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雄甲天下
传统部落的核心凝集力,不过两点。血脉和信奉。
东西夹攻,大事成矣。
别驾苏奇这便问道:“敢问王上,十万羌人青壮,拖家带口,流徙各城。不知官吏,从何而来?”
天将变矣。
古为今用,其意大有分歧。
刘备曾叹曰:“‘南人驾船,北人乘马’,信有之也。”乃语出《淮南子.齐俗训》“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之句。
刘备以辅汉大将军的名义,先定羌人之罪,再表奏洛阳。正因有假节之权。
转而一想。本就是天家之事。蓟王如何行事,又岂轮到他去操心。
“卑贱等,拜见蓟王。”见刘备除戎装,着王服。宋枭这便心领神会。
邸报传来,刘备这才想起,本身吟《潼体贴古》时,潼关尚未制作。
颠覆之际,为本身谋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亦是人之常情。
所谓投桃报李。自当尽其所能,为蓟王分忧解难。至于投奔蓟王门下,以宋枭之能,尚未有此远见。
此处“西人”,乃是指“帝国西方之人”。词意可比“北人”、“南人”。
“如此,甚好。”刘备悄悄点头:“凡羌人刑徒,皆由孤来掌管。凡西州内政,皆劳烦使君与众属吏全权措置。不知可否?”
身后便有一人起家施礼:“下官拜见蓟王。”
后代有个笑话,说本身出身,乃是“海内混”。言指本身乃是某省与某省之混血。实在,还真有其事理。
闻此言,麾部属吏皆面熟异色。“为王上所用”,只此一句,宋枭之心,便昭然若揭。
蓟国雄踞幽冀,都护陇右西域。
羌人盗窟亦是如此。信奉暂放一旁。刘备挑选从相对简朴的世俗动手。
不管他如何作想,旁人已迫不及待。
汉末,曹操为防关西兵乱,于建安元年(196年)始设潼关,并废函谷关。
刘备答道:“措置羌胡杂处,西域都护府一众属吏,驾轻就熟。官吏自当从关外调入。若不敷用,则从各郡招募。”
上溯到战国七雄,燕赵、韩楚,自可称混血。再上溯到春秋百余国,诸国混血更加较着。至于万千部落的上古期间,我们也是从“炎黄混”为始。
这些被称为“西人”的都护府属吏,面见刘备时五体投地,口呼“主公。”传闻,多是域外仆从。被蓟王高价贩来,安居在各处绿洲。现在已与汉人“大同小异”。故称“西人”。
又有一人媚笑起家:“卑贱拜见王上!”
“本来如此。”别驾苏奇亦可称干吏。这便了然于胸。
“西人”,春秋时,用以称周都镐京人。《诗・小雅・大东》:“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西人,京师人也。”
现在函谷尚在,京兆尹刘陶已迫不及待,修造潼关。再想他重苗条安宫室之举。刘备不由一声叹。终能了解,为何后代会有黄袍加身。
跟着越来越多的绿洲属吏,入驻陇右。
乃至于听闻此事,那些未曾伙同谋反的胡族,皆有些跃跃欲试啊。
待三人落座,宋枭这才言道:“彼时,贼兵势大。州郡官吏多有被害、从贼或窜匿者。凉州一地,吏治式微。本想为王上分担一二,却自顾不暇,忸捏之至。”
正如刘备所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此乃本性使然。逆天行事,天理不容。若一意孤行,蓟王自当替天行道。杀一儆百。
心念如此,这便处变不惊,淡然应对。
潼关南依秦岭,北临大河,东连函谷,西接长安。扼关中冲要,后代有“三秦锁钥”、“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佳誉,威名雄甲天下,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第三人亦起家施礼:“下官拜见蓟王。”
整盘“反客为主”之计。提及来,并不庞大。羌人自发得是受刑。且不过四年期。心想,只需熬过四年,便可返回老寨。再说,包吃包住,出一把力量,还能赚取不菲的人为,如此美事,何乐而不为。
落座后,宋枭为刘备先容随行人等:“别驾苏奇。”
“诸位免礼,赐座。”
“卑贱遣他去光复各县,招募义从。当可为王上所用。”宋枭答道。
无双连环第四环中,宋建的感化,可不但仅“兜底”这么简朴。起也是刘备能长驻陇右的一个楔子。或者说“计谋抓手”。正因宋建在逃,西征未能克尽全功,为防羌乱死灰复燃,朝廷三思以后,才未将蓟王调回,平关东之乱。
“西人东来”,遂成典故。
很多身穿汉式官服,却高鼻深目标胡人官吏,纷繁入关,入驻各城,掌羌人刑徒诸事。
“谢王上。”
“兵曹范津。”
《大东》为谭人所作,周都镐,谭为东国,故称周报酬西人。一说“西人”亦指西周王朝贵族。
因而乎,罕见的一幕,很快在陇右上演。
“无妨。”刘备笑着安抚:“流徙羌人乃由羌人自行办理。凉州吏治不全,无妨由各地孝廉补充。若使君便利,孤想悬扁各县,募集人才。”
若非偏将军马腾收拢溃军,且战且退。又依山下寨,阻贼军于陇山之上,宋枭早惶惑不成整天。之前各种,不过纸上谈兵。设身处地,方知此中惊险。且若非刘备代为进言,早已削职下狱。岂还能窃居高位,在此闲谈。
故而,亦无需知会凉州官吏。然为便于行事,刘备还是相邀凉州刺史宋枭,领刺史府一众属吏,赶来大震关相见。
“功曹程球。”
“马将军安在?”刘备未见到偏将军马腾。
当然,辅汉大将军此举,亦无可非议。辅汉大将军本就都护西域。且如刘备所言,西域都护府,措置羌胡杂处得心应手。于情于理,皆无可指责。
“同为朝堂效力,王被骗可罢休施为,下官并无贰言。”宋枭躬身答道。
“卑贱敢不从命。”宋枭再拜。
陇右汉人渐少,而羌胡渐多。只需尽收羌胡之心,陇右遂成蓟王都护之地也。
外人虽看不出门道。然作为西州宿吏,苏奇、程球等人,又岂能不知!
传闻。得知蓟王安定陇右,又令羌人迁出盗窟。京兆尹刘陶已上表,欲在函谷关西,弘农华阴县东,渭、洛与大河交汇处,筑一雄关。因“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
《淮南子》成书于前汉。三百年后,“胡人”成“北人”。“越人”变“南人”。足见我大汉兼容并蓄,包含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