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皇刘备

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议废立

荀彧摇点头,心中也是一团乱麻,弘农王无辜,当明天子又有何辜?董卓与袁绍这些权臣们一个个想着废帝立帝,把大汉天子随便玩弄,不过是为了一己私欲罢了。唉,我大汉何至一弱如此?

荀彧一目数行,草草看完以后,也不由惊呆了。他袁本初想做甚么?函谷关既下,西征一片光亮,董卓败亡在既,他竟然不思举兵西向,却在洛阳合纵连横,鼓励诸侯重立弘农王,而密报中指出,何太后竟然也心动了!好个唯恐天下稳定的袁本初,好个不识大抵的何太后!

时荀彧在侧,他在刘备身边多年,从未见刘备有如此失态之时。不由疑道:“主公,洛阳出了何事?”

送走刘备,平原霸道:“看这意义,仿佛刘玄德分歧意?”

刘备回营,对一向等待的荀彧道:“文若,袁本初已经说动诸侯与太后,欲重立弘农王为帝。乃至还请动宗室平原王与河间王。此次我料袁本初必定一意孤行。此动静传出,天下又要动乱了。”

这是典范的成王败寇论了。不过,刘备听了,俄然感觉有些无言以对。他貌似说得很有事理的模样。本来汗青上董卓身后,天子能够持续当他的天子,是因为他的兄长,汉灵帝嫡子弘农王刘辨已经被董卓害死了。以是他作为汉灵帝独一子嗣,担当大统名正言顺。可现在太后与弘农王被本身所救,董卓铁定败亡。那么,那些野心家们,那些遵守礼教的老呆板们,仿佛又有了更好的目标?

刘备之前一向没有考虑到这个题目,但现在这个题目被袁绍捅了出来,并且还说动了太后,请动了宗室两位王爷。只怕已经是不答应任何人禁止他了。至于洛都诸侯们,这类拥立从龙之功,谁会放过?说都不要袁绍说,只要一个表示,便会有人自发的跳出来拥戴。

荀彧面对如此之事,也不由心神动摇,不知如何是好,昂首看着刘备,讷讷道:“主公……”

刘备嘿然一声,双眸神光湛然,道:“我为大汉宗室,岂能坐视袁绍行如此之事,他想学董卓,也得看看天下人肯不肯!来人,伐鼓,聚将!”

刘备憋了一肚子的话,就如许硬生生的给压归去了。看着在坐一老一少两个王爷,刘备心中不得不给袁绍点个赞,不愧是袁本初,妙手腕。

太后在,弘农王在,弘农王为先帝嫡宗子,又曾经即位为帝,仿佛打败董卓以后,再度为帝,也不是不成以?

袁绍一声嘲笑,道:“箭在弦上,他同意也得同意,分歧意也得同意,可由不得他了。”

刘氏皇族颠末历代天子的打压,早就不复西汉初年有兵马有赋税的盛况,现在没有实权的他们,也只能在封国中冒死的吃苦。纵情于声色的同时,后代数量也是急剧增加。而除了嫡宗子能袭爵外,其他子孙却没法顾及,只能任他们成年以后单独糊口。有本领的,天然能够脱颖而出,没本领的,便泯然世人。此次袁绍能说动平原王与河间王,便是对两王说,若能够在立帝一事中立下功劳,太后与新的天子必定会有封赏下来,到时再封荫数子,不在话下。

刘备把信函扔到荀彧手上,怒道:“文若本身看罢,依我之见,乱天下者,袁本初也!”

刘备强抑满腹苦衷,向两人一礼,道:“刘备刘玄德,见过大王!”

刘备的话内里,埋没机锋,无天子诏令,藩王一概不得擅离封国。平原王人老成精,天然听出来刘备话里的意义,不过他不置可否,捶了捶膝盖,笑道:“本王与河间王在封国安闲清闲,原也不想登山渡水,阔别封地。但是太后有旨,着令我俩前来洛都,说有大事商讨。此事干系到我刘氏皇统,干系到我大汉江山。既是家事,又是国事。因而迫不得已,只好远来此处。”

在他们看来,天子家事,便是他刘家事,更何况,另有太后旨意在,谁能说他们甚么?

刘备深吸一口气,道:“我亦持此论,但是河间王言,我崤山以东诸侯反董,便是因为董贼废立天子。若董贼败,其所立天子名不正言不顺,天然要废。因为弘农王为先帝嫡宗子,绍继大统,名正言顺!更何况弘农王曾为天子,却无辜被董贼所废!诸侯与宗室,天然是要改正董贼败乱的天下!”

荀彧也混乱了:“董贼未平,岂是重立天子之时?且天子在位以来,并未失德,如何能轻言废之。若如此,袁本初与董贼何异?”

