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选帅
同理,徐增寿此去山东也用不着多带人马,山东火线自稀有万精锐徐州军,那可都是长年和满清作战的老兵了,用起来得心应手,胜券在握,再加上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一向通到山东境内,粮草军器援兵的运送非常便利,这仗如果打不赢才没有天理了呢
听了袁崇焕的话,朱由校非常欣喜,面对三面夹攻的危急局面,臣子们却如此奋勇抢先,毫不害怕,看来大明复兴有望了,袁崇焕固然不如刘子光那样能打,但倒是一员不成多得的帅才,面对西夏的战役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工程,需求整合陕西河南等地的资本,募兵征粮,筑城修路,攻防兼顾,派刘子光去只怕难以胜任,还是袁尚书亲身前去比较好
出征的日子很快就到了,袁崇焕和徐增寿同时挂帅出征,天子带领京中百官一同前去渡口送别,两人喝了天子亲身斟的壮行酒,决然登船而去,随身都只带了五百名标兵
君臣之间很有默契的都没有进步丽这档子事,朝会就算畴昔了,刘子光略微有点失落,因为没有捞到仗打,不过换个角度一想也就豁然了,这两年他在内里东征西讨很少回家,好不轻易儿子出世,赵雯又有身了,他这个时候再度出征就有点太不把亲人的感受当回事了,本身又不是战役狂,何必每战必上呢袁崇焕这小我他很体味,固然是文官出身,但是熟读兵法战策,担负徐州军都批示使期间治军甚严,练就了一支强军,由他督师陕西总比本身这个没读过兵法,没批示过大型战役的半吊子强;至于山东火线就更不消操心了,那边可堆积了刁悍的五万徐州军另有三万北洋海军,任何来自于陆地或者海上的打击都将灰飞烟灭,有祖大寿、满桂、李岩等将领在那边,随便派个三岁小孩去为帅都能打赢,何况是在军中很有威望的魏国公呢
另有一个让袁崇焕不得不站出来的启事是这二年刘子光的风头出的太多了,收台湾,战南洋,平湖广,定江西,连战连捷,从一介九品兵备把总青云直上成了一等侯爵,这内里情面和运气占了一些,但更多的还是战绩,之前刘子光只是袁崇焕的后生长辈,只配跟在徐州军的牛参将前面喊叔叔,现在可好了,位极人臣,高官显爵,就连袁崇焕见到他都得先施礼,人家是超品的侯爵嘛
“袁爱卿筹算如何平夏啊?”朱由校问道
**************************************************************************更天生了陈世美,看他如何玩转大宋,友情保举穿越汗青强书《情宋》书号32962,敬请存眷
袁崇焕牛气冲天,朱由校却没有活力,反而更加信赖他了,道:“如此便好,朕加封袁爱卿为陕西督师,总督西部军政事件,兵部的差使仍然担着,有甚么需求调配的尽管递折子上来便是,不消颠末司礼监直接送到御书房”
刘子光从巴图嘴里问出来的谍报还是很有效的,西夏人逐水草而居,乃是典范的游牧民族,固然西域有沙州、甘州、兰州等都会,但团体经济并不发财,粮食莳植面积也未几,只要简朴的手事情坊,茶叶,丝绸、各种产业品,乃至粮食都要依靠入口,现在兵戈和宋元期间分歧了,先进的蒸汽机器、火药兵器占了相称大的比重,兵戈就是打后勤,贫乏后勤支撑的军队是很难打败仗的,到时候只要恪守坚城,用火器大量杀伤仇敌,就算西夏马队的骑射工夫再强,矫捷才气再好,又能如何呢?
