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军器与辎重
李定国四下望去,心中也是悄悄吃惊——江宁处于南直隶要地,迩来也未闻敌军来犯,但明军大营还是安插得一丝不苟。
更何况这几千将士乃是从李定国、刘文秀麾下几次精挑出来的,几近能够代表新式军队的最高水准了。
白杆军列编大明野战军第三营,足见其战力不俗。邓山点头道:“秦将军所部虽仅五千人马,但对于万余乱军该当绰绰不足。”他又笑道,“当初我还想着要去湖广平乱,却不知圣上使了甚么奇策,前后不敷一月工夫,楚地局面便已大定了。”
“回副批示大人,郝摇旗最早应何腾蛟召令率军北上。李过、高一功二位将军收住兵马,放其过了通城一带,再自后袭之,与秦将军将其合围在崇阳四周。厥后木知事携何腾蛟劝降书而至,郝部即降。
几人说着,已来到迅捷营营区,有军官上前将一册清单交给邓山,还礼道:“禀批示大人,迅捷营军火、辎重皆已点齐。”
说到这儿,李定国微微皱眉,“只是王进才这贼有些费事。郝摇旗被围以后,曾派兵向其示警。王进才既不敢与朝廷雄师比武,又不肯归降,便携一万余兵深切湖广西南要地,沿途劫夺而去。秦佐明将军已率部疾追。”
“别的翟督堂的桂军与杨展杨将军的川军围住了长沙。城内刘体仁所部新败,士气不振,只敢闭城死守。不太长沙城高粮足,一时半会却难何如于他。听闻秦将军已拨了重炮南下,届时必能翻残局面。”
李定国在第一辆马车前停下,有破虏营兵士从车上数十只大木箱中挑出一口抬下,翻开。内里尽是油布包着的马刀。
李定国果见那边一片空位,上面独一数十辆大车以及八九座帐篷,想来便是为迅捷营筹办的军火。
李定国赞叹道:“圣上乃尧舜之君,驱虏匡国,天下归心。何腾蛟不过是顺局势所趋罢了。”
邓山头前带路,忽想起了甚么,转问李定国道:“李将军,你刚才湖广而来,那边将叛军清算得如何了?”
核心一共三道战壕,深及一丈不足。车辆在内侧围成圈,大炮整齐架在车后,有炮手一旁待命。乃至四周还搭了数座两三丈高的瞭望塔。而行列整齐,持铳巡查的士卒更是到处可见。能够想见,便是此时立即开战,谁也别想袭了明虎帐寨。
邓山看在眼里,倒是略有些吃惊。简朴的整队,就能表现出一支军队的练习和规律程度,面前这队人马虽比不过破虏营,但却远超浅显明军。看来他们在湖广连建军功绝非偶尔,难怪圣上会赐名迅捷营,直接归在了破虏营旗下。
他不由暗叹一声,现在这位大明天子,不但用兵如神,杀得鞑虏一起溃败,兼施轻徭薄税,广赈哀鸿,兴水利,整田亩。眼下大明虽仅复江南半壁,却已显复兴之相,远胜崇祯、弘光等窝囊前朝,若早得如此明君,寄父倒也不必揭竿而起了……
“蒙正发与押送赋税的四百虏贼刚入武昌城,万督堂便令人紧逼城门,将其一并拿下。这批粮草倒是便利秦将军剿灭王进才乱兵所用了。”
江宁大营就在长江边上,李定国和刘文秀跟着邓山纵马而行,未几会儿便至明军大营四周。
李定国探手取过一柄,面对阳光眯眼看那刀锋,不由脱口赞道:“好刀!”
“是!”
那传令官跑出一段,带了几名旗兵举令旗挥动一番,新建迅捷营刚下来船的士卒们立即在各层军官带领下动了起来。固然此中另有很多人尚在晕船的不适当中,但他们还是咬牙敏捷列队,一个个站得笔挺,纵未配兵刃,却也显出腾腾杀气。
待入了营,几人翻身上马,邓山朝北侧指去,“那便是迅捷营驻地。”
不过新式军队还是新式,颠末先进军事理念练习并设备跨代兵器的破虏营就能轻松赛过他们。故而遵循朱琳渼的打算,作战理念和练习方面虽一时半会没法进步,却能够先大幅改良迅捷营的兵器设备。
“是!”
“那便先领军火。”邓山见李定国神采果断,点头道,“兵刃、甲胄尽快发下去,将士们也好早些熟谙熟谙。”而后他向大营方向表示,“二位将军随我来。”
一旁刘文秀笑着插话道:“副批示大人,另有件趣事。蒙正发这厮去与建奴苟合,相约同时出兵攻袭大明,虏酋多尔衮为显诚意,竟还赠了两万石粮草、三万多两白银给何腾蛟。
仅不到一炷香工夫,三千人便已结为整齐的四排纵队,跟着带路的破虏营兵士浩浩大荡地开赴营盘。
卖力迅捷营军火的军官凑过来道:“将军,破虏营中所配刀剑皆是龙南精钢打制刀刃,对虏贼所用兵刃,多是一击即断!”
“这是当然。”邓山笑着对一旁军官表示,“带李将军盘点。”
邓山也是大笑,“待今后虏贼得知湖广本相,必呕血三斗不成。”
他却不知,这底子不是多尔衮风雅,而是朱琳渼叮咛何腾蛟的,让他就说粮饷不敷,尽量“欺诈”建虏。多尔衮盼着楚军能多拖住明军一时,只得咬牙拨付赋税,不过他本身也不敷裕,这才没按蒙正发带来的手札上要求的“五万石粮草,十万两军饷”拨付。
李定国从后者手里接过清单,就见上面列了马刀、甲胄、火铳、弓矢,乃至礼服、皮靴、冬衣、蓑衣、棉被等物。因迩来便有一场大战,他思及大明工部“缺斤短两”的恶名,当下谨慎道:“可否……让末将验看验看。”
开打趣,汗青上就是李定国的这支步队,仅凭云南一隅之地撑起全部永历朝,和建虏周旋了十六年之久,且一度光复了长江以南过半国土,“南明战神”岂是浪得浮名的?
李定国拱手应了一声,又转头对本身传令官道:“传令,整军,入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