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唇枪舌剑
她这话一出口,方原是愣在当场,他打心眼里是舍不得公主拜别,但之前的话说得太满,现在要改口也是来不及。
黄道周愣了愣,既然崇祯下了圣谕,方原天然有见了圣旨不跪的特权,“好,好,圣旨里只要三个问,由我代监国太子来问方总督。”
他也使出了官僚、富商惯用的,又屡试不爽的体例,就是哭穷。明末各省欠缴田赋、银子本就是家常便饭,黄道周是哑然失语。
方原哈哈大笑说,“黄先生此言差矣,我有陛下御赐的尚方宝剑,在江南有全权办理之权,自是如何行之有效如何改。若陛下对我的政略不对劲,能够亲身来江南收回我的尚方宝剑,十府总督的任命。”
“好!”
此次朝廷给他的任务就是讨回方原欠缴的田赋、银子,恰好方原又学着开端哭穷,黄道周迫于无法,只能稍稍软了口气说,“方总督,江南乃是天下的钱米之乡,江南的田赋、银子干系着朝廷的运转,另有边镇军士的军饷。若方总督缴不敷田赋、银子,朝廷还要不要练兵,要不要抵抗满清入侵,要不要剿除流寇?”
他将陛下二字咬得很重,就是提示黄道周,他方原的眼中只要崇祯天子,甚么监国太子十足一边去。
坤兴公主双眸波光明灭,过了一会,轻启樱唇说,“黄詹事,我想回都城去!”
方原是沉默不语,黄道周这话倒是说到点子上了,若方原直接断绝,或是欠缴给都城朝廷的田赋、银子,一旦朝廷发不出军饷,抵抗满清的边镇崩盘了,全部北方也会堕入战乱当中,这一场大难毫不亚于当年的靖康之耻。
他又冲公主拱手施礼,“老臣立即护送公主回都城。”
他以死相逼,就是直接将了方原一军,目前摆在方原面前的,不过就是上中下三策。
黄道周冷声说道,“其一,方总督在十府建立内阁之制,就是僭越皇权,方总督可知此举是谋反大罪?”
黄道周冲公主恭敬的施礼说,“公主,皇后娘娘、监国太子令老臣来接公主回都城,不知公主张下如何。”
黄道周年约六十,苍髯皓首,已很有老态,但却精力抖擞,见了方原更是一副桀骜不驯的傲慢样儿。
方原缓缓的说,“黄先生所言甚是,本督绝无叛变大明之心,请归去禀报朝廷,只要朝廷不再干与我与郑家的过节,也不再诏令四川、云南、广东三省的矿产涨价,本督会照实补足欠缴的田赋、银子。”
黄道周见他终究松了口,也松了口气,“第三件事,若方总督不对劲与公主的这门婚事,就请送公主回都城,两边婚事打消。”
黄道周手举着明黄色的圣旨,厉声呵叱说,“十府总督方原,见了圣旨,还不下跪接诏?!”
方原想起囚禁在太湖基地的坤兴公主,心儿也出现些些的柔情密意。送回公主,先不说政治好处的丧失,单从小我爱好的角度,他就舍不得。
方原淡淡的说道,“请黄先生禀报朝廷,所谓内阁之制,不在其名而在实在。本督就是想在江南建立一个比之前败北吏治更高效、廉洁的行政体制。至于这个别系叫内阁,外阁,天阁、地阁,有甚么辨别?若朝廷要多心,我能够改名叫议会吧!”
方原品了一口茶,悠悠的说,“黄先生但问,本督自会知无不答。”
公主瞧了瞧方原,还未说话,梁嬷嬷已接口说,“黄詹事,驸马由始至终未与公主同房,全无伉俪之情。驸马宠幸的一个小妾,竟然敢对公主大喊小叫,全无体统。公主在驸马这里是受尽了折磨和委曲,是生不如死,就等着都城来人救我们离开苦海。”
黄道周见公主情愿回朝廷,忙趁机挤兑方原,“驸马,既然你与公主伉俪情绝,就请容我带回公主。”
中策就是在江南另立一个亲王,作为和北方对抗的朝廷。这个战略相对和缓,若周皇后、太子废黜了崇祯,方原会做出这个挑选。眼下崇祯仍在帝位上,方原贫乏出师之名。总不能鼓动朱慈炤、朱慈焕和他们的父皇对抗着称帝吧!估计这两个亲王不肯,也不敢应允。
黄道周听了梁嬷嬷加油添醋的控告,双眼瞪了瞪方原,冷声说道,“驸马是甚么说法?”