“陛下不必多问,予我兵马赋税,尽管听候捷报便是”袁崇焕这话说的牛气,天子你不懂兵戈就别瞎问,我老袁内心有谱,做好你该做的后勤事情就好了,军前的工道别掺杂
登岸一起看文学网,支撑正版铁器期间,汗青军事频道,更多出色等着您
徐增寿也是一样,临行前和他的参谋将军们对着山东河北的舆图制定出一整套的计谋战术,因为刘子光插手过对满清的战役,以是被徐增寿拉着共同制定大计谋,跟着忙了几个早晨
对这位大舅哥的本领,朱由校清楚的很,本身那位皇后就有一身刁悍的枪棒工夫,打满清和打西夏又有分歧,在大明君臣眼里,满清那就是盘子里的菜,想甚么时候吃就甚么时候吃,这些年来两邦交兵无数次,相互都很熟谙,特别比来两年,满清连战连败,精华将领尽丧于山东,海内又起祸端,最后一个能征善战的大将鳌拜也死在了康熙手中,现现在的满清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白叟,经不起捶打,让大舅哥去练练手过过瘾再合适不过了
这两方面的事情处理了,就剩下来自东方的威胁----高丽了,高美人的舟师素有威名,想必此番会从海上反击,直逼大明的山东半岛,对于这个强大的威胁,竟然没有人站出来讲情愿领兵东征甚么的,因为在场世人都感觉那样太没有面子了,对于高丽如许的仇敌,乃至连青岛的北洋海军都不需求出动,刘公岛的几个渔民拿鱼叉就能灭了,从南都城发兵动众的调派大将前去,未免太小题大做了
袁崇焕此去陕西,会在河南稍作逗留,河南多年战乱饥荒流贼横行,即便现在也不承平,富有战役经历却又找不到前程的老百姓比比皆是,袁崇焕打的恰是这批人的主张,竖起招兵旗,就有吃粮人,别看只带了五百兵,只要银子和粮食管够,不出十天就能募集到数万劲旅
袁崇焕有此信心击败西夏人,并不是因为这几件简朴的西夏兵器设备,而是飞按照刘子光所供应的谍报和现在大明的国力,颠末综合阐发以后所做出的判定
届时袁崇焕将带领这批乡勇进入陕西接办防务,陕西巡抚周正隆多年一向游离在朝廷节制以外,但并无太大的野心,只想做个太承平平的万年土天子,当朝廷日渐强大起来的时候,他还是很情愿归附到南京治下的,现现在西夏大肆打击,陕西军孤掌难鸣,想必周正隆必然会乖乖交出军权,听候督师大人的调遣
以是袁崇焕必须站出来打一仗,这一仗还不能太简朴,比如满清,已经是秋后的蚂蚱,换谁去都能掐死他们,柿子不能捡软的捏,要打就打个硬仗
朱由校和刘子光的设法一样,为了姐姐和小外甥着想,不肯派姐夫出去交战,另一方面他也不想刘子光过量的打仗军界,刘子光现在的权势已经太大了,掌管了南厂、大内侍卫,五城兵马司、北洋海军,手里另有私家武装红衫团,以往几次战役固然顶着督师东南,督师西南的头衔,但实际应用的军队还是他的红衫团,此次战役和之前几次都分歧,属于大范围的陆战,势需求变更多量禁军,如果让刘子光为帅的话,在军中的威望渐高,对他的生长极其倒霉,对天子本人来讲也不是甚么值得欢畅的事情
袁崇焕抢了平夏的差使,魏国公徐增寿也坐不住了,站起来道:“臣愿领兵北伐,六个月马踏北京,活捉康熙”
魏国公本是建国大将徐达以后,自幼熟读兵法战策,一身技艺更是高深绝伦,但是极少有机遇上阵杀敌,他已经是国公身份,又是堂堂的国舅爷,五军都督府多数督,论职位不比刘子光差,但人家就是喜好兵戈,现在大明遭受三面夹攻,恰是老徐家报效朝廷的好时候
袁崇焕不打无掌控之仗,这些年来南京朝廷对陕西的节制很弱,已经不晓得本地的详细环境了,不过兵部里还存着很多当年测绘的舆图,那里有山那边有水草村落都有标注,袁崇焕又差人找来一些常常走陕西线路的贩子、镖师扣问环境,按照各方面环境制定出对敌的战略
听刘子光说,西夏人只要二十万兵马,且多是马队,马队在西域戈壁荒凉上的感化很大,但是在陕西一定能阐扬上风,黄土高原、秦岭、大巴山横在那边就是天然的樊篱,虽说从兰州沿着渭河就能杀到西安,可城高墙厚的古都长安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攻破的,退一万步说,即便西安沦亡了,再往东另有潼关呢,陕西人悍勇,随便招募几万个兵士恪守城池,靠着中原的粮草军器,必定能撑个一年半载西夏人久攻不下就会劫夺一番撤回西域,和当年唐朝时候回鹘吐蕃进长安一样,到时候便能够堂而皇之的引兵西进,光复长安,岂不是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