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建元立号时尚早 遮掩罪责恨归迟
众将听了皆是豁然开畅,心头各自稀有。当下三娘叮咛改换灯号,打出清君侧、诛奸臣、替天行道的灯号来。又飞鸽传书各军,也教打出这般灯号来。随后将济州捉得的酆美取来,三娘好言安抚,再将梁山裂土封王、永为藩镇之意说了一遍,便放他归去传话。随后三娘叮咛济州等各处州县整修城池,操演军马,枕戈待战不提。
这舆图长约数丈,宽约三丈,铺在地上,聚贤堂中心之地立时都被铺满。其上宋朝、西夏、辽国、金国、大理、吐蕃、扶桑等国度边境,皆在其上,各国重镇、要塞、都城、山川形胜,皆绘于图上。众将皆初次见得此图,都惶恐不已,纷繁起家来看。
公孙胜皱眉道:“裂土封王,建立藩镇之事,只恐朝廷万难承诺。若宋廷真因为我等相逼,诛除朝廷奸臣,我等又当如何?”
三娘摇点头说道:“此事不智,我在北,他在南。且先不说他答不承诺与我缔盟,便算承诺缔盟,也是我梁山能帮他甚多,而他却无助于我梁山。宋军现在仍旧控扼两淮、大江,方腊兵马如何能过得大江?真要我梁山有事,方腊必不能援我。而我梁山在北,若与他缔盟,朝廷必然先打我梁山。与别人做嫁衣之事,我不会做。”
顿了顿三娘指着舆图上金国续道:“现在北面金国已经打得辽国奄奄一息,迟早灭了辽国。金国女真人并非辽人,他普通的觊觎我中原江山,迟早发兵南下。若我这里图一时痛快,攻上东京,四周勤王兵马必定簇拥而至。即便我梁山军马雄浑,能打败这些勤王军马,本身也当折损很多,将来金兵南下,如何能抗?稍有不慎,便是再一个五胡乱华的局面,那样我等便是千古罪人!”
公孙胜听了第一个觉悟过来,捻着髯毛道:“主公霸住山东,是想待金兵南下,与宋军大战,我等乘机而动。”
三娘听了以后,沉吟不语,过了半晌以后,方才缓缓起家,走到中心,先团团一礼。诸将心头都微微惊奇,皆起家回礼。随后三娘才缓缓说道:“我梁山累败官军,山东再无可抗我梁山之军,此皆真相。然宋廷立国将近两百年,正所谓破船也有三千钉,宋军精锐皆在西军,那边另有二十余万精锐在,各路宋军厢兵、都城禁军皆在,宋廷与我来看,还是庞然大物。现在切勿自觉悲观,只图一时痛快。”
三娘笑道:“若宋廷真有这个决计,便不会有辽朝,也不会有夏国。更何况我这里还打出清君侧、诛奸臣、替天行道的灯号来呢?即便要举天下之力来,只怕宋廷朝中也会反对之声四起,如此如何与我一战?”
林冲道:“若朝廷横下一条心来,举天下之力在征剿我等,又当如何?”
三娘指着舆图道:“此乃东州寰宇图,乃我闲暇之时,命萧让召五十名文士,耗时一年半光阴,方才绘制而得。其上各国江山形胜,都在其上。”
三娘滑头一笑道:“这便是为何我到此时都不肯建元立号的启事。是想我等虽扯诏辱使,但却未建元立号,明面上来讲,另不足地。而方腊分歧,他已经建元立号,便是宋廷眼中钉,一代王朝岂能容忍此举?只要我这里尚未建元立号,我料定宋廷,便会先对我梁山留三分余裕,转而先剿除方腊。”
“现在我梁山攻陷济州,我已经号令李俊等带领海军出运河,入黄河水道,断绝运河漕运,海军直逼东京。稍后我在替天行道灯号前加上几个字,再打出一个灯号来,便是清君侧,诛奸臣,替天行道。这般一来,宋廷定然会以为我心不反,只是因为朝中奸臣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再加上我武力相逼,或可就范。”
童贯卸了戎装衣甲,迳投高太尉府中去商讨。两个见了,各叙礼罢,请入後堂深处坐定。童贯把大折两阵,成果了八路军官,并很多军马,酆美又被活捉去了,似此如之何如,一一都奉告了。高太尉道:“枢相不要烦恼,这件事只瞒了今上天子便了,谁敢胡奏!我和你去告禀太师,再作个事理。”
众将听了,皆垂垂温馨下来,三娘双手虚按,表示众将坐下,随火线才又道:“方腊起事不假,但聚众十余万人当中,能战兵马有多少?他那边一时能攻城略地,皆是因为江南之地受花石纲之苦太深,宋军筹办不敷,是以眼下看来倒是能攻城略地,显耀一时。但待得各路宋军齐至,吴中之地,无险可守,败亡迟早之事。”
众将闻言都是笑了,继而纷繁鼓噪起来。林冲按下诸将,近前说道:“师妹,道长所言有理,现在方腊起事,东南半壁迟早战乱,天下群雄逐鹿,我梁山既然不受招安,当早早建元立号,以安军民之心。”
公孙胜闻言皱眉道:“只怕朝廷不会答允此等前提。”三娘俏脸一板,拔出腰间日月刀指着图上东京之地,森然道:“那我便逼朝廷答允!”
