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
两箱礼品,一个大箱,一个锦匣。
王馨缓缓的抬开端来,望着自南而来的一挂帆船,心头一阵怅惘和痛苦。
赵皓如有所思的望着那逐步消逝在灯光下的马车的背影,呆立了好久。
“如果娶不得王家美人,我便抢了芳儿回府做压寨夫人……哦,压府夫人。”
最后一缕霞光照在街道上,那人沐浴在余晖的晖映下,熠熠生辉,如仙如神,仿佛不似来自人间。
赵皓抚摩着那些礼品,只感觉心中轻柔的,软软的。
城门口的空位上,那日旗号如云,戈戟如林,贼首方腊昂然立在銮驾上,在江宁城前纵情揭示叛军的无敌兵锋;那日千骑如云,万卒如雨,推着无数的攻城东西,簇拥而来,欲一举摧城拔寨。这些气象仿佛在一转眼间,就已经烟消云散一道大队人马行军的陈迹,消逝在天的绝顶。
她没有答复,只觉鼻子酸酸的,泫然欲泣。
门口的家奴正在谈天,俄然见得赵皓策马奔来,擦着眼睛辨认了好久。
落日西下,夫子庙掩入了夜幕当中,脂粉流香的秦淮河,却渐次变得明艳起来。那是河上大大小小的花船画舫,都悬起了五颜六彩的灯,缤纷的灯光辉映在黯黑的水波里,逗起七彩的明漪。
目睹得他催着那商船要朝岸边靠来,急声道:“你先回府内罢,夫人怕是等急了,我亦归去了。”
四目相接,赵皓望着那双如同弯月般的剪水双瞳当中,蓄满了暖暖的、浓浓的笑意,只觉顷刻间金陵城的春季都来了,春光明丽,春花盛开……
“公子返来了!”
希聿聿~
那是杨芳给他的新婚贺礼。
如果,他就在那艘船中,多好……
“甚好,你可安好?”赵皓笑道。
还是是白衣胜雪,轻纱蒙面,窈窕的身影,荏弱而坚固。
待我君临天下,许你嫁衣红妆,十里桃花,不负娥皇,不负女英……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嗨!”
山盟海誓,犹在耳畔;良辰谷旦,只差半月。
比及赵皓回到江宁时,已是农历七月尾了。
流光溢彩,翩翩如玉!
俄然,他勒马急停,那骏马嘶鸣一声,前进步高的扬起,终究缓缓的停了下来,身后的赵伝和武松两人也仓猝将马愣住。
细心将赵皓上高低下打量了一番以后,谢芸便一把揪住了赵皓的耳朵……这老娘不知何时养成了揪耳朵的风俗。
王馨苦笑了一下,摇了点头,便要转头,却听小兰俄然呀了一声,忍不住昂首望去。
“臭小子,平叛之战六月尾便结束了,恁地在路上担搁了足足一月时候,半月以后便是你大喜之日,老娘急你倒不急。”
“公子,别来无恙。”她笑道。
方才入得府内,便见得谢芸在一干婢女的簇拥下吃紧而来。
锦匣当中,则放着一对玉快意,上面以金镶字,一个镶着“吉利快意”,一个镶着“百年好合”。
……
那熟谙的声音,阳光至极的声音,传入她的耳朵中,如同天籁绝音,顷刻间,她仿佛痴了。
梅林先生,江南琴艺大师,天然是不会做了郑家的小妾。
残阳斜照,整艘商船沐浴在通红的霞光当中,一人长身玉立在船面上,身后的霞光鲜得格外刺眼和光辉,仿佛是跟下落日从天外飞来,周身还笼着浅浅的、淡淡的晨辉。
数月来,统统的牵挂,统统的担忧,统统的相思,都稀释在那一双笑眼当中,浓得化不开来。
明日便是八月,胡不归……
“娘子,归去罢……天气已晚,明日公子便来了。”婢女小兰见得王馨这般失魂落魄的模样,毕竟是于心不忍。
她本来背对着赵皓,听得背后的骏马嘶鸣声,仿佛感到到了甚么似的,缓缓的回回身来,细心望了赵皓好久,眼中已是满满的笑意。
