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神德圣性
寄随之劣性,感化人缘聚,
眼神发散,照见天下,比方日月晖映人间,日光所照,即有温热,月光所临,即有清冷,世人双目,发散神光,所照临处,亦复如是,比方灯光,所晖映处,亦有温凉,凡人精力不调,气血有浊,心神不明,被众生照见而不能发觉,是名无知。
内敛精力而修持之士,精力内明,光芒外照,一身精力平宁,若初修者,不善调摄精力,是故常有精光外露,诱人谓之善修,而诚不知是彼粗陋,外露精力耳,若善调摄精力者,气味顺乎六合之理,精力秉于阴阳之变,隐显随便,凡人难辨。
存亡根在心,心解缆乃动,
世人皆知,诸法是船,世人学法便是乘船,了诸法义而离开诸法即到此岸,如是观点,为迷者作安抚说耳,世人却不思真本,怯懦懒惰之心,以此愈重,是故乃逢彼划一船师徒之言。
摆渡之人,登陆下岸,上船下船,满是天然,无多顾虑,而于船客,高低于船,高低于岸,表情不同,非是一等,汝等有船不摆,偏坐他船,有主不做,偏去做客,汝等做客之人,何日能够自主耶?
神光满人间,觉性常周遍,
余尝闻有人谓徒言:‘汝等从我学,我如撑船人,汝等坐我船,一起到此岸。’如是之言,吾闻之而沉默,何故故,不能言也,彼发言者自傲,彼奖饰者信他,我对于彼,不过闻名之缘,何敢谏言。
事事皆有缘,缘情皆在心,
争强而斗狠,堕入恩仇轮,
是故为众说,莫自怯懦行,自知自下劣,便是大英勇,
若不了自心,即不了死根,
若自傲邪见,即溺邪妄海,
颂:
世人自有神,身心浊不见,
凡人对望,观见气色,即说精力好恶,精为精华,神为神明,精之神,名为光芒,光芒者,润也,受泽润者,色彩不凋,精华充满,光芒外散,凡人观见,乃说敬爱,洁白无瑕,纯粹软滑,视之夸姣,乃生爱好。
弃取与得失,执恋于情意,
能来不能往,岂可名法王?
不求于自明,求与圣同住,
无量人对看,目光无停滞,世人之神光,有如是之德,
以其愚痴见,坏却正法船。
众等当知,船客今后到彼,虽登此岸,而不能还,彼等欲还,需求摆渡人,汝尚不能自渡,岂能渡人?若做船客,何日能够自渡?若不能自渡,何日能够渡人?
具足统统力,成绩统统智,统统众生情,了尽名圣情。
精诚之所至,能够破迷情。
苦修于长年,漏心填不满。
目光如电光,或现或不现,
圣果本虚无,盗空盗不得,
何为大修行?无师之道也。众修士之宿世结使重孽所无知,聪明不明,德行不发,是故心志怯懦不敢独行,或智量有差不能自悟,虽爱修真,而至心不现,幻劣心性,常摆布之,使生懒惰、怯懦、痛恨,渐而乃生骄易、傲慢、邪见,因而成为暴虐之士,心志公允,思惟邪劣,不信因果,不爱圣德,恣欲纵情,不尊品德,或修入邪,自堕鬼魔。
虽久劫轮转,而表情不转,
善修之士,精力纯明而神意干净,是以有德,能拜见无相之妙,若粗陋人,虽复长年修持,而精力不明,神意不净,心机不纯,以此无德,不能拜见妙明,虽学圣明典范,久年亦不能悟,不能成绩无师之道,于大修行不能得入。
以如是大慈,而起大悲情,能发无上心,幻灭诸邪情,
至于世人,目光照见六合,一人旁观,万物无染,千万人看,物亦无染。
若心无正见,不能正定圆,
若自无下劣,岂有罪临身,
颂:
