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打秋风
“不过,臣有一体例。”
哪个封疆大吏,不是天子的亲信之臣?
赵栋、刘祥,原就是景初旧臣。
奉圣夫人在时,每年生辰之日,宫里并诸王府,不知多少礼送来。
五省大旱,最可骇的,便是两湖大旱。
徐臻猎奇道:“侯爷,这宗族之事,最是费事,您白叟家现在又是族长,虽说和金陵那边分了宗,可儿家都说了,一笔能写出两个贾字来?此事如果措置不好,对侯爷您的名誉可不好。”
隆安帝忙问道:“爱卿有甚么体例?”
甄家从父祖起,在江南坐镇多年,觉得天子耳目。
徐臻哈哈笑道:“体味体味,我这就去见见德昂兄,传闻他这江南四公子,进了京风采一样不逊。今晚非让他带我去平康坊潘楼欢愉欢愉不成!”
经验两句后,贾蔷道:“我这临时不消你,进京后,买卖谋生上的事,大抵都在齐筠那边。你持我府上的对牌,到他那边去,帮我把贾家那份分担起来,再和江南随时保持相同。南边有薛二叔坐镇,京里有你来做,如此最好。”
宁府,前厅。
目睹隆安帝神采黑成锅底,林如海心中都为之憋屈,他沉吟稍许后,浅笑道。
听闻隆安帝之问,连戴权的眼皮都跳了一跳,擅自豢养人手,还是见不得光的人手,说其包藏祸心,是没甚么题目的。
念及这份恩典,太上皇六次南巡,四次住在甄家,当着随驾王公百官的面,指着奉圣夫人言其为“吾家白叟”。
林如海满面忸捏的跪地请罪道:“此事臣原晓得,贾蔷在扬州时……”
可若果然如此,林如海要这么些人做甚么?
贾蔷闻言一怔,道:“金陵贾家人和薛家人去打秋风?他们打甚么秋风,连宗都分了!”
……
林如海闻言,眉头愈发紧皱,轻声叹道:“甄家……有些费事。”
林如海笑道:“这一点臣可包管,不至于此。齐太忠那只老狐狸,即便有些动机,也是看中了贾蔷身后的臣,以及臣身后的皇上。终归到底,目光还是落在皇上身上,他是明白人。贾蔷只是一个少年郎,他本身也有这份自知之明。别的,齐太忠三子,曾布下绝杀之阵,要杀贾蔷。那一次,实在险要。过后,贾蔷应当从齐家要到了很多好处。现在支撑他的,许就是这些好处。不过此事的确犯讳讳,转头臣就让贾蔷,将那些人手都打发走。”
林如海点头道:“恰是如此,臣才敢保举他。固然郑大人远没法和韩大人半猴子比拟,但想来应当能在韩大人的容忍以内。有他居中当缓冲,半猴子拾掇起江南宦海来,也不至于产生过大的动乱。”
见其还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连见他施礼都乐呵呵的,贾蔷笑骂道:“不是让你留在江南,铺展冰室,再帮忙薛二叔多做事么?如何这会儿就跑来了?”
徐臻见说动了贾蔷,忙笑道:“侯爷放心就是!小的只是借了借甄家的名头,但没有涓滴实在来往,反面甄家掺杂在一起,断不会有事。提及来,倒是侯爷家在金陵的族人,另有薛家人,三番两端的去打秋风,烦不堪烦!”
隆安帝模糊有些思疑,莫非是当初在抄家盐商时,动了手脚?
“白叟家个屁!你个混帐说这话时,眼角的坏笑藏不住,再敢拿我打趣,你细心着!”
隆安帝翻开一看,眼睛顿时一亮,哈哈大笑道:“林爱卿,你所言不虚,你所言不虚!两湖,终究下雨了!哈哈哈!下雨了!”
隆安帝闻言皱眉道:“齐太忠不是个简朴人物,莫要被他给勾引了去……”
……
甄家已故奉圣夫人对太上皇有十年抚养之功,太上皇幼时最艰巨的光阴,是甄家奉圣夫人,以无微不至的慈珍惜佑了他。
将薇薇安和凯瑟琳送去荣府二门,让林之孝家的引去荣庆堂后,贾蔷便回到宁府前厅,看到了一别两月余的徐臻,徐仲鸾。
隆安帝闻言,如有所思的缓缓点头,正这时,忽见一红衣大寺人捧着一特制皮匣出去,躬身道:“万岁,湖南巡抚送来的告急密折到了。”
林如海笑道:“皇上,湖南巡抚郑思敏,算起来,也是太上皇的亲信之臣,但在景初旧臣中,此人勉强算是一股清流了。固然不免和光同尘,但就臣所知,其在任上,兴教养,修水利,重农桑,可算一个干臣。皇上何不将其调入江南为巡抚,再将赵栋以升官之名招回京来,查办之!”
