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124章 轻取扬州

刘承祐问:“一家人皆斩?”

江都城垣上,放眼所望,一片风和日丽,春光光辉,城中一派安宁平和,次序井然,扬州百姓,仿佛已然从兵祸中规复过来了。起码市道上,仍有繁华气象。

“对了!”刘承祐转念一想,又道:“那钟谟没有甚么状况吧!让人,将其给朕关照好了,朕还要访问此人。另有合肥行营,可率先开赴北归,至淮河,与銮驾汇合!”

“哼!”轻哼了一声,刘承祐起家踱起了步子,点头道:“看吧,江淮岂无良臣,有这等臣子,那李璟竟至这等境遇,一败涂地!”

点了点头,刘承祐俄然道:“看来,仅使你赵元朗统军作战,还是屈才啊!异日,出将入相,亦未可知啊!”

#送888现金红包# 存眷vx.公家号【书友大本营】,看热点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本来,这当是一场夺嫡之争,可趁机再乱其政。只可惜,以当下唐廷之情势,李璟真欲退位,李景遂绝无机遇。”

“是!”李少游当即应道:“陛下仁慈!”

“江南那边,另有甚么动静?”刘承祐问。

“銮驾还京,你随驾奉养,为御营摆设,拱卫御帐!另,宿州团练中,拣其军功及精干者,充入东京禁军!”刘承祐叮咛着,算是给赵匡胤及宿州兵恩情了。

刘承祐微讶,旋即想到了甚么,貌似有些用错典了,摆手道:“传闻扬州城中犯人上千,抱屈者甚多,你数日即鉴别清楚,释其良善,刑其奸恶,使民气大悦?”

“如果让那李弘冀上了位,这么个激进刚烈之主,于我朝,可不是功德!”刘承祐嘴里念叨道。

“传朕谕,让合肥遣人,将孙晟尸身收殓了。此人是北人吧,开关防,归还其故里安葬,也不失叶落归根!”刘承祐叹了口气,叮咛着。

当刘承祐说道这里的时候,赵匡胤神采微变,拱手道:“臣万不敢当,只是服从陛下之诏令行事!”

至于海州在淮北,不在其列。留守军队,自奉国、小底、护圣全军中,各抽调部卒,合计万人,分驻要地,另以收编的唐军为辅。

不待赵匡胤搭话,刘承祐又拍着江都后实的女墙道:“就是脚下这座城池,全城而下,保城安宁!战役的粉碎力,朕向来清楚,能使扬州无缺交与朕与朝廷,已远超朕之希冀。

“哦?”刘承祐来了兴趣,直起了身:“退位!李璟所立嗣,但是其弟李景遂啊!”

“是!”

朕听闻,扬州初下之时,城中生乱,差点变成兵灾。恰是你反应及时,措置安妥,方才消其祸。以扬州之富,妇女无所幸,财贿无所取......”

“呵!朕看这李璟,已成惊弓之鸟啊!”刘承祐笑了,说道:“朕如果持续逗留于淮南,不晓得此人,还会生出多少动机!”

“那李德明,生不能尽臣节,死却能引陛下之惜叹,纵下得地府,也是其福分了!”李少游说道。

悄悄地抒了口气,刘承祐抬指叮咛道:“派人,将他孺子接到东京,朕要赐其爵位、府邸,也算酬其功,为其保存一点香火吧!”

对于武德司而言,这并不是甚么难事。

张德钧答道:“回陛下,传闻,是那孙晟得知两国和约以后,大感悲忿,绝食而死。”

“兵争所下之城,能这般快速规复,却不似你口中所言那般轻易啊!”刘承祐则说道,嘴角仿佛带着笑意:“元朗啊,此番南征,你屡番建功,给朕诸多欣喜,涡口大捷,寒夜夜袭楚州,百里援应山阳,南下突袭高邮。一桩桩,一件件,南征将帅中,如论军功,少有能与你赵匡胤比拟者。但是,你晓得朕最喜者,是甚么吗?”

“别的!”李少游又禀道:“李璟仿佛另有迁都之意!”

“嗯?”还在考虑着淮南善后措置的刘承祐又不由惊奇,问道:“如何回事?”

