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必有回响
徐先生鹄立此地很久,直到李玄都渐有醒转之意,才回身拜别。
李道虚从徐世嵩手中接办“人间世”以后,将其安排于外洋一座偏僻无人的孤岛之上,四周尽是苍茫大海,且偏离商船来往的航道,罕见人至,算是留待厥后有缘之人。
下沉近千余尺以后,终究触底,李玄都昂首神驰望去,已是黑沉沉一片,不见半分天光,他屏住一口气味,盘膝入定,以道指正宗的胎息之法,悄悄“呼吸”。
李玄都立于池水之上,低头望去。
此时李玄都运转“聚势法”,只见他在呼吸只之间以本身为鼎炉,一气贯穿三大丹田,闭目存思,潜神入定,整小我如文籍上所说道门真人成绩金丹大道时熠熠生辉。
走了大抵一炷香的时候,李玄都来到洗剑池的池畔,整座水池呈椭圆形,静如镜面,水波不兴,一眼望去,清澈见底,仿佛是一块瑰丽碧玉镶嵌在剑秀山上。
不知何时,本来已经下山的徐先生又去而复返,站在忘剑池的池畔,沉默不语。
当年徐世嵩在昆仑山中偶尔获得的知名枯木,可不是甚么凡物。要晓得昆仑乃是万山之祖,更是天下龙脉发源,以仙家气象而言,昆仑号称第一,无人敢称第二,以是这儿也是道门祖庭。当年太上道祖在山颠构筑殿宇,号称“玄都紫府”,于此传道讲道,在太上道祖仙去以后,道门分裂出无数支脉,包含正一天师在内,无人能真正慑服其他支脉,也就没法名正言顺地占有此地,以是这处地上仙都已经是闲置多年。
水池名为“洗剑池”,李玄都之前不知其意,明天听了徐先生所讲的剑仙故事以后,方才恍然,应是那位剑仙在此隐居时,常常来池畔洗剑,方有了如此名字。
因为这位先贤的平生都是在尘凡俗世当中度过,从未有过出世之举,故而将本身的佩剑定名为“人间世”。他未曾求长生,更未曾证得长生,虽有一身绝顶修为神通,但也如凡人普通生老病死,在其老死之前,因子侄辈中无人能够担当此剑,便将其交予本身的老友保管。
李玄都储存在剑中的剑意剑气,的确只能帮他重返天赋之境,但是将半截断剑也炼化以后,就不是一个戋戋天赋境那么简朴了。
他的手中所持的曾经名列刀剑评榜眼位置的“人间世”。
潭水当中顿时生出无数气泡,凝而不散,向水面浮去。
至于这个有缘人,便是厥后的李玄都。
就在徐先生拜别以后不久,李玄都左手中的半截短剑完整消逝,化作灵气涌入李玄都的体内。
“玄微真术”中有“聚势法”,吸星纳月,奥妙非常。
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当年徐世嵩便是获得机遇之人,从仙都当中取出了那截知名枯木,这才有了厥后的“人间世”。
不过本日又是分歧,现在的李玄都只要玄元境,大能够借助此地之利,来助本身规复修为。
千尺以后,浮下水面,仍旧是盘膝而坐,不过他左手中的那半截断剑此时已经只剩下本来的一半长度,并且还在不竭收缩。
李玄都深吸一口气,向前跃出,以玄女宗的“素女履霜”之法踏水而行,在池水的水面点出层层波纹,越是靠近池水的正中位置,就越是能够感遭到池水的模糊活动,平心而论,这里倒是一处练剑的好去处,能够屏息沉入池水当中,既能以冷寒池水淬炼体格根骨,也能够在水中运剑,磨炼体内气机。只是李玄都第一次来到这儿的时候,剑道已然近乎大成,倒是用不着如此行事,以是当时候的他很少踏足此地。