徐臻苦笑道:“可他们就是上门了,还理直气壮的。不过我没开这个口儿,只道没有侯爷的手令,我连一文钱都不敢动。薛家被送官下狱的掌柜伴计,就是前例。都是些年青人,带着笑容来,骂骂咧咧的走。此事侯爷还是要上心,不然薛家二爷怕也要烦不堪烦。眼下只是贾家的年青人上门,等老一辈上门借银子,那就更难抵挡了。”
隆安帝闻言,浅笑中闪过一抹异色,道:“此事且再说罢,现在你行事艰巨,有些人手帮一把也好。”顿了顿,又道:“爱卿,两江总督韩卿,一月内给朕上了三道密折,弹劾江苏巡抚赵栋,贪赃枉法,卖官鬻爵,结党营私,毫无底线,将江南宦海糟蹋的一塌胡涂!爱卿在江南多年,觉得这赵栋,到底如何?”
亦或是,林如海昏了头,将林家积累的家底,都拿出来支撑这个混帐?
徐臻起家叫屈道:“我的大侯爷诶!谁能推测你老回京后,直接毁灭了一座大营,干掉一个武侯,还封了侯了?动静传回南面儿去,借着您白叟家这个势头,冰室谋生在江南六省放开连点磕绊都没打。当然,这此中齐家也出了大力。再加上你们贾家的亲旧世交,我都打着您白叟家的牌子逛了逛。连甄家……”
这等圣眷,也奠定了甄家成为江南第一家的秘闻。
若说这两个已经有些毒手,那甄家就更费事了。
贾蔷考虑稍许,道:“这内里的度,你能把持的准?”
“滚蛋!过两日再给你拂尘洗尘,对了,走时候带两小我走,留在身边当保护。都城,并不素净。”
俗话说的好,打狗还要看仆人。
“是啊!”
贾蔷闻言变了面色,皱眉道:“甄家?你连甄家也去招惹了?”
隆安帝不等他说完,就让戴权先将林如海搀扶起来,道:“当初你的密折里,对朕说过,朕记得。齐家将白、吴、沈、周四姓的人手都给了他,朕只是没想到,他果然将这些人全都收下了,还都带进了京!他从哪弄来那么多银子养这么多人?”
林如海闻言,敛起面上的浅笑,皱起眉头道:“赵栋啊……回皇上,臣对此人还真不是很体味,但江南宦海上,贪腐横行,确有此事。不过,半猴子是久历宦海,见惯风雨之人。等闲昏官庸吏,还不至于让他一月内连上三道密折弹劾。由此可见,那赵栋必然是非常过分了。”
“郑思敏?”
即便是现在奉圣夫人过世已久,可只要太上皇在一日,就真的不好动甄家……
甄家,某种程度上来讲,就和太上皇的家生子一样。
贾蔷点头道:“都城贾家在金陵仍有房宅、族田,当初分宗之时,未提族产,但也没说过要放弃。现在已是两宗,还是归去将属于都城八房的族田收拢一下为好,不然这边的宗祠如何祭奠?族学如何为继?我们布点财产,扶养族人,还被金陵族人打秋风,既然如此,那金陵方面的族田,也该算清楚才好。自有人拾掇他们!”
隆安帝神采阴沉,道:“赵栋,另有阿谁江南提督刘祥,求到了甄家头上。甄应嘉阿谁蠢货,竟然另有脸上折子替他们说话!不知死活的东西!”
林如海照实答道:“皇上,贾蔷确有聚财之能。在扬州,齐家银狐齐太忠,一介布衣之身,却可与太上皇为友三十载,齐太忠便是当世陶朱。但是以其之能,却与贾蔷一个少年人结为忘年之交,合股做起了些谋生。并将嫡长孙派入京中,与贾蔷为友。臣猜想,他是将齐家将来之气运,依托于贾蔷身上。”
隆安帝闻言一惊,和一样骇怪的林如海对视一眼后,忙让内侍取了来,戴权细心查抄过火漆口后,方再用金钥翻开皮匣上特制的锁,取出密折,献给了隆安帝。
徐臻闻言,哈哈大笑道:“侯爷,还是您白叟家高!”
贾蔷点了点头,道:“我明白了,转头我就派人畴昔。”
徐臻忙道:“侯爷别曲解,你临走时交代过,甄家要敬而远之,我怎还敢主动去招惹?是甄家本身寻上门来要买绸缎要买冰,还非要给银子也不拖欠……厥后我一想,甄家看着,虽远景似不大妙。手脚太大,江南凡是求到甄家门上的,少有白手而归的时候。甄佛之名,也让人瘆得慌。可就算甄家要倒,我深思着,也没需求躲的远远的吧?再如何躲,甄家也是贾家的世家老亲,这一点没法躲不是?不如先借一分力,得了好处再说。真到甄家倒的那一天,只要不牵涉出来,总连累不到侯爷头上。”
两湖乃国之粮仓,一旦下雨,就不会再产生倾国之难了!
隆安帝想了想,道:“朕记得,他和你,也是同年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