刘承祐与赵匡胤之间的对话,有幸在随驾之列的党进,跟在后边,是听得真真的。到此时,终究有些明白,当初赵匡胤为何要严令劫掠了。不然,本日天子,断不会说出这番话来。

“唐主昏昧,陛下睿智,仅冲此点,伪唐就必然不是大汉的敌手!”张德钧轻笑道。

赵匡胤掉队一个身位,随驾在旁,说道:“回陛下,扬州之地,物阜民丰,其富庶本就名传天下,有‘扬一益二’之说,只需安定次序,抚定民气,自可复其繁华!”

从刘承祐话里便可知,赵匡胤并不在留驻淮南的军将之列。

见状,李少游赶快道:“服从!”

乾祐五年,仲春二十,汉帝銮驾自扬州起行,北还东京,正式班师还朝。

刘承祐想了想,则摆手道:“不必过于严峻,金陵此番,也算大败亏输,激进热诚,若不让彼辈宣泄一番气度当中的肝火与牢骚,如何了罢,接管实际?”

旧时宫室,跟着御驾东至,已成为了大汉天子的行宫。宫殿内,刘承祐伏于案上,手执一笔,在上边勾划着,留守驻军之安排,根基落于笔尖。指导江山,勾画天下,莫过于此。

战时暂置的怀德军,直接被刘承祐给撤了,将士别离划入两道都批示司部属。此中将校,淮南籍者,自可放心,江南将兵,在其家小被送到北边后,也都放心很多。

“陛下,合肥那边传来动静!”李少游退下后,张德钧又前来禀报:“那唐使孙晟死了!”

“末将查点刑狱之时,悉其环境,发明犯人当中,委曲者有,然更多唐律严苛而至,故依汉律,重定其罪!”赵匡胤说道。

“金陵朝堂环境,不管继嗣、军政、党争,事无轻严峻小,武德司得给朕盯紧了!”刘承祐严厉地说道。

李少游禀道:“时下,江南那边,正在主动筹措第一批岁贡财贿,据报,我朝雄师逗留于淮南,仍使其君臣不安。另,李璟遭此大变,意气低沉,又兼抱病在身。唐宫中传出动静,李璟有退位之心!”

扬州,江都行宫。

......

见天子脸上非常,李少游当即禀道:“确是!李景遂为嗣,然此人道情庸懦澹泊,更甚于其兄,没有野心,早有隐退之心。而李璟宗子李弘冀,本性乖张刚烈,好武用刚,此番又于常州击败吴越,立下军功,沿江攻防,这报酬唐军副帅,也颇露手腕,名誉大涨。

天子这话,既有鼓励,又有期许,赵匡胤微喜,但还是恭敬地表示谦逊。

“恰是!”李少游禀道:“就在昨日,李璟下诏,将李德明一家,尽数斩首弃市!陛下,唐廷此举,明显对于此次和议,心存非常,不成不防!”

“只可惜啊!那李德明虽少臣节,但和议前后,为我朝驰驱,也算经心极力。非论其德,仅数其功,不算小,朕也得承他一份情!”刘承祐叹道:“原猜想,北撤以后,留其于金陵,也算一颗不错的棋子!现在看来,倒是朕未考虑全面了!”

“除一孺孙,因年纪过幼,发为官奴,其他丁口二十余人,皆斩!”李少游答复道。

“烟花三月下扬州,现在虽只仲春,扬州之盛,已可窥其貌!”特地号召着赵匡胤,侍驾而游江都,刘承祐感慨道。

淮西道六州,寿、庐、舒、黄、光、蕲,则从许州调前宰相窦贞固南下为布政使,又之前颍州团练司超为淮西到都批示使。

“是!”

“李德明死了?”听得李少游的禀报,刘承祐略感惊奇。

淮南之地,以王朴为淮东道布政使,秉扬、泰、滁、和、濠、泗、楚七州之政,升扬州为江都府,以其权江都府事。又以原沂州团练陈思让,为淮东道都批示使,领军驻守。

推荐小说:

完美人生 |  济逍遥 |  神宠全球降临 |  无敌剑魂 |  领主万万岁 |  创世寻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