正说话间,江南边腊反叛孔殷军报到来,高俅与童贯看了以前面面相觑,稍后童贯才道:“梁山未平,华州对峙,现在方腊又反,北面金国攻掠辽国,我等未能参与其事,光复燕云十六州,如之何如?”
却说童贯和毕胜沿路收聚得败残军马三万余人,十亭军马中去了七亭,比到东京,於路教浩繁管军的头领,各自部领所属军马,回营寨去了,只带御营军马入城来。
三娘微微一笑道:“蔡京不是晁错,当今宋帝也不是汉景帝。宋廷若不想我梁山成第二个夏国,在招安之事上,定会细细考虑。”
公孙胜道:“上趟三山聚义,已经突破过青州一次,其他登州、密州军兵能有童贯十万军马短长么?贫道觉得,图霸一起军州,迟早之事。”
三娘浅笑道:“不管他招不招安,我都在那边,不增不减。不给我山东,我自取。雄师来剿,我兵马据之。与华州东西照应,我倒要看看谁耗得过谁!”
李逵听了半天,越听越胡涂,烦躁道:“这弯弯绕太多,不如一鼓作气打到东京去,夺了鸟位子,来得利落。”
公孙胜沉吟道:“但若宋廷不肯按我等前提招安,又当如何?”
说到这里,三娘指着图上山东之地的梁山说道:“现在我梁山控扼运河水道,出运河可入黄河水道,直逼东京。西北之地华州少华山那边,我军另有朱武、史进部在彼,那边有十万精锐牵至住西军二十万精锐。宋廷若真要剿除我等,非得动举国之力不成。但我眼下并未建元立号,宋廷动举国之力前来征剿,实属不智。可倘使我真的建元立号,便是与宋廷不死不休的局面,宋廷定然举天下之力来征剿,便不会似现在这般举棋不定。”
高俅道:“且先按下,先往太师府商讨再定。”当下两个径往太师府而去。(未完待续。)
说到这里三娘顿了顿,回身叮咛了身边几名侍女几句后,几名侍女转入内堂,稍后取出一份庞大的舆图来,展开一看,便是当今天下大舆图来。
三娘浅笑点头道:“现在方腊之乱,并非天下大乱,金兵南下,方才是逐鹿之时。”
三娘微微点头道:“先生所言不错,我意也是先霸山东一起军州。”
公孙胜沉吟道:“但今趟朝廷招安,我等扯诏辱使,已然做得绝了,朝廷要剿除方腊,也定会先安定北面,方才脱手。”
公孙胜道:“既然如此,可否与方腊暂先缔盟,我梁山与方腊一南一北,遥相照应?”
李逵听了,大喜过望,跳出来叫道:“说半天,道长和俺铁牛是一个意义。嫂嫂早些称个圣母,把元建了,我等兄弟替嫂嫂打天下,也好做个建国功臣。”
众将听了皆是点头,李逵烦躁道:“那不称圣母,我等还是要招安不成?”三娘点头笑道:“我这里所想的招安,并不是你等所想的招安。想南越之地,多土司土番,他那边还是是自有兵马,自有地盘,只是尊奉宋廷灯号罢了,但却各行其是。上趟我与招安天使陈宗善说的,封王裂土,把持山东,并非戏言,我等招安,只认这个前提。我梁山在山东制霸,能够尊奉宋廷灯号,但我要保存军马,听宣不听调,为宋廷藩镇。”
三娘叹口气道:“如果宋廷以外,没有金国、辽国、夏国等虎视眈眈,我也想这般干。”
聚贤堂上,三娘见公孙胜说了,便道:“公孙先生有话,但讲无妨。”
公孙胜轻咳一声说道:“现在我梁山屡败官军,声望日盛,今趟更是攻破济州府,观山东之地,再无敌手,迟早便可图霸山东。”
三娘闻谈笑道:“山东另有青州、登州、密州等重镇,此时说此话,是否尚早?”
公孙胜又道:“今趟江南边腊起事,只破几处州县,便已经建元立号,是以从者云集。贫道觉得,我梁山现在声望更在方腊之上,众兄弟皆扶定主公,是以建元立号之事,也该早作筹算,以安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