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中平元年 2 佳妇何人陈家女
现任的颍阴令是士族出身,和故往的历任颍阴令一样,对颍阴本县的大士族荀氏向来是礼重非常,在获得这道文书的当天,便亲身来到高阳里,拜访荀爽、荀衢、荀彧等人,向他们出示了这道圣旨,并欣喜他们,对荀爽说道:“公族乃海内名族,清名天下知,料必不会被牵涉入此事中。圣旨上也写了,只捕故颍阴侯一人,与公等无关。荀公,还请你放宽了心。”
荀衢哑然,呆了呆,说道:“阿叔就不担忧贞之么?”
荀衢性子急,听得此话,顿出口抱怨:“阿叔真是好性子,这个时候还能坐下来看书!”
荀爽笑道:“这就行了!……,文若,去给我取书来,仲仁,我这坐了半晌,腿脚有点麻酸,你跟我出来,给我捶打捶打。”
荀绲是荀氏的家长,固然说他平时的为人办事在一些“朴重君子”看来,偶然“未免过分油滑”,不敷秉道直行,比如他因为“顾忌寺人”而不得不承诺故中常侍唐衡之请,为荀彧娶了唐衡之女为妻,这件事在当时就颇引发过很多的非议,可在这个寺人弄权、士人受挫的当下,又有几个秉道直行的朴重君子能得善终?况乎他身为一族的族长,即便他不为本身考虑,也得为族人考虑,故而如荀贞、荀彧如许的族中之“年青俊才”们却都是能了解他的苦处的,也都深知这么多年来,要非他在族中支撑,颍阴荀氏恐怕早就倒在了党锢之祸中。
荀爽苦笑一声,心道:“当年我与贞之初见,觉他甚为威武,喜我荀氏又出一千里驹,却不料他竟办下这等大事!”照实地答道,“贞之自从皇甫将军讨黄巾以后,多年来为吏冀州,何尝归家,族中与他只要手札来往,却与县君一样,也是不知他现在那边。”
“阿叔!贞之……。”
荀彧、荀成应诺。
“贞之是个聪明人,从他一诛了邺县赵家,当即就挂印离郡,潜入江湖便可看出,他对此事必是早有沉思,必定是有后路的,有何担忧?”
实在,荀贞说的那些话,荀成在返来的当时就一五一十地向荀爽等人禀报过了,此时再问,不过是求个安抚。
月余前,荀绲忽得急病,本只是吃坏了肚子,吐泻之症,却不知如何,或许是因为年纪大了,抵当力大不如前,却竟病来如山倒,久治不愈,渐成沉疴,连着换了好几个名医,俱皆束手无策,身材一天不如一天,最早时,脑筋还复苏,到了现在,整日昏倒,眼看着就要不可了。
荀成早前在颍阴四周买了很多地,建了几个庄子,许仲等带领义从返来后,便将大部分的义从分红数部,由许仲、辛瑷等带着别离住进了包含西乡庄子在内的这几个庄子里,别的,许仲分给荀成了百余精锐,由荀成带着住到了高阳里中。
圣旨里给荀贞定的罪名是:“擅杀”。
荀衢、荀爽、荀彧不晓得寺人的毁灭就在这么几年里了,以是不晓得荀贞为何会去诛邺县赵氏,就算是为了得名,在他们看来,也不必如此狠恶,这么干美满是自误出息,和荀贞之前慎重结壮的行事气势判若两人。
辛瑷、许仲在县外,不好召来,以是荀爽只召了荀成来。
“县君刚把圣旨示给我等看,无关我宗族之事。”
“读《易》有何不成?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圣贤如孔子,尚韦编三绝,况乎我等?一日不读《易》,我便如有所失啊。”
荀绲家中。
想到此处,他收起担忧,望了望室外,安闲说道:“文若,你去给我取《易》来……。”说着,渐渐地从坐席上站起了身。
荀衢应诺。
县外由许仲、辛瑷等卖力,日夜巡弋,凡见着陌生的面孔,便上前巧舌查问之;里中便由荀成卖力,亦是日夜巡查里内。表里兼顾,独一的目标就是:以防赵忠遣派死士行刺。
颍阴令虽是士人出身,礼重荀氏,可他同时也是朝廷命卿。朝廷的圣旨下来了,他不能置之不睬,可荀贞之以是被朝廷追捕是因为他捕灭了邺赵,於士人来言,这是惊天动地的忠义壮事,如果荀贞逃在了家中,他却也没法捕拿,如此一来,公私不能兼顾,便成两难。
“贞之被捕住了么?”
荀彧沉默无语。
荀成在军中多年,久经交战,比起他离家之时,精干勇武了很多,沉声说道:“但有我在一日,必不会使高阳里遇乱。”
“故颍阴侯”如此,倒是因为圣旨中削去了荀贞颍阴侯的爵位。
颍阴令只从圣旨上看到荀贞挂印流亡了,不晓得荀贞返来了没有,想起前些时传闻荀成、辛瑷等带着多量的义从返来,迟疑了半晌,摸索地问道:“荀公,不知故颍阴侯今在那边?”
