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天子的手段
李承业闻言后脸上也出现一抹淡淡笑意,在晓得朝廷的旨意以后本身实在捏了一把汗,恐怕张仲武一怒之下罢兵不出,但当今看来本身倒是多虑了,起码张仲武远比本身设想得更聪明些,也更晓得如何去揣摩天子的企图,从而做出最精确的挑选。
想到这里,郑畋对于这位即位不久的新天子顿时有了一个新的熟谙,或者说更多的还是一种莫名的畏敬。
“呵呵,那是天然,不然当年身为雄武军军使的他,又怎能掌控住幽州兵变的绝佳机遇而反入为主做上了卢龙节度使的位子?!现在陛下给了他一个使相的位子,却不给他一兵一卒,此中的意义很较着,大要上看来是奖勉,但实则倒是责备,与成德的内哄在先,以后在夷兵手中连失数城,这个罪恶他张仲武是不管如何也洗脱不掉的!”
酒菜撤去,郑畋醉意微醺,脸上挂着浓浓的笑意,显得非常镇静,李承业则要含蓄一些,自顾品饮着方才煮好的茶汤。
“呵呵,事理很简朴,张仲武要的是一个好名声,他是那种权与名都要死死攥在手里的人!”李承业笑道。
目睹如此,张直方只得诺诺领命称是,同时在心中冷静地将李茂勋祖上顺次问候一遍方才怏怏拜别。
张直方见李茂勋欲言,气急之下当即怒声喝道:“李茂勋,你休得胡言!”
“天然是那小我!”李承业说着,同时向长安的方向微微叉手施礼。
“陛下?”郑畋一惊,但细想以后却也顿时贯穿了大半。
“你若敢胡言乱语,我定......”
李承业想了想后,说道:“张仲武雄踞卢龙日久,坐拥十万雄兵,若换了凡人天然不免心高气傲,乃至鄙视天威、悖逆皇命,特别又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朝廷不肯委派援兵,耗损的天然是卢龙之兵,但张仲武却还是能保持澄明之心,实属可贵啊!”
“何人?还请刺史不吝见教!”郑畋赶快叉手而拜,此时现在酒意已是醒了大半。
不料李茂勋倒是对张直方笑道:“方进莫急,我甚么都还没说呢!”
张直方闻言顿时心凉了半截,眼巴巴地望着张允伸、周綝、李承业三人,而三人此时则极有默契地将头转向一旁,张仲武则冷声说道:“看他们何为,便依李茂勋所言,若立下寸功则功过相抵,若再犯军规,老夫定斩不饶!”
......
“那他又为何回绝朝廷的封赏,毕竟这使相之名已是位极人臣了,这个名充足在史乘中留下一页传记了!”郑畋紧接着又问。
“李刺史的意义是说他......心虚?”郑畋有些不解。
“本来觉得本日张使君会发一番牢骚,但却不料竟如此痛快地便承诺出兵,倒省了您的很多口舌!”郑畋不无不测埠笑道。
“住嘴!”张直方话未说完,便只见张仲武怒声叱道,同时转而对李茂勋冷哼一声:“说吧!”
郑畋闻言倒是愈发迷惑,忍不住开口问道:“既然如此,那他为何还对朝廷唯命是从?”
郑畋无法地摇了点头,一脸颓废地答道:“承蒙刺史指导,郑畋获益很多!”
李茂勋闻言后看了横眉冷对的张直方一眼,而后笑道:“末将感觉方进所言有理,既然其故意悔过,使君自当给其一个机遇,何况方停止事虽莽撞,但却不失为一员虎将,想必在疆场之上定能建立一番功业,介时使君也颜面有光!”
二人素有罅隙,在这个节骨眼上李茂勋落井下石这类事情还是做得出来的,毕竟以往李茂勋明里暗里没少说张直方的好话,是以张直方才会如此愤怒。
“如此说来,张使君倒是个聪明人,起码要比麾下那一干武将要聪明很多!”郑畋不由沉吟道。
在这场无言的博弈当中,不管面对成德军还是卢龙军,天子李忱从始至终都将主动权紧紧握在手中,固然与这二人仅仅一面之缘,但天子李忱却仿佛对这两大节度使的脾气本性了若指掌,特别对张仲武,本来张仲武雄踞一方、拥兵自重,在打扫边患这件事上占有着天然的主动,但李忱却云淡风轻般地抛出一个虚无缥缈的“同平章事”衔便轻而易举地将主动权夺了过来,单是这份驭下的手腕便已直逼太宗文天子。
“陛下多难,即位之前更是跟从智贤法师云游四海,数载方归,单是这份经历便是无人能及,若无一双如炬慧眼与过人的手腕,陛下也难以熬到本日!”李承业不由感慨道。
李承业闻言大笑:“哈哈哈!台文啊,这些都不过是宦海上的一些微末伎俩,上不得场面,身在此中混得久了天然便能体味此中的奇妙,但有一人,才是你最该慎之又慎来应对的!”
郑畋闻言以后顿时恍然大悟,但细想之下却又不由生出一身盗汗,在此之前本身便自以为已看破了这个宦海,但本日听闻李承业一番话以火线才晓得,本来本身还差得太远,在这些故乡伙面前竟显得那么老练。
话一出口,张直方顿时为之一愣,万没想到一贯与本身作对的李茂勋竟会开口为本身说话,而就在张直方怔怔之时,却又听李茂勋说道:“不如使君便让他在末将麾下任个偏将,有功则升,无功则贬!”
郑畋闻言点了点头,但俄然又想到了甚么,冲李承业低声说道:“不知陛下是否会将太子之位传与泽远?”
傍晚,李承业府。
“欲擒故纵、欲受先却,如果他此时接管了使相的封赏,必将不会坐得安稳,难平天下人之口,若待他安定边患以后便能够名正言顺地接过这个封赏,如此一来既可抹去与成德内哄的罪恶,又能让天下人爱护之,如许的功德张仲武又怎会放弃呢!”
“哈哈哈,贰心虚甚么,那十万雄兵但是实实在在的,更何况河北三镇虽有夙怨,但却同气连枝,虽说不上一荣俱荣,但倒是一损俱损,若朝廷真的发兵讨伐,河北三镇绝对会站在一条线上!”李承业不由大笑道。
见郑畋沉默不语,李承业再度缓缓笑道:“台文何故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