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本公子要亲征!
但是现在听庞统这么一问,很明显,这就是陆逊用心为之的。
“哈哈,既然诸位都没定见,那此事便就此定下了。明日本公子就率雄师一万,北上援助二汉,早日克敌,复我荆州之土!”
末端,借着潘濬拿本身春秋说事的由头,刘禅更是‘恬不知耻’的给本身弄了一个襁褓之年便‘交战疆场’的耀目光环来。
听到糜芳隐晦的提示,潘濬这才想了起来,在刘禅的‘大战’打算中,糜芳但是要携江陵‘投降’的。
当然,二爷这个董督荆州军事的二把手,陆逊也没有健忘,留下了这封不知是用心还是忘了密封的庆祝信让刘禅转交。
没有理睬刘禅的嘲弄,在将手中信筒放下后,庞统倒是面带考校的向他望了过来。
只不过,当他借着关平返来搬援兵的机遇说出这事儿后,没想到倒是遭到了潘濬等一众留守荆州文武的激烈反对。
听着庞统那顿挫顿挫的朗读声,刘禅顿时不由得一阵无语。
见刘禅曲解了本身的意义,庞统倒是不由摇了点头,开口为其解释了起来。
但早就想着体验一把当代军旅糊口,或者说是带领千军万马装十三的他,天然是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好机遇,当即便承诺了下来。
面对潘濬等人的反对,刘禅倒是悄悄松松的便找到了辩驳之语。毕竟这是铁血铮铮的大汉,而不是后代天子都只能被圈养在都城的宋明期间。
“呃,这……子方,你身为公子母舅,就不晓得为公子的安危着想?”
“公子可知,陆逊为何要将这送与云长的手札让公子转交,且不密封?”
“承明兄,现在乃是乱世,到处皆为疆场,哪怕如‘江陵’也不例外……”
只不过,与原剧情分歧的是,这一次,陆逊拜的却不是二爷,而是刘禅这个刘备个人的少主兼荆州之主。
“不就一……呃,不就拾曹操抹书间韩遂牙慧,想要行诽谤之计吗?”
看到刘禅那一脸不屑的神采,子虚至极的拍了句马屁后,庞统倒是再次向他望了过来。
“公子不成!贤人有言,令媛之子,坐不垂堂。疆场之上敌情瞬息万变,公子岂能够令媛之躯冒此风险?且公子年未弱冠……”
本来,借着之前陆逊那玄门唆的手札,庞统倒是提出了一个顺势而为的战略,那就是让刘禅佯做顾忌二爷,亲身领军出征,从而以此来反诈陆逊和江东将领。
“潘治中多虑了,有二叔和诸位将军在,数万雄师莫非还庇护不了本公子?且父亲现在尚亲冒矢石于疆场交战,身为人子又岂能掉队?”
本来,就在之前,方才上任陆口的陆逊,在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筹办了丰富的礼品来江陵‘拜船埠’。
是以不消说,继糜芳‘叛变’以后,紧接着潘濬也是跟着‘叛变’了。
看着还欲开口的潘濬,糜芳倒是意味深长的侧重夸大了‘江陵’二字。
以是,现在借着刘禅要‘亲征’的机遇名正言顺的将其送出江陵,倒也是最为稳妥安然的体例了。
“……前承观衅而动,以律行师,小举大克,一何巍巍!敌国败绩,利在联盟,闻庆拊节,想遂囊括,共奖王纲……仆书陌生迟,忝所不堪。喜邻威德,乐自倾尽。虽未合策,犹可怀也。倘明注仰,有以察之!”
以是,面对庞统的扣问,觉得对方是担忧本身入彀的刘禅,想都没想便理所当然的摇起了头来。
“呵呵,公子曲解了,统并非此意。只是既然公子先前曾说‘演戏’,那何不借此机遇……”
面对刘禅这先是拉二爷和全军将士背书,后又扯出了孝道题目和襁褓之年交战疆场的‘恶棍’行动,被噎得哑口无言的潘濬,到最后只好把乞助的目光看各了糜芳这个刘禅的便宜母舅身上。
“承明兄,吾倒是觉得,让少主跟着去疆场见地见地也好!”
“子方你……”
江陵城州牧府内,拿起先前已经看一遍的手札,庞统倒是再次禁津津有味的朗读了起来。
“呃,子方所言甚是,那便依公子所言……”
“至于年未弱冠,哈哈,潘治中莫非忘了,本公子尚于襁褓中时便已然‘交战’疆场之事了?”
而没了潘濬这个大佬领头,别的的荆州文武此时又还能说甚么?
“陆逊不过枉做小人矣,本公子与二叔又非那韩遂马……孟起。既然晓得此乃教唆诽谤之计,又岂会有甚么设法?”
被庞统这么一问,本来还没当回事儿的刘禅,现在倒是刹时反应了过来。
“哈哈,我说智囊,那是人陆逊写给二叔的,你舒坦个甚么劲儿!”
开打趣,二爷固然心高气傲,但倒是千古忠义的标杆人物。而本身虽不是甚么出类拔萃的人物,但好歹也是有着‘预知’才气的穿越者,如何能够会犯下如此初级弊端。
看着庞统那不晓得是因为冲动还是啥而泛着红光的黑脸,完整感受不到对方欢愉地点的刘禅,倒是忍不住开口嘲弄起他来。
实在提及来,对于熟知剧情和孙权性子的刘禅来讲,庞统这个战略倒是显得有些多余了。
让潘濬没想到的是,面对他的乞助,糜芳这个当母舅的竟然‘叛变’了。
州牧府内,当听到刘禅要亲身领军北上援助二爷以后,治中处置潘濬顿时不由得一脸果断的反对起来。为此,他乃至不吝将荆州文武决计忘怀的刘禅春秋之事都搬了出来。
……
“哈哈,公子贤明!只是不知公子看了此信,就未曾有些甚么别的设法?”
“公子,陆逊此篇手札虽是恭维阿谀之言,然却引经据典、文采斐然。端的是让人看得浑身舒坦,如沐东风啊!哈哈哈哈……”
在刘禅那无语的神采中,再次朗读完一遍后,庞统这才意犹未尽的将手札又装进了信封筒当中。
“一篇恭维阿谀的马屁话罢了,智囊何故读得如此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