刘备天然想获得袁绍请了两位王爷来此干甚么。平原王刘硕,汉桓帝幼弟,建和二年,追封刘桓帝父刘翼为孝崇皇,建庙、陵祭之,陵名博陵。封刘硕为平原王,于博陵奉祀;刘陔,孝穆皇刘开玄孙,担当刘开河间王一脉爵位传承,与当明天子、弘农王平辈,为其堂兄。在安平王刘续、甘陵王刘忠皆死的环境下,汉灵帝一脉最靠近的,便是这二人了。袁绍把这两位王爷请过来,天然是为了重新立帝之事。

刘备沉默很久,乃道:“若本初欲知我意,我便直言相告。此非废立之时也,天下,再也经不起震惊了。言尽于此,本初三思。”

袁绍道:“两位王爷放心,只要此事得成,两位所求,包在某身上。”

刘备真的不想问,他只想伶仃和袁绍谈谈。可儿家平原王发话了,刘备只好硬着头皮道:“备乃小辈,王爷直呼我字便可,广阳侯之称,备实不敢当。”见平原王点点头,一双浑浊的眼睛却死死看着本身。刘备又只好持续道:“那么敢问两位大王,为何阔别封国,到了洛都?”

刘备即使已得密报,但袁绍当他之面说了出来,刘备还是不由一阵心乱,刘备想了想,道:“自古废立之事,不成不慎。今天下播乱,而顽凶未除。备一介末进,名位不显,如何敢妄议废立。”既然得知太后情意已决,又有袁绍等气力派和宗室长辈一力支撑,刘备是不筹算掺杂了。

刘硕六十多了,满头华发,他一脸笑容的虚扶道:“广阳侯,你我既是一家人,便不必多礼。”

袁绍笑道:“玄德何出此言,你先帝时便已见擢用,申明播于四海,且又是宗室以后,如何议不得废、立?”

河间王絮干脆叨一大堆,刘备总算听明白了,你们诸侯讨董,就是因为董卓枉荣枯立,那么你们打败了董卓,莫非还要持续承认这个董卓立的天子?天然不可,董卓既然要败、要死,那么他的统统,包含他所立的当今的天子,都得颠覆。

刘备心中腹诽,谁和你是一家人了?你们是汉景帝皇六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我是皇九子中山靖王一脉,固然是同一个祖宗,可几百年风雨了,刘氏皇族开枝散叶,所繁衍先人不计其数。谁熟谙谁呀。可千万别这么套近乎。

平原王与河间王已经贵为王爵,享尽人间繁华尊荣。若说另有甚么不满足不快意的处所,就是另有几个爱妾所出的爱子没有体例安排。就算本身能够让他们繁华一世又如何,本身放手以后,谁又会来照顾他们和他们的娘亲?靠嫡子?别想了,布衣之家,嫡庶之争都是常事,更何况贵爵之家。两个王爷被府中爱姬闹来闹去,正自烦忧。谁曾想袁绍使者便俄然上门,还提出了如此丰富的前提。两个王爷不由面前一亮,因而不由分辩,便屁颠屁颠的一起跑到洛阳来了。

袁绍神采一沉。中间一向没说话的河间王刘陔便开言了:“玄德此言差矣,董贼枉荣枯立,废弛法纪。乃至天下大乱。因而方有诸侯举兵西向,天下义士翘首以望。年内以来,董贼惧诸侯兵锋,不得不西迁长安以避之。但是天下诸侯为何讨董?乃董贼行废立之事以失天下民气也。董贼多行不义,败亡期近,其所立之天子,名不正言不顺,天然当拔除帝号也……”

刘备留了众将率雄师驻扎在此,只率了刘恪与荀彧以及一千亲军,一起奔驰往洛阳而去。

袁绍与平原王、河间王对视一眼,袁绍道:“既然如此,玄德先去安息,此事来日再议。”

刘硕如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统统便端赖本初了。”

在三千板楯蛮兵飞山越岭的奇袭之下,不过旬月,函谷关便落入刘备之手。但是还没来得及欢畅,刘备在接到洛阳密报以后,便勃然大怒。

刘备一起风尘赶到了洛阳,求见袁绍。袁绍一脸忧色的把他给迎了出去,仿佛没有看到刘备乌青的神采似的,还没等刘备开口,便说道:“玄德来得恰好,我正欲有事与你相商。来来来,先给你先容一下,这位是平原王,先帝之叔;这位是河间王,先帝之侄,同为孝穆皇以后。你们同是宗室,可得好生靠近靠近。”

刘备与两人叙礼毕,便于下首坐了下来,却不说话,只是拿眼一向看袁绍。刘硕笑眯眯的开口道:“广阳侯便不想问问,我与河间王如何到了此处?”

刘备一时心乱如麻,罢了罢了,不想了。先回营去罢。因而刘备沉声道:“备远来怠倦,本初,两位王爷,还请允我先行辞职。”

刘备还未答言,袁绍就冷幽幽的来了一句:“玄德,我与诸侯商讨,欲立弘农王为帝,你感觉如何?”

推荐小说:

军门枭宠缠绵不休 |  绣华 |  凰兮凰兮从我栖 |  死神黑崎一护 |  开局送老婆,高冷女上司被拿捏 |  祸国之嫡女有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