众等当修学正知,当持行正见,法是舟船,修是摆渡,明是登岸,汝等自不知法,自不修法,无证无明,岂能登岸?过现将来,未有一人能够如是而登此岸,以愚痴观点作思惟,自发得有船有此岸,于愚迷境地,此想建立,于明智境地,此想倒置。
于下劣情意,随即生狂慢,
叹:
如是净明德,世人自具有,而于自心性,缺失于此德,
虽自傲自修,不免苦海轮,
思虑安宁已,精气神亦安,
叹:
颂:
忏悔及忸捏,永不离情意,
诸欲生诸爱,因而仇恨生,
颂:
心自主诸情,乃能够自生,
若遇强魔师,欲离不得离。
天上日月转,人间日夜换,
如有师来,彼等甚爱,虽学彼法,而不自悟,统统迷惑,专求师解,统统疑问,不自求破,烦劳师者,如是愚痴懒惰之人,虽修百年,未有一日入正法门,未有一日登正法殿,未有一日行正法道,盲修瞎炼,虽或有验,亦是镜花水月,了无实得。
有相或无相,诸明在天然,
离失于品德,因而不尊圣,
知心即见心,慧者即明真,
颂:
闭目为养神,莫觉得梦堕,
大道修持者,斯须不成离。
若不能自主,即生下劣情,
诸圣所传,为摆渡法,诸圣不渡人,教人自渡耳,自渡者学成,复能教人渡,如是苦海津,来往圣不断,从此岸而来,到此岸而去,非有此岸生,终究到此岸,统统有情众,皆此岸众生,从此岸而来,沉湎心海中,苦乐风波尽,到此岸名归。
诸圣恒护念,世人自存亡,
若复有人,从师修学,而不勤奋,便是懒惰,轻于师法,如果圣法,则造大苦,何故故?诸圣苦心,逢法不敬,至于将来,难再逢遇,非论何师,若法无过,当敬于法,师者是人,不免诸过,而诸圣法,如圣者衣,睹物思人,当怀恭敬。
而世民气性,却离失此德,比方世人耳,皆听于人间,
闭目而哺育,精力可长保,
如是大德行,浊恶中能净,于诸下劣心,能生大圣情,
功名利禄事,藏匿自知己,
是故当费心,思过永无止,
如有下劣心,则应心生情,阴魔心成,劣心生时,心魔亦生,缘情生法,感化外魔,如有偷心者,怯懦甚重,不求自主,入随魔所,于彼处生信,若下劣心轻,虽遇随情,而信心浅,如有束缚,便自出离,若遇强魔,沉湎薄命,不能得出,若诚恳发愿,愿求真正法,诚恳若至,便有出离之缘,精诚之意,圣真皆感。
复有诸人,陋劣传法,或有愚痴,编造妄法,欺诈于人,戏乐于他,如是世人,骄易诸圣,甚于懒惰,如是世人,虽不自知,而作魔行,破坏正信,毁灭正道,破裂正善,使众生于圣贤失于恭敬,造作诸罪,离失品德,如是大罪,便有大苦,皆自造作,一念之邪耳。
能去不能还,岂是法周圆?
一天下中,无第二日,何故故?不必第二也。比方一日所照,天下皆白,千日万日,天下亦白,一月所临,人间光满,千万月临,光亮亦满,千万星斗,晖映人间,光亮遍满,无有停滞,千灯万灯,晖映城内,光亮无碍,一灯之明,不碍二灯,无量灯明,相互无碍,皆照满城,千万明灯,非是一灯,千万诸圣,非是一圣,无量诸圣,皆照人间,相互之间,亦无停滞,如是诸圣无碍之法,世所难知,如是诸圣无碍之德,世所罕见。
以如是大心,修行大智勇,心坚无可摧,以慈而和柔,
诸圣不渡人,世人求人渡,
颂:
世人有魂神,日日自应用,
世人自故意,浊劣不能见,
自弃自底子,凭借于他身,
精力自摆荡,神化有浊净,
众等当知,船客无量,摆渡者只一人,船来船往,船上住者,唯有摆渡人,汝等船客,岂能同住?一小舟岂需二渡者?彼船是彼统统,非汝等自有,汝等弃自划子,而登彼舟,欲求此岸,何谬哉!