他立即就开口回绝了送回公主的发起,“黄先生,公主是本督明媒正娶的夫人,不能送回朝廷。”
方原舍不得归舍不得,但公主若执意想回朝廷,强扭的瓜也不甜。他俄然生出一种作茧自缚的感受,更有一种难以按捺的难过袭来。
方原见黄道周是不依不饶,看来坤兴公主不亲身表态,他还要持续胶葛不止,便令他在府衙的客房先歇息几日,立即派人去太湖基地将公主接过来问话。
方原见他一见面就来了个上马威,是哭笑不得,大咧咧的坐在总督的正位上,回敬他说,“黄先生,陛下曾命令,亲见陛下我也不必膜拜,何况戋戋一纸圣旨?”
方原挂上应酬似的笑容,聘请黄道周上坐。
这个前提倒是真的出乎方原的预感,周皇后、监国太子想要回公主,就是与方原斩断统统姻亲干系。从今今后,与方原就是君臣干系,而不是家人干系。方原也不能再以驸马的名义自居,对外虚张阵容。
让着他吧!方原本身的面子挂不住,更不能在朝廷宣召使者面前丢了脸面。
明显是朝廷先来挑事,现在却来倒打一钉耙,方原冷冷的一笑说,“黄先生,克日来江南也不承平啊!郑氏公开纠集倭兵入侵浙江,四川、云南、广东又不知中了甚么风,进步了各种矿产的代价。本督为了保住江南一方水土安然也是不易,就是上贡的那些田赋、银子,也是从牙齿缝里抠出来的,另有些是从私家腰包里取出来的,不敷部分就只能欠着吧!”
黄道周说道,“既然是明媒正娶的夫人,方总督为甚么一向囚禁公主?方总督敢不敢请公主前来,由我亲身问公主的志愿?”
下策就是持续和都城朝廷周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只要朝廷不持续来谋事,该上缴的田赋、银子还是要如数的上缴。
次日午间,坤兴公主、梁嬷嬷赶到沧浪亭,见到了黄道周。
黄道周是一身的浩然正气,视死如归,方原见了也非常动容。他是天下名流,号称天下第一向谏之臣,如果然的在姑苏府,方原的辖内他杀,对方原是一个难以抹平的污点。
方原打心眼里是不肯和黄道周这个脾气火爆的当代大儒打嘴炮。
此行江南,带回坤兴公主也是周皇后给黄道周的任务之一。
黄道周见他的态度也不算果断,乃至有些踌躇游移,忙正容说道,“方总督,你若想反了大明朝,就立即挂上反旗;若方总督不反,还情愿忠于大明朝,就该足额的补缴田赋、银子。要不回欠缴的田赋、银子,我也没脸再归去都城,立即就他杀在方总督面前。”
但黄道周是带着朝廷的圣旨而来,方原是不能不见。他只能换上了朝服,赶去姑苏府衙面见了黄道周。
方原在朝廷实施官商一体的鼎新以后,就将本来十府该上缴的田赋减了四十万石,税银减了三十万两。一则是节俭开支,用于十府的民生,玄甲军的裁军;二则是对朝廷令郑兵入侵浙江,还令四川、云南、广东三省进步铁矿、铜矿、硝石矿,是对等的抨击。
第一个问,黄道周是为之语塞,老脸乌青的持续问道,“好,第二问,方总督为甚么减少了对朝廷交纳的银子、田赋?”
梁嬷嬷的控告起码有七成是真的,方原也无从辩驳,无法的说,“我没说法,统统由公主做主吧!”
上策就是直接反明自主。这个战略确切过分激进,现在的天下还是大明的天下,固然一大堆等着称王、称帝的军阀,他要当这个出头鸟,三国第一个称帝的袁术如何玩完的就是前车之鉴。
黄道周大声呵叱说,“吏治,我大明建国两、三百年自有体统,不必方总督私行窜改,不然就是篡逆!”
赢了他吧!他年事一大把,又是一个堂堂的大忠臣,面子上挂不住,也下不了台,方原是于心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