这位先贤也不是旁人,恰是曾经在岭秀山庄留有墨宝的徐世嵩,他的老友则是清微宗的老宗主李道虚。
李玄都从思路中回过神来,握停止中的两截断剑,缓缓沉入冰冷池水当中。
第一百八十一章 必有反响
李玄都的认识逐步归于沉寂,不过还是攥紧了手中的两截断剑,仿佛整小我要与这两截断剑融为一体。
在剑成以后,这位孔教先贤佩带此剑行于人间,行教养之事,做过村落私塾的教书先生,做过权贵之家的西席,做过封疆大吏的师爷书办,也做过富商富商的账房先生,后又出而为官,先是从贫寒的翰林院编修做起,然后又做了一地县令,宦海沉浮,历任刑部主事、鹿场驿丞、庐陵县丞、巡盐御史、吴州巡抚、荆楚总督等官职,曾经亲身领兵,安定兵变,暮年时官至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督查院左都御史等职。
李玄都举目远眺,在他的目力极尽之处,可见有一天然构成的山石狭道供池水溢出,飞泄成乌黑瀑布。
剑秀山的山颠实在占地很大,李玄都只是占有了此中很小的一块,不然也容不下两位剑仙的斗剑,在山颠的东南边向有一方深不见底的庞大水池,占地近百亩,先前所见的瀑布便是发源于此。
清气越来越浓,犹若本色普通,将李玄都完整包裹此中。
此剑乃是一名精通儒、道、佛三教义理的先贤所铸,其所用质料非金非玉,而是取自西方昆仑的一截知名枯木,先是在昆仑山颠玉虚峰上借以如刀罡风将其塑成剑型,后又前去辽东天池,以万年水精滋养其神,终究远赴外洋仙岛,寻觅火山,以地底真火淬炼其形。
世上统统人都会妄图此剑,唯独他这位老友不会,因为他这位老友手中有刀剑评上位列榜首的“叩天门”。而他当年之以是能铸剑胜利,也少不了这位老友的互助,毕竟提及铸剑一道,清微宗才是当之无愧的环球第一。
此时的忘剑池好似是一方丹炉,两截断剑是炉中之炭火,将李玄都熔炼成丹。
与此同时,他的各处窍穴当中,再次闪现烟雨潇潇、夏雷阵阵、秋风簌簌、大雪飘飘的奇特气象,四时轮转、存亡枯荣尽在此中。
现在李玄都将其炼化为己用,其得益之大,恐怕要远远他本身的预期以外,毫不是戋戋一个天赋境就能概括。
就算有那不知天高地厚的狂人妄人,想要强行入主仙都,也不是那么轻易,因为太上道祖的弟子南华道君以无上神通讳饰了仙都的踪迹,若想要强行进入此中,那便是云深不知处,哪怕策动百万人力,寻遍全部昆仑,也找不到仙都的半分陈迹。不过南华道君也没有将前去仙都的通路完整堵死,如果有缘之人,也能在机遇偶合之下进入仙都,获得太上道祖和南华道君留下的各种机遇。
只见李玄都左手中的那半截断剑开端逐步缩小,同时逸散出一缕一缕清气,缭绕于李玄都的身周,然后从他的七窍进入体内。
若说李玄都之前的体格只能称之为“不坏”,现在也能够称之为“无漏”了。
将统统清气尽数吸纳的李玄都整小我也随之焕然一新,没有决计运转气机,一身材格不但没有半分气机外泄,并且好似鸿毛普通,轻飘飘地浮于水面之上,然后顺着池水缓缓飘向瀑布方向。
当初李玄都之以是能纵横江北河朔之地,当然是因为他本身修为高绝,且善于与人比武对战,但他手中的“人间世”也是功不成没。
整座忘剑池的气象突然一新。
李玄都的右手握着剑柄,左手拿着剑尖,往山颠的另一个方向走去。
不知过了多久,本来坐在池底的李玄都仍旧保持着盘膝的姿式,开端向上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