“贞之未被捕住,那么但是赵常侍要罪我宗族了么?”
荀爽是个刻薄君子,叹了口气,心道:“如为张俭,还不如遁入山野。”
不过,固然说这个罪名可大可小,毕竟是“擅杀”之罪,如要究查的话,那就是疏忽朝廷法纪,少不了要被“槛送京师”,一到京师,那就是到了赵忠的地头,即便有袁绍诸人的看顾,想那深牢大狱里头,随便弄死小我也是等闲的,以是说,荀贞却还是得持续流亡江湖。
出到室外,荀爽又叮咛荀衢,指着院门,说道:“去把院门翻开,通通风。”
到得最后,他能想到的最好的结局,也就是仿效当年受命捕拿范滂的征羌令郭揖,“出解印绶”,发起和荀贞一块儿流亡。
这个罪名说大很大,说不大也不大,想来应是袁绍、曹操等报酬荀贞活动得来的成果。
院门这一大开,任何一个路过荀爽家门外的人都能够看到荀爽斜倚在窗前的院中树下,揽卷读《易》,荀衢、荀彧侍立厥后,荀成跪在他的脚前为他捶腿,颇是一副优哉游哉的画面。
荀爽为了避党锢之祸,昔日流落在外多年,与家中的几个兄长本就好久未见,这才返来没几年,荀绲又病重,他兄弟情深,是以也从州府里返来,伴随荀绲。
这会儿是在荀爽的家中,他院子里临着窗有一棵大树,枝叶富强,讳饰荫影下来,此时天不凉亦不热,若坐於树下读书,自是甚为舒畅。
荀贞在捕灭了邺赵后,流亡之前,修了数封书,命人送去给袁绍、曹操、何顒等人。
袁绍诸人接信无不吃惊失容,谁也没有想到荀贞竟然会有这么大的胆量,敢对赵忠的族人动手,不过吃惊以后,他们随即灵敏地认识到这是一个摸索阉宦权势的绝佳机会,袁绍素有诛宦之志,那么干脆就拿此事当个投石问路的石子,来摸索一下如果此时与阉宦比武,士族会有几成胜算,因此,他尽力活动,压服了何进,联手朝中诸多的公卿大臣,死力为荀贞驰驱,据理力图,终究,使得荀贞只获得了一个“擅杀”的罪名。
待得荀成来到,荀爽、荀衢、荀彧等又细细问了荀贞打发荀成等返来时都说了甚么话。
自这天始,除探看荀绲的病情外,荀爽日日在家闲居读书,他的这份平静自如,不觉影响到了荀衢、荀彧、荀成,亦影响到了荀氏族中别的人,即便在得知了荀贞捕灭邺赵的惊天动静后,荀氏族中也没有呈现大的不安和动乱。
“赵常侍或许会遣派刺客来我族中行凶肇事。”
“……这倒未曾,阿叔又不是不知,他一诛了邺赵便立即分开了魏郡,乔装而行,便是你我也不晓得他去了那里,何况朝廷?”
可这一旦流亡,那就是遥遥无期了,谁知要流亡到何时为止?以是,他是很不甘心的。
荀爽说道:“贞之对此早有预感了。你看看县城表里、高阳里表里,贞之派回家里来的那些义从到处都是,把这里护得固若金汤,有何之惧?”他笑对荀成说道,“有仲仁在,汝等便不必多忧。”
他没病的时候倒也罢了,他这一病重不起,高阳里的荀氏族人俄然感觉没有了主心骨,一个个面带笑容,挂忧他的病情,便连里中的族里孩童也受此影响,没了往时欢畅游戏的干劲。
党锢之前,荀氏就是州郡名族了,族中退隐为朝堂二千石、千石的为数很多,如荀衢的父亲、从父便都是二千石的郡守国相,如荀氏八龙中有好几个都是处所的县令长,可因了党锢,却或被囚禁至死、或流亡在外、或被免除在家,一时候荀氏元气大伤。
要提及来,陈芷的年纪比迟婢、唐儿都小,平时看不出来,现在却看出来了,在办事上她远胜迟、唐后代,反过出处她这个做主母的时不时地宽解她两人。T
荀爽、荀彧、荀贞等仰仗小我的名声、才调,抓住机会,接踵获得了朝廷、州郡的重用,前程明显是一片光亮,荀氏明显是答复在望了,可就在这个时候,他却一病不起了。
这道圣旨的下来,不管对荀贞,还是对袁绍,都可谓皆大欢乐,对荀贞来讲,罪名不是很重,可保宗族不会遭到究查,对袁绍来讲,他摸索出了士人现在的力量比起往昔有了很大的增幅。
说不担忧荀贞是假的,但荀绲病危,他做为族中当今最德高望重的白叟,如稳不住阵脚,族人必定会在传闻了荀贞捕灭邺赵以后而不安,一旦不安,能够就会出乱子,以是他必须稳住。
荀衢说道:“你的意义是?”
