟听来使称呼本身“督堂”而非“逆贼”之类,心中略安,看来南京是筹算以抚为主了。他向东拱手,“恰是下官。中间是李侍郎吧?”
“说实话,若非朝廷不想湖广百姓刻苦,岂有你们在此说话的机遇?”
说话间李光春已走到桌案近前,“何大人认得我最好。”他探手取过一把椅子,却用余光瞥向身边一名年青人,见其已坐下,这才放心落座,又持续道,“现在夷敌当前,中间世受皇恩,却不思报国,先拥兵据楚以自重,后竟挟持天子,又擅封太师、上国柱,集结湖广兵马对峙朝廷,已是与谋反无异!你就不怕身败名裂,落得万世唾骂耶?!”
“你既无反意,那便依旨束缚楚军,进京面圣!”
“你且不消管我是谁。”年青人从袖中取出一卷纸,表示两片侍卫将其放开,“我先送何大人一份大礼。”
“猖獗!”何文瑞拍案而起,吼怒道,“我楚地十数万将士,只等父亲一声令下,瞬息碾碎你们那五六万人!岂惧尔等威胁?!”
何腾蛟闻言细看那些数字,心中不由猛跳——八门,三万石,一千九百匹,三千八百支,四千二百副。他向来对忠贞营极其刻薄,李过是从哪儿搞来这么多军火和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