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輶轩之使
“中间是何人?”孙乾笑问。
待读完,殿内一时落针可闻。这份国礼,究竟代价多少,多已无从衡量。
国礼之丰富,令殿中百官,啧啧有声。
“猖獗!”便有扶余重臣,怒急喝问:“蓟王既灭三韩,尽得百万之众,千里之土,犹不满足乎!”
尉仇台悄悄点头:“孤已尽知也。”
便有一披坚执锐之赳赳武夫,抱拳答道:“张郃拜见大王。”
门下督郑泰,亦领蓟国使团,出使高车。
《三国志》载:“扶余国有君王,皆以家畜名官,有马加、牛加、猪加、狗加、大使、大使者、使者。”便指此也。
“回禀大王,臣等……并无定夺。”便有属臣俯身言道。
“如此,速传孤命:城门中开,焚香于道,恭迎蓟国使节。”
汉三公、郡守、县令等,均以贼曹、督盗贼、功曹、主簿、主记为门下五吏。主簿与门下督等俸,亦食六百石。皆是蓟王近臣,位卑而权重。
每一加,皆由各部族长统领,“加”或可通“家”也。大者数千户,小者数百户。麾下公众亦称“下户”,即仆从。再加国中一道,总计“五道”。“诸加”,相称于部落首级,卖力供应牲口给扶余国中,每道亦设一名神女,为国祭天祈福,各设神宫一座,用于安设神女。
白海之滨,高车王庭。
蓟国使节这便趋步近前,阶下施礼:“蓟使孙乾,拜见大王。”
“乃为‘先礼后兵’也。”孙乾答曰。
“臣等……服从。”
夫余王城,地点“鹿山”,即后代吉林龙潭山。其都城地点,位于龙潭山、东团山、帽儿山之间的“三山之地”。旧时称“濊城”。今称扶余城。
孙乾躬身答曰:“下臣,恰是郑门弟子。”
“大胆!”狗加正欲上前,却见张郃微微侧目。目光如电,不怒自威。狗加竟不敢忤视。
当然,后代也有耄耋白叟娶妻的记录。而时下,蓟东尹钟繇,稍后更因七十五岁老来得子,而闻名天下。便是“为利生养而专纳人妻”的曹孟德,亦甘拜下风。
“下臣郑泰,拜见大王。”
“好一个‘先礼后兵’。”尉仇台不置可否:“蓟王意欲何为?”
扶余王尉仇台,年纪已不成考。便是扶余国人,亦不知大王年事多少。
“回禀大王,鄙国多‘少年长吏’。便是我主,亦幼年成名。”孙乾谦逊作答。
吊桥落下,城门大开。城内百姓鱼贯而出,列于街旁。焚香下拜,恭迎上国使节。
“可有定夺?”扶余王尉仇台,居高低问。
“某乃四出道,狗加是也!”
要说,时人朝气有多刁悍,尉仇台和钟繇,一前一后,便足见一斑。
“蓟国名臣,孤亦略有耳闻。却不是贵使,现居何职。”尉仇台曾二次上京,言谈举止与汉人无异。
“恰是下臣。”张郃再答。
蓟国使团,绣衣亮甲。气势轩昂,人马如龙。不由令城内濊人,相形见绌,望而生畏。
“传闻郑门十贤,皆随上庠令,投奔蓟国。不知贵使可曾名列此中。”尉仇台竟也晓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孙乾面色稳定,近前见礼:“大王亦曾上洛朝拜天子,受印绶金彩。亦是大汉藩属。与鄙国乃兄弟之邦。正因如此,我主才待之以诚。不加欺瞒。请大王明鉴。”
沉疴卧床的副伏罗归义王,竟亲出相迎。足见慎重。
“蓟国虎将如云,谋臣如雨。如日初升,尚未极天也。”尉仇台伸手相邀:“贵使请。”
蓟国车队,浩浩大荡,驶入城中。
“四出道”,或可称为扶余国之“外郡”。“出”便是外洋之意。别离是:马加、牛加、猪加及狗加。
扶余五道,各有部落首级统领。扶余王尉仇台,统领国中。传言。高句丽,或出于四出道之马加。
“公然如此。”尉仇台微微一笑,余光一瞥,又问道:“你是何人?”
所谓兄弟同心。或正因如此,狗加才出声呵叱。
“我主向来光亮磊落。谴我等出使贵国,以实言相告。热诚如此,何故起火。”孙乾温文尔雅。
然从“永宁元年”,以王子身份入京朝贡,“天子赐尉仇台印绶金彩”。到“汉末,公孙度雄张海东,威服外夷,夫余王尉仇台更属辽东”,并娶(公孙度)宗室女为妻。期间,共历六十九年。
“高句丽擅据大汉旧土,阴藏不臣之心久已。听闻,建光元年,贼王高宫,率马韩、濊貊数千骑,兵围玄菟郡。时大王尚为王子,便亲率二万余众,并州郡同讨,退高句丽。昨日旧闻,言犹在耳。不告而取,谓之贼。今大王何故为民贼讨情。”孙乾对曰。
入殿中,孙乾先大礼参拜。后上呈礼单。尉仇台,遂命近臣大声朗读。
本觉得会口出“两家通好”的殿中群臣,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钟繇七十五岁,尚能生钟会。
如给赵云的白龙马,传言能足活六十岁。人马如龙,正如此这般。
假定。永宁元年,以王子身份上京时,尉仇台年不过十五。至今也足有八十岁。换言之,在其八十五岁时,还娶了公孙宗室之女为妻。
“但是杨氏城头,随王傅黄忠勇为先登者。”尉仇台竟又晓得。断不成小觑。
车驾入宫。遥见一雄主,身披王服,耸峙殿前。
何不试想,蓟王若生到七十五岁,又当如何。
究竟上,扶余国“四出道”的设立,尽显游牧风俗之集约。马、牛、猪、狗,四大部落,赶着漫山遍野的牲口,出走四方,沿途放牧。便是所谓的“四出道”。
见二人年纪尚青,皆未及冠。尉仇台不由遐想当年:“永宁元年,孤,年十五,西去洛阳。恍然回顾,今已满甲子。耄耋之人,即将入土。白驹过隙,逝者如此。再见二位贵使,芳华幼年,不由得心生感慨。”
此人,或万人莫敌。
“下臣,忝居主簿一职。”孙乾答曰。
实在是,刁悍。
“高句丽乃出我种辈。蓟王可否部下包涵。”尉仇台不动声色。
“大王请。”
“我主已降服三韩。不日将携水陆雄师,高低夹攻,灭高句丽。”
传说,穆天子五十岁继位,在位五十五年,活了一百零五岁。上古诸王,或皆是长命人种。亦未可知。
“蓟王厚礼,受之有愧。”尉仇台言道:“敢问贵使,所为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