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赴道观一柱清香
如果他幸运重伤未死,以《乾坤借法》牵引来浩渺的六合灵气化为浩大如烟海的法力,催动得自兜率宫太上老君的灵宝“金刚琢”,也足以令这法海化为齑粉!
佛修来世,恢弘庄严的佛门宝刹飞檐斗拱,蛟首的雕砖也是栩栩如生,大殿中泥塑的佛陀、菩萨皆是鎏金摸彩,香火环绕当中可谓金碧光辉,晨钟暮鼓和呢喃的诵经声中,皈依佛门的和尚也是成百上千,而那进香礼佛的善男信女却不过是平常百姓,尤以三餐不继、身有恶疾者更加虔诚......
道重此生!
“不必这么费事,等会儿到了玉龙道院前,你变作我的模样就是!”
金山寺的法海即便是道行高深,能与自家娘子白素贞不相伯仲,但现现在毕竟是精神凡胎,只要那曾在南天门外对青萍剑行参拜大礼的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闻仲,还顾念金鳌岛碧游宫的同门之谊,这惊蛰之日的第一道天雷劈下,就足以将法海化为齑粉!
寅时三刻,万籁俱静,钱塘县毗邻西湖之滨处,早已有乌篷船在夜色中等待,北风袭来,那湖中的明月出现了波纹,群星当空,西湖水涌向了岸边,也闲逛了这等待多时的乌篷船。
夜色北风当中,一行五六人徐行而行,提着灯笼前面带路的下人,在黑暗中寻着西湖岸边乌篷船的踪迹,庆余堂的两位店主,包文正与王凤山并肩踱步而行,遵循官方风俗“七上八下”讨个吉利,前去玉皇山玉龙道观的三皇殿进香祈福。
“汉文啊,我托牙侩在清波门寻了几个铺面......”
年老的船夫受过庆余堂的恩德,是以在这寅时初就来到了西湖岸边,现在呼喊一声以后撑槁划桨,乌篷船迎着凌冽的北风慢悠悠的朝玉皇山而去。
有教无类,万仙来朝,金鳌岛碧游宫的截教首徒,手掌通天贤人的随身佩剑青萍,那是多么的高贵不凡,除却三清以外,便是那凌霄宝殿的玉皇大帝,包文正也仅是拱手见礼便可,这九天十地的诸天神佛,谁又接受得起他这大礼参拜!
包文正与岑碧青并肩而行,眺望那玉龙道院缭绕这班驳的香火愿力,寻了个借口说道:“还请你扮作我的模样,跟着王员外前去进香如何?”
“我们归去的时候就不要和王员外一起了,直接飞归去吧?”
“想不到这玉龙道院香火寥寥,还能有神仙眷顾......”
玉皇山,毗邻西湖和钱塘江之间,松柏常青山幽林密,班驳的青石巷子蜿蜒到了山脚,“隐”与玉皇山山腰处的玉龙道观清净寂静,长年香火寥寥,除却正月初四的半夜,另有些财气亨通的商贾前来进香祈福以外,也就只要正月初六的半夜,临安府的达官贵胄前来此处进香祈福了......
岑碧青得“人参果”那精纯的草木灵气,现在几近千年的修为,得白素贞的耳提面授也以逐步走上了修行之道,那双眸当中瞧见这玉龙道院的神异之处,答非所问以后,这才觉悟过来,忙言道:“那......”
蜿蜒的石阶崎岖难行,与凡人而言,灯笼那暗淡的光芒也只能勉强辨认门路,但是以包文正和岑碧青的道行而言则是清楚可辨,且二人先行一步成心避开了王凤山。
包文正得截教至高文籍《上清大洞真经》,又曾以大罗神仙的道行坐镇三十三重天其一的大罗天紫薇天宫,上统诸星、中御万法、下领酆都,又怎会在这香火愿力环绕的玉龙道院中变作女子的模样,如果被天庭当中千里眼高超和顺风耳高觉看到,岂不是惹人嘲笑,因而轻飘飘的一语揭过,言道。
对于包文正而言,随便寻个借口和王凤山暂别,本是轻而易举之事,因而侧目谛视着那鲜艳美丽的脸庞,点头笑道:“依你便是!”
