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 兵锋四起
“……喏!”
“可有烽火升起?”曹操再问。
“洛阳缺粮之危,当如何破解?”杨赐再问。
杨赐所感,贾诩岂能不知,这便试言道:“窃觉得,二地贼乱,当持久。久之洛阳必乱。”
石经初立时,便有很多士子来观摹,乃至“车乘日千馀辆,填塞阡陌”。
光和六年,春,三月,辛未(二十一日),赦天下。
“可有标兵回营?”曹操目光如炬。
寒气渐消,暖意升腾。
甜睡中的主将蓦地拔出枕边短剑:“何人行刺!”
黎阳营久驻此地,营中人等焉能不知大河解冻。必是想摸索与我,故坦白不报。且看一军主将可有胆略,将大营之兵。心念至此,曹操龇牙一笑:“既如此,一定是敌袭。但亦不成不防。传我将令。各部曲候以上,皆领亲卫巡查大营各处。五刻一换,不得有误。违令者,斩!”
为免‘谷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议郎蔡邕会同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训、韩说、太史令单飏等,上疏奏请正定五经笔墨,并刊石立于南郊太学门外。
“府丞乃心忧二地世家豪右,起不臣之心?”杨赐懂了。
“可因缺粮。”杨赐反问。
天寒地冻。河岸郊野,苦无遮拦。冷风吼怒,寒气逼人。恰逢鸡鸣时分,火塘炭火闪动,帐内鼾声四起。帐外裹着薄冰,营墙覆满冰凌。保卫伸直在背风的墙垛,瑟瑟颤栗,半梦半醒,没法深眠。
恰是太尉杨赐。
曹操这便觉悟。乃是大河解冻!
“乱世至也。”起家后,杨赐语出深意:“此次黄巾贼乱,究竟如何结束,亦未可知也。”
“速速披甲,伐鼓迎敌!”主将翻身下榻,提剑怒喝。
见几人目光闪动,曹操顿时起疑:“为何不闻鼓声?”
今春河水大涨。上游洪峰突破冰封,携浮冰一起下泄。终究撞开河道,奔腾入海。大河遂全线贯穿。
“如此,洛阳百姓必翘首以盼。老夫替都城百姓,谢蓟王活命之恩。”杨赐拜谢。
黎阳大营。
自武帝免除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大儒频出,儒生各处。熟读儒经亦成为士人进身之阶。而经籍转相传抄,笔墨或有脱论,师承分歧,亦多歧异。诸博士为争高低,更相互攻讦(gōng jié),乃至有人向宫官贿赂,涂改兰台漆书经字,以与手中传秘闻合。
说完,曹操回身回帐。待帘落,又闪到一旁,侧耳聆听。
黄巾贼据城而守。整整一个夏季,拆城中大户宅院楼宇,用于加固城池,融铜化铁,打造守城诸器,未有涓滴懒惰。
“不知,蓟王可有破城之策?”杨赐终究开口相问。
杨赐环顾碑林,不由一声叹:“所谓前人栽树,先人乘凉。遐想当年,蔡议郎与老夫等人联名上疏,求‘正定五经’。今却物是人非。睹物思人,颇多感念。”
贾诩却答道:“乱世必出英杰。大汉煌煌四百年,民气向汉。岂是戋戋黄巾妖道可撼。”
“黄巾贼龟缩不出,据城而守。孔殷间难以攻陷。且城中百姓,多有通贼者。或为耳目,或助守城池。贼势日众,难以破城。”贾诩言道。
获准后,蔡邕等即对今文所传《诗》、《书》、《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七部经籍,停止校订,每经并附校记,由蔡邕以汉隶誊写,召工匠依样刊于碑上。
标兵曾遥见城内土丘,现在亦被填平。却不知贼人何用。数路汉军,捷报频传。光复浩繁失地。何如仍有诸多坚城要塞,被黄巾所占。孔殷间难以攻陷。
再侧耳聆听,雷吼声中似杂有碰撞破裂异响,模糊还伴随湍流之声。
然本日刻成,太学却门前萧瑟,车马希少。究其启事,正因关东、关西、二地播乱。贼军梗阻交通,洛阳渐成死地。
“主公道忙于和亲大典,得空他顾。蓟国兵力捉襟见肘,亦自顾不暇。”贾诩叹道:“兵法云:‘十则围之。’蓟国故意讨贼,却有力破城。”
“卑贱不知。”世人皆点头。
洛阳南郭,车马连续到达太学门外。
远了望去,凸立在河岸高地上的虎帐,仿佛蒲伏在河边冻土的冰雕死物,朝气全无。
“老夫听闻关东局势胶着,难言得胜。”杨赐表情沉重。
城内黄巾以逸待劳。趁汉军久攻不下,身心俱疲。不时出城袭营,两边互有胜负。到三月末,战况堕入胶着。
“恰是。”贾诩点头一笑。
听各营守将唉声感喟,颇多偷鸡不成蚀把米。曹操嘿声一笑,脱靴卸甲,自去熟睡不提。
“喏!”
“下官岂敢言谢。”贾诩仓猝遁藏。
独不赦党人与张角。
“皆未见举火。”
“今大河复开,想必渤海解冻亦不会太久。当时,蓟国明轮船便可将督亢粳米,源源不竭运来洛阳。”贾诩答道。
“既无标兵,又未见烽火、火把。仇敌如何夜袭?”曹操反问。
“缺粮乃是其一。”贾诩一针见血:“若关东、关西二地,不能拨乱归正,久之民气机变,不复汉臣。”
“并无标兵返回。”
“这……”几人一时词穷。
冰水敷面,神清气爽。待主将披挂而出,麾下众将已齐聚帐下:“都尉!”
沉寂的夜色中,忽起窸窸窣窣,群鼠过境般纤细的声响。声响由远及近,垂垂放大。斯须,竟好似万马奔腾。
贾诩闻声转头,仓猝施礼:“下官见过太尉。”
“报都尉,似有大队人马夜袭。”帐外卫士这便出声。
直到本年,《熹平石经》才刊刻结束。共四十六碑,由东向西,折而南,又折而向东,呈“匚(fāng)”字形,立于太学讲堂门外东侧,上覆屋顶,两侧围以护栏,史称《熹平石经》。
“亦无烽火升起。”
再遇几场春雨。郊野冰雪溶解,草色萌青。放眼望去,远山近水,春意融融。
“然也。”贾诩此虑,并非危言耸听。党锢未除,世家积怨已久。若顺势而起,与贼寇遥相照应,社稷危矣。
“府丞无需多礼。”杨赐笑问:“可也是来观《熹平石经》否?”
“贾府丞。”
“可见火把长龙?”曹操三问。
冬眠一个夏季的汉军,倾巢而出。以大河为界,河北之地,数路并发,四周围歼冀州黄巾贼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