“多谢。”
到了瑞鹤园的侧门口,俄然又回过甚来,见得那商船向城门方向驶去,这才恋恋不舍的回过甚来。
赵皓和武松、赵伝两人,打马入城,马蹄如风,归心似箭,赵皓打马在通往赵府的街道上飞奔着,恨不得这马插翅飞起来。
大箱当中,各种礼品令赵皓目炫狼籍,有便宜的布人,有木刻的很粗糙的玩具,有画纸,有糖果……各种百般,一百多件,都是子明园中的孺子拳拳之心。
只是,秦淮河边的江宁城,还是繁华如梦,纵落叶缤纷,纵秋风瑟瑟,风骚繁华,不减一分。
暮风轻拂,王馨细眉紧蹙,细而疏的睫毛悄悄眨动,本来微显圆润的双颊已然清减,更添几分斑斓,但她此姣美到了极致的脸颊上,多了几分忧愁,几分思念,几分自艾自怜。
落日下,江宁城那巍峨的城墙横亘在面前,令赵皓感觉非常的亲热。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酬酢着,显得很沉着,很客气,没有半点旖旎的语气,乃至赵皓连调皮话也不说了。
金桂飘香时,我自红妆嫁衣,待你香车宝马……哪怕是一抬竹轿,也跟了你去,金风玉露,羡煞人间无数。
“我返来兮,你可安好?”
“甚好,只是多数顾虑着公子,又想着公子去给他们讲故事。前次公子阿谁大闹天宫的故事还未讲完……不过公子克日必定繁忙,他日有空再讲无妨。听闻公子大喜之日将至,他等都给公子筹办了礼品,明日让隽儿送到府上罢。”
“半月以后,便是公子的良辰谷旦,梅林提早恭喜公子了。”杨芳微浅笑道。
最难消受美人恩……固然面纱从未解,但是赵皓晓得那轻纱之下,必然是一副绝美的容颜。
终究,伊人缓缓的登上了马车。
比及赵皓三人奔到赵府大门口时,府内已是灯火光辉一片。
对于那些士子文人来讲,又是一年悲春季,。
马车缓缓的启动,车轮滚滚,迎着那初上的华灯,在班驳的灯影里往北而去。
这句话,或许赵皓记得,或许赵皓不记得……只是已娶得王家美人,压府夫人便无缘抢去了。
说完,便带着婢女小兰,仓促上了岸,往瑞鹤园内奔去。
与赵皓说话时,杨芳的眼中始终弥漫着笑意,如同对待那些收养的孺子普通,只是转过身时,那眼底的一抹哀凉却无人能发觉。
“子明园内,克日事件繁多,届时怕是不能去给公子道贺了。”
江宁的秋,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
安静的河面毫无出处呈现了很多波纹,仿佛连河水都感到到了那道横亘于六合间、堵塞在民气里的愁肠百结的意味。
“无妨,孩儿们可好?”
……
或许,经历过兵变的春季,悲秋,会更有几分伤感的神韵。
式微式微,胡不归?斯人空蕉萃,夫君胡不归?
牵马下船,登上渡口。
小兰仿佛也明白自家主子的情意,低声道:“说不定,公子真就在那船上呢。”
赵皓把玩着那对玉快意,思路万千。
这道动静像飓风普通囊括了全部赵府,全府高低一阵鸡飞狗跳,令赵皓一阵无语。
在这个傍晚与明漪交叉的梦幻天下,听着那悠然间歇的桨声,丝竹声、女人们黄莺般的笑声,谁能不生出一段七彩的遐思?
前头一道倩影,在两名婢女的伴随下,正从一个药铺中走出,款款走向路边的马车。
落日之下,那人正朝她用力的挥手,兴高采烈。
目睹得那船越来越近,倒是一艘浅显的商船,装潢粗陋,连那帆船都打了几个补丁……江宁赵府的嫡公子,是决计不会做这类陈旧的商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