丙申年六月初四有感而说,略记之。
一人或万人,千亿无量人,共听云雷声,相互无交染,
颂:
修而不能成,必是心离德,见贤当思齐,身心本是一。
是故众修士,当勤于修学,自观本身心,有无量大德,
善修精力者,神情常内敛,
若自受诸苦,必有昧知己,
世人精力耗损,即需闭目养神,若肢体不能调和运作,精气之运转,不能周圆,是故行住坐卧,宜于调和,肢体动而精气转,呼吸顺而气味平,魂神安而心机宁,不学内修证明者,当如是涵养于身。
若不自发觉,不久堕邪魔,
畴昔及将来,情面总稳定。
师徒假人缘,迷情堕依性,
自造脱死法,因是自主人。
怠惰与懒惰,贪欲化魔性,
若自明于心,即见存亡根,
若离于自主,自昧自圣性,
寄生六合间,即生依随性,
若不能自主,心魔岂自明,
精华为光芒,世人说气色,
六合立虚空,人自主于地,
诸大修行者,自明令人明,
颂:
复以大明见,产生大智情,聪明而净明,勇力护善性,
神明心亦明,夺目气亦明,
若不自主者,自昧于圣德,
如何辩白于神?世人常说眼神,目通于肝,魂精之所出,心主神明,照于魂精,魂神所照,名之为视,眼神有量,亦有浊净,心神之精,所依托也,是故世人眼神有清有浊,有轻有重,神光之所摆荡,轻重清浊,变更不休,名为摆荡精力。
颂:
古往以来,诸得道者,虽从师学,而单独修,诸大圣者,道听途说而能自悟,独修独行,而能成绩,彼人成绩已,复能使众迷自明,能成绩人,诸圣得道已,复能令人得道,如是大成绩,甚难罕见。
邪信心不敷,尚能够出离,
诱人劣心,懒惰甚重,投机取巧,偷心甚重,何故有此心?以彼等怯懦心重故。怯心贼人,焉敢独行无人郊野,于无知前路,迷茫当中,焉敢独往,如是怯贼,则爱取巧,以怯懦而生诸下劣心,彼等不能独立自主,虽欲修持,而不能入正门。
诸圣比方日月,恒照众生,非不护念,虽有无量众圣庇护人间,而众生亦自存亡,争斗刀剑,血杀恩仇,痛恨无尽,非众圣不护世人,世人不自爱罢了,若怯贼者,觉得诸圣能够庇佑彼命不死,彼求不死,所为何事,乃为欺辱别人,超出别人之上,日月之下,无诸新事,畴昔将来,人间众生诸情无别,诸爱无别,诸思惟无别,人间事无别,古往以来,人欲无别。
莫要戏弄人,莫要起贼心,
比方无月夜,黯但是凄冷,
虽与圣者住,心劫灭彼身,
诸有罪恶人,知罪当忏悔,知耻而后勇,乃为大善生,
身不能常住,见身应知心,
知错能忏改,大善乃自生,
心不能自主,亦不能自明,
忆念西方极乐阿弥陀国,彼佛大愿,国土众生与彼同寿,至于美满,不有存亡,除有愿者,欲入他方,如是彼佛大愿,亦非摆渡者,生入彼国,闻佛说法,统统众生,皆自修持,未闻有不自修而成绩者,至于彼国,皆自独修,无下劣心,如是彼国净众,岂浊恶天下众生所能轻入乎?
诸大天仙,皆自成境地,世名仙界,众修士或飞入或生入,皆被庇佑,得干净身命,而于彼心,诸仙岂能主之?众生自心,只可自主,别外统统众生皆不能替,诸仙界生灵,虽闻圣法,若不自修,心劫到来,亦入灭亡,轮转之事,无偷可行。
一动或一静,或成心念生,
统统休咎事,在此心立根。
寄天下于天下,寄身心于身心,各归其根,自返命本,以是不得真道者,邪见妄图无停止故。
颂:
善恶在自心,罪福不成论,
大修行者,于统统时处,自生聪明,闻圣者说法,可助修学,不闻圣者说,亦可自修,如是能来能往,能处众能自处,能去能还,方是自在,如是自在人,方是摆脱者,若人不自在,便是束缚者,心留碍于情,修行不能明。
怯贼惰性多,窃心盗圣果,
行住与坐卧,四时宜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