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1.76 献图明志

“加”,乃高句丽官名;“捐奴”,乃高句丽五宗之一。“捐奴加”,如扶余“马加”、“牛加”,实为部落首级,与“渠帅”类同。

“请。”捐奴加伸手相邀。

“拔奇,见过贵使。”高句丽王子,汉话亦字正腔圆。

究竟上,就大汉而言。立长还是立嫡,并无本色辨别。自先帝以降,陛下乱而不损。朝政日非,却能勉强保持。正因四百年吏治体系健全。此中休咎相依:外戚、内宦,再有党人、宗室裹挟其间。三足鼎立,争斗不休。便是我大汉之平常。

建安中,辽东侯公孙康破高句丽,拔奇怨为兄而不得立,与捐奴加各将下户三万余口来降。也便是说,有六万余众在拔奇与族亲捐奴加的带领下,投奔辽东侯公孙康。公孙康又命六万余众“还住沸流水”。

当时,高句丽已迁都丸都城。六万余众,重回沸流谷,纥升骨城。拔奇自主为王。

稍后,亦是如此。

“忽本”,一作“卒本”,为水名。因朱蒙自扶余南逃至“沸流谷,忽本西”之山上筑都城纥升骨城,立国号为“卒本夫余”而得名。卒本夫余,亦是高句丽立国初期之别称。

再过二千年,中原当是多么面孔。

见群臣纷繁拥戴,高句丽王伯固遂传令:“依计行事。”

“为今之计,当速遣人北上,重金结好扶余王。若能攀亲,自是极好。征召国中青壮,拱卫王都。尽遣精锐,扼守关隘冲要。广布标兵,巡查国境。制止蓟王……声东击西,背后一击!”主簿然掷地有声。三韩毁灭便在面前。蓟王趁辰王倾巢而出,行背后一击。焚城灭国,伏兵半道。百万之众,一击而溃。

高句丽国,“部贵五宗”。有五大宗族:捐奴部、绝奴部、顺奴部、灌奴部、桂娄部。本捐奴部为王,稍后势衰,被桂娄部代之。

据孙乾所观。拔奇并非奸佞之辈。反有一丝豪杰气。莫非不肖乃指“子不似父”。

捐奴加正欲开口,却被拔奇伸手禁止。目视孙乾,高句丽大王子抱拳言道:“母后出身捐奴,故被父王所忌。闻蓟王善待藩主,欲举族来投。不知贵使意下如何?”

打头之人,汉话精纯:“下官捐奴加,恭迎贵使。”

不料却被一人所阻。

沸流水,古盐难水。即后代鸭绿江枝津,浑江。高句丽鼻祖朱蒙居此。“于‘沸流谷’忽本西,城山上而定都焉。”即此。

捐奴加为孙乾举荐:“鄙国大王子。”

拔奇此举,不啻张松献《西川地理图》。

西汉元始三年(3年),高句丽迁都于海内,筑“尉那岩城”,后趁汉末中原大乱,又将王都迁回纥升骨城。建安三年(198年)高句丽十代王“山上王”,加固扩建尉那岩城,构筑王宫,尉那岩城改名为“丸都城”。建安十四年(209年),山上王移都丸都。至此,高句丽才算定都丸都城。

然,究竟是至心还是冒充,孙乾又岂能未卜先知。不敢有涓滴粗心:“殿下之意,下臣已尽知。然兹事体大,不敢擅决。当速反蓟国,报知我主。我主,自有定夺。”

此次现在。蓟国使团,正马不断蹄,奔出王城。

孙乾曾出使扶余,对二国知之甚多。闻是大宗首级,拦路相见,心中一动:“请带路。”

言归正传。

竟下如此血本。若非荆轲刺秦,焉能不信。孙乾离席下拜,双手接过:“殿下拳拳之心,下臣定当带到。猜想,我主自会令殿下如愿。”

“未知也。”孙乾照实作答。

“不肖”有二意。其一“子不似父”。其二“谓小人也”。

拔奇张了张嘴,似有难言之隐。便由捐奴加代言:“贵使知鄙海内幕否?”

现任高句丽王伯固,有二子。宗子名拔奇,次子名伊夷模。后国人以宗子拔奇不肖,共立次子伊夷模为王。换言之,时下宗子拔奇的处境,已势如累卵,非常不妙。高丽王,虽未起废立之心,然却亦未有立储之意。乃至十余年后,迟疑不决而薨,将身后事交给群臣定夺。

“如此,也好。”拔奇悄悄点头。又从怀中取出一物:“此乃鄙国《山川地形及关隘驻防图》,贵使且面呈王上。”

献图明志!

“速速跟上。”孙乾言道。

本来如此!

或有人言:既顾忌于拔奇出身,高句丽王因何要娶捐奴贵女。

宾主落座,孙乾问道:“不知殿下,因何见下臣。”

听捐奴加道明原委,略作深思,孙乾又问:“敢问殿下,意欲何为?”

换言之,出身捐奴族的大皇子拔奇,素不于高句丽王伯固一心。便是所谓“子不似父”。

“何人拦路!”副使张郃,横刀喝问。

“请。”孙乾浑然无惧。

“喏!”群臣下拜。恭送伯固下朝。

此一时彼一时也。若无捐奴宗部支撑,伯固或有力登临大位。继位后又顾忌于宗子身份,亦是人之常情。却不料此举,为高句丽王国毁灭,埋下祸端。

立储之事,当尽早定夺。悬而未决,必埋后患。上至陛下,下到袁绍、刘表,莫不如是。孟德,亦险步老友后尘。

就周边局势而言,强汉为历代皇朝之最好。北匈奴远遁,南匈奴归附。羌人东迁,南蛮出山。待重拾旧国土,自可砥砺前行,一骑绝尘。

在此之前,纥升骨城,多数时,一向是高句丽都城。

“吾王有二子……”捐奴加这便娓娓道来。

事不宜迟,迟恐生变。言尽于此,这便送孙乾一行拜别。

“喏!”张郃率麾下勇猛,护车跟进。军曲候秩比六百石,位在六百石主簿之下。

若非天灾天灾,又何至崩盘。

所谓变生肘腋,祸起萧墙。家和万事兴,乃亘古稳定之真谛也。

一前一后,沿沸流谷向东而行。

主簿孙乾,轻车奔驰。入辽东郡,沿马訾水(鸭绿江)河谷,取道西安平津出海,奔赴釜山港。

“我主‘捐奴加’,请贵使移步叙话。”那人躬身答曰。

孙乾下车相见:“蓟使孙乾,见过中间。”

入馆舍,又见一人,披头披发,很有雄气。

“下臣拜见殿下。”孙乾肃容施礼。

“贵使请随我来。”说完,那人便纵马而去。

真乃天佑我主!

“好,好,好。”拔奇连连称好。

那人引孙乾、张郃一行,到达阔别王都的一处谷中离馆。

闻车马声,便稀有人出馆相迎。

推荐小说:

印加悲歌 |  人族末路 |  战天变 |  重生国民男神:瓷爷,狠会撩! |  夺宝大世界 |  我有客车能穿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