王凤山悬壶济世本就气度宽广,念及这丫环鲜艳美丽、天真灿漫,也不觉得意,但这开药铺坐堂问诊并非儿戏,只能含混的说上一句对付畴昔,接着将话题引向了别处,问道:“汉文啊,你对姑苏城的三皇祖师会,可有熟悉之人?”
那提着灯笼的下人在暗中当中瞧见了乌篷船的踪迹,适时插口转开了话题,略微放低了灯笼照亮了脚下的门路,引领着世人前去湖边而行。
“王老爷,那牙侩可曾说过,清波门双茶巷四周可有铺面?”
“惊蛰之日,天雷助我,本日因起,他日果偿!”
如果他幸运未曾魂飞魄散,为了消弭这一段又起的因果,不过是再燃起一柱暗香,以中天北极紫微大帝的高贵不凡,强令阴曹地府的十殿阎罗将法海的灵魂打入十八层天国当中,永久不得超生!
明月西移,群星业已暗淡,北风摇摆了这玉皇山的苍松翠柏,收回瑟瑟的响动之声,那一袭直綴长衫的少年当空飘去如同仙鹤遨游,瞬息之间便来到了这玉龙道观侧门以外的空位上......
王凤山蒙祖上余荫,运营庆余堂十余年,家中的下报酬数很多,本日前去玉龙道观进香祈福,白素贞不肯自家官人单独前去,而白福道行陋劣不能踏足道观,这才特地叮咛mm小青同业前去。
开药铺坐堂问诊,除却医术高超以外,这药材的好坏也是治病救人的关头,宋金两国比年交兵,而这药材的产地又是天南海北,姑苏城的三皇祖师会却有能人,北至金国,西至大理,平常患者所需的药材几近是一应俱全。
“老爷,许相公,船在那边!”
包文正哪有闲情逸致去揣摩这庆余堂的买卖,对于姑苏城的三皇祖师会更是一无所知,但既然王凤山问起,天然不会是无的放矢,想必还是姐夫李公甫曾找王凤山探听过治愈肾俞受损的希少草药一事,故而这番话也留不足地,言道:“昔日曾有一同窗老友,现在在姑苏的永济堂做学徒,往年另有手札来往!”
“小青女人,本日前来进香不过是讨个吉利,且那三皇殿中的神仙也当不起我这一拜......”
岑碧青本就心机灵动,现在见“许仙”有求必应,便起了调侃之意,抿嘴笑道:“那我们现在就变成对方的模样?”
厚重的帘幔吊挂在乌篷船的两端,禁止了湖面上的北风,乌篷内早已升起了炭火供人取暖,灯笼斜插在乌篷的裂缝当中,暗淡当中倒也勉强能够辨物,四五人落座的乌篷船虽不拥堵,却也毫不宽广,是以那小青女人便落落风雅的坐在了“许仙”的身侧。
她,情窦初开之际,还未曾晓得已然不知不觉的喜好上了这个少年郎君,当觉悟过来的时候,许仙已经成了姐姐的相公,这番情素也就只能埋藏在心底,现在也只能偷偷的喜好了......
“倒是有一处......”
佛修来世,道重此生。
包文正自衣袖当中取出一柱拈香,屈指一点便已燃起暗淡的火光,跟着那淡淡的轻烟在风平分散,催动《上清大洞真经》当中记录的《上清仙光》,将这一句话打入了香火当中。
山幽林静之处的玉龙道院飞檐斗拱,有大殿四座,凌霄宝殿内供奉昊天金阙无上至尊天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三清殿内供奉太清品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四御殿内供奉北极紫薇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祗、南极长生大帝,三皇殿内除却神农氏、伏羲氏和轩辕氏以外,另有有神像多少,如四值功曹、五方揭谛、六丁六甲......
“王员外,诸位,坐稳了啊!”
一言言罢,包文正回顾看了那不远处还是鄙大家的引领下举步维艰的王凤山,便独自发挥出轻功一跃而起,与山幽林密之处消逝不见。
那鲜艳美丽的小青女人本是心直口快之人,听闻王凤山提及了在清波门开设庆余堂分号,便想起了走水以后未曾补葺的双茶巷白府,毕竟钱塘县许家故居略显简朴且居住不便,是以插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