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一国之主
得五万倭女,又得对马岛开港之权。及女王承诺的“博多港”。
礼法,礼法。无礼焉有法。
刘备对倭女,兴趣寥寥。然倭女王之意,亦不好推让。此,干系到两邦交好。当慎重。
凡事皆有因。人,总有来由。纵万般情由,何如做贼。若行妇人之仁,赦免墨客。刘备又如何面对,为他出世入死,舍命杀贼的白毦精卒。另有邑中无数,险被贼人所害的老弱妇孺。以及好友亲朋,宅中孤母。
诸如甘宁这般豪杰。不怕枪林箭雨,只怕销魂蚀骨,情毒噬心。
窥一斑而知全豹。此,便唤做王者之心。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世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
一国之主,牵一发而动满身。
母亲问刘备:从妹为妾,如何舍得。
世人只知青铜五小强,另有谁曾记得,城户光政“百子献祭”。
梯秀此来,乃为常驻使节。将与蓟国参议,通邮、通航、互市、客庸等,一系列的邦交事件。刘备干脆在泉州港城,立邪马台大使馆。与邪马台国,签订邦交和谈。
没有强健坚固之虎狼躯,百折不挠之豪杰志,如何乘风破浪,远涉万里。
蓟王一起走来,各式禁止,恪守臣节。
与谁和亲,与谁联婚,与谁生子。便是挨次前后,心中皆有决定。少时长姐,诞下麟儿嫡宗子。谁还敢说不后宫!
“和顺乡是豪杰冢”。
蕞(zuì)尔小事,何必言钱?
本日之丑恶,乃为明日之脱胎换骨,否极泰来。
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来千军万马,谈笑间亦令其飞灰泯没。
连陛下都不能幸免。
先愉悦本身,再奉送别人。
谓“礼尚来往”。
宫中歌伎舞姬,或早人满为患,当比肩陛下,不下万人。一起走来,世家大族,争相攀附。凡有所赠,蓟王皆婉拒。美色当头,利欲熏心。天下又有何人能孤身幸免。然蓟王,却忍住了。衣食住行,恪守王爵礼法。富有千里,不过百亩家田,余下悉数赐赉百姓。正如被陛下嗤之以鼻的那句“朕富有四海”。蓟国千里膏壤,又有多少真正划在蓟王名下。
刘备一起走来。是否为明君,公道安闲民气。关头且看,临事如何择选。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繁华,勿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繁华也?”陈涉感喟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在活尸眼里。人间万物皆肮脏恶臭,丑恶不堪。而在王的眼中,六合浩大,正气长存。
汉式修建,善用榫卯,自上而下,难觅一根铆钉。故便于拆装。只需将木料顺次拆卸。运往别处,原样重装,亦驳诘事。对于长于营建的蓟国工匠而言,实不值一提。
两情相悦不过是前提。至于立室立业,自当遵循汉礼。不得有涓滴省略。
故智深如郭林宗,归隐山林,与大汉同朽。
后代段子手,牛逼可休矣。
家、国、天下。私欲无损大义。便是为君之道。何必灭人欲。
之所以是邪马台大使馆,而非倭国大使馆。因蓟王乃是大汉藩国,邪马台国亦是倭国之一。如此,国格相对,未曾僭越。即便如此,谨慎起见。刘备仍六百里上表朝堂,请陛下圣裁。
因而乎。此次反其道而行之。蓟王已命人将暂住济州港的数万三韩青壮,分批运来泉州。排设“游船”。青壮居舱内,倭女自舷窗窥测,择心仪之选。
想必陛下,定会成人之美。
正因兹事体大,故需举重若轻。
蓟王,因何能免俗。
国中贵女皆被倭女王遣来,足见诚意。
换言之。时下邪马台国,立王都于后代九州岛北部。与大汉甚近。而那些“长人”倭女,传言乃东渡秦人以后。世代以秦为姓。乃岛上贵女。
若只寻一己之私欲。
在乱尸丛中,杀出一条血路。各中困难,何必多言。
蓟王少时,有文弱墨客,裹挟从贼。临死前恸哭要求。蓟王不眨一眼,判定正法。
汉末鼎祚不继,局势且去。非人力能及,不成强求。
蓟王以备不虞。国之栋梁,不成不防。
蓟王今季上计六亿三千余万,颤动朝野。
良禽择木,良臣择主。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只因刘三墩,身具王者之心。天下如行尸走肉,尸位素餐者,何其多也。终其平生,不过为“口舌之欲,是非之争(精确了解)”。正因私欲太多,故古之君子,日三省吾身。道家不吝斩三尸,佛门不吝舍六根。更有傍门歪道,无所不消其极。
事出有因。人,总有来由。
如果从兄,天然舍不得。若为蓟王,自欣然舍得。
人生活着,弹指一瞬。只看如何择选。是人如活尸,轻易偷生;还是不舍初心,砥砺前行,加冕为王:『成为自我的主宰』。
死不敷惜。
只需谨慎,切勿蹭掉木漆。留下瑕疵,反而不美。
果不出世人所料。得蓟王豪礼奉送,倭女王倾尽统统,尽其所能。不吝贩来数万倭女,充作回礼。何为恩德。受人以恩,报之以义。这便是我,大汉伦理。盗牛人得布半匹,因此悔过。此中所含义理,又岂只值布半匹。
先前。蓟王在西域时,曾将疏勒篡位王和得,后宫三千美人,密码标价,公开招夫。竟被人诟病:轻视胡女。按后代说法,“有物化女性之怀疑”。对此口诛笔伐,蓟王安然接管。
一言蔽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至心还是冒充,先不谈。可否如先主这般,恪守平生。乃至盖棺定论。
却有先主,世人皆醉我独醒。毕其平生,力挽狂澜。便是口灿莲花,指鹿为马,倒置吵嘴,又能如何。且问,丞相因何鞠躬尽瘁,关公为何誓不降曹。便是偷得万里江山,又干得如何。可比前朝好。
趋利避害,择优而选。皆是人之常情。然,孰轻孰重,当拿捏恰当。终归要于国无益。
皋牢世家,弊大于利。故蓟王宫中,少王谢仕女。和亲西域五十五国,将悠远绿洲尽数归于都护府治下,为大汉藩屏,有百利而无一害。与三百单一亚马逊,出世勇者血脉,为我大汉开疆辟土,布种天下。亦是大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