荀贞没在家里,家中只要陈芷、迟婢、唐儿几个女流,在荀贞捕灭邺赵的事情传开后,荀衢担忧她们会错愕,每隔几天都会来一次。
在对待张俭的观点上,他倒是与荀贞分歧,皆对张俭因他一人之故而扳连无数士族,导致“州郡为之残破”而不觉得然。
送走了颍阴令,荀爽命将荀成召来。
当此内忧内乱、风雨飘摇之时,是荀绲顶了上来。
他见荀爽面带忧色,忙转复容颜,肃容安慰说道:“我与故颍阴侯虽未曾会面,然久闻人言,亦知他威武慷慨,厚交甚多,……荀公,你不必担忧,现在故颍阴侯做下这等忠义美事,试问天下谁不知其名也?莫说他厚交甚多,便是无一友朋在外,料来也应是无碍,以吾度之,以他本日之名,其所到处,必是士人倾家相迎,公岂不见昔张俭事乎?”
荀彧沉吟说道:“圣旨上虽没有罪我宗族,但赵常侍权重,夙来放肆,他的宗族几被阿兄所灭,阿叔,族中却不成不防他。”
如果放在中平元年前,只一个擅杀之罪必定是不敷的,何如当今兵乱到处,贼兵四起,羌胡兵变,明天子固然宠任寺人,欲以寺人对抗士族阶层,当此之时,却也不能不再次多量启用士人,以求能够将这此伏彼起的乱局安定,由是之故,寺人们亦不得不稍稍向士人让步。
荀爽想到了荀绲病危之事,心道:“三兄病危,贞之又做下这等获咎常侍之事,族中怕将会呈现不稳。”
而又在这个时候,许仲、荀成、辛瑷等率众返来,带来了荀贞将要捕灭邺赵的动静,能够设想,这对荀氏族中不知情的族人们来讲该会有多大的震惊。随后不久,邺赵毁灭的动静便传到了颍阴,又没过太久,就在前几天,县寺里又传来了诏捕荀贞的文书。
“贞之又没被捕住,又无关我宗族事,你为何闻我读《易》大惊小怪?”
在死守底线的同时,他於委曲中求保存,终熬到了云开月明、党禁开解。
“卜甚么筮!”
荀衢啧啧称奇,暗里里对荀彧、荀成说道:“我等还不如一女子妇人!贞之真娶得佳妇。”
“本日阳光恰好,风和日清,我自是要去院中树下读书。”
话说返来,荀贞之以是能只获得一个擅杀的罪名,此中固有袁绍等人之力,但也是他本身办事谨慎细心。
从捕邺赵族人起,到审案,再到科罪,除了最后杀人以外,全部的一套过程完整符合法度,并且统统的罪名都是查有实据,并且在抄了邺赵的族产后,他分毫未取,悉数归入到了郡府的府库里边,——邺赵族中存在着严峻的占訾不实的环境,遵循汉律,凡是在上报家訾时不实的,比实在家訾数额少的,不但会对之作出一些奖惩办法,并且多出的产业全数要予以充公,究竟上,每当这个时候,常常都是郡县吏员发财的时候,所谓发财无过抄家时,但就算在这个时候,面对着邺赵堆积如山、何止亿万的家訾时,荀贞却也没有动心,一概不取,他如此的谨慎自洁,赵忠天然抓不到他甚么把柄,虽满腔肝火,却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向袁绍等让步,只给荀贞定了一个擅杀之罪。
上个月,荀彧就向太守乞假,返来了家中,与兄长荀衍、荀谌等日夜服侍在荀绲的床前。
荀绲眼看已经是病危了,荀爽、荀衢、荀彧不敢将此事奉告他,实际上,他们就算是想将此事奉告荀绲,以荀绲现在常陷昏倒的状况,也不必然能听获得。
颍阴县,高阳里。
最早时候,荀衢还想安抚陈芷两句,却不料陈芷毫无惧色,她慨然说道:“夫君如无事,则妾待其归家,夫君如开罪,妾则与同赴犴狱,何所忧也?”
荀氏宗族聚居之地。
与荀氏交好的亲朋故交,如李膺等等,也纷繁或被下狱死、或被监禁废黜。
还好,荀贞“知情识相”,没有返来。
陈芷、迟婢、唐儿诸女固然在许仲等人的密切保卫下,但迟婢、唐儿却如荀衢所料,仍然错愕失措,惊骇担忧,可陈芷却行事如常,起码在当着外人的面时,她混若无事。
荀爽是个君子,颍阴令感觉他应不会欺瞒自家,听了他的答复后,大放其心,脸上不觉一松。
如果说中平元年前,寺人与士人之间是一面倒的情势,跟着黄巾之起,士人垂垂有了与寺人对抗的才气。
荀衢叹了口气,说道:“真是没有想到,贞之这么个慎重谨慎的人,却会做出如许的事来!他前程似锦,却如何自误出息?”
擅杀者,未经朝廷批准而私行行诛杀之事。
“那是要做甚么?”
荀衢、荀彧莫名其妙,相顾一眼,荀衢问道:“阿叔要《易》做甚么?莫不是要为贞之卜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