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七章 高加索(4)
同时,因为没有斯大林格勒战役和阿拉曼等战役的丧失,再加上北方、中心两个个人军群一片安静,德军一线精锐陆军兵力比汗青同期增加了近60万――霍夫曼恰是靠着这批精锐军队中的一半拿下了北非与中东战事的胜利。
基于如许的人丁数字,他给凯特尔下了一个在后者看起来非常奇特的数字:德国武装力量月均匀永久丧失人数不得超越5万人。考虑到第三帝国面对的疆场范围已超越1000万平方千米,这数字的确低到令人发笑。但几个月盘点下来,凯特尔惊诧地发明,因为东线恪守了没有高互换比宁肯不打的条例,该数字从未被冲破,丧失最大的一个月也不过方才5万出头。从1942年10月到次年3月,半年间总兵力永久丧失不到20万人――的确就是一个古迹!缺口被轻而易举地从后备军抽调的力量给补上了,不但完整补上,火线兵力还开端大量增加,乃至还能分外编列出一个东方个人军群来担负计谋预备队。
1943型整编装甲师的坦克数量已超出两个苏联坦克军的气力,考虑到此时的苏联坦克军中还设备了部分轻型坦克,再加德军在坦克机能与职员本质上的上风,一个整编装甲师战役力足以抵得上一个苏军坦克个人军(凡是辖有3-4个坦克军和1个机器化军,具有550-650辆坦克),而如许的整编装甲师全德国目前只编成了两个,且全在南边个人军群中――第一个是第16装甲师,另一个则是保镳旗队师。
“看到新体例获得胜利我就放心了。”霍夫曼笑道,“凯特尔总长一向为这件事煎熬得睡不好觉,最起码此次归去能够睡个好觉了,我信赖他本年必然能完成12个装甲师的整编任务。”
另一方面是兵力配置题目,一样人数的4单位制的整编师比3单位制的浅显师具有更多作战兵力――这话听上去很冲突,明显兵力一样,如何会呈现整编师比浅显师具有更多作战兵力如许的怪事?启事就在于构成分歧,前者具有更多的近战(野战)兵力,不管一个师有多少人马,实际能投入作战的只要近战兵力,当近战力量丧失殆尽后,该师就根基丧失了战役力。一样4万兵力,750辆坦克(突击炮),整编师只需2个师长,2个装甲团团长和8个坦克营长,而浅显师需求3个师长,3个团长和9个营长,后者比前者多出师、团、营各一级批示部和呼应的保镳与保障力量,能投入一线作战的兵力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优化兵力构成,强化一线战力是霍夫曼一再对峙的设法,他晓得汗青上国防军兵力编组中存在的题目:一个是战役兵力与援助、保障兵力不成体系,空有总兵力却贫乏实际作战兵力,最凸起的典范就是空军,以是第三帝国总兵力固然顶峰期间高达1200万(全军总人数+后备军+党卫军+帮助军事职员),但利用起来总感受捉襟见肘;一个是风俗于组建新番号而未优先弥补老番号军队,乃至为组建更多新军队而一再往体例里掺水,重点设备越来越少,大要上看军队数量很多,实际上打起来两个新番号师不如一个老番号师,等“百姓掷弹兵师”这类称呼的军队出场时,根基已能够宣布投降了。
该衔接练习大队(营级单位)除领受由新训营送来的新兵外,由野战病院出院的伤兵及休完假的兵士也都到这里衔欢迎命,然后新兵老兵再异化编组接管3-4周的分解战术练习,凡是每个师独立具有3个如许的练习大队,这个过程能够让新兵适应野战军队的实际状况,在实际下军队时能有熟谙的老兵,这对新兵心机有很大的帮忙,同时也能熬炼老兵的批示与调和才气,进一步加强了军队的向心力。
一方面是批示上风,完整4单位制整编师确切批示起来要比3单位制的浅显师要庞大,但因为打消了军一级体例,个人军可直接批示到师,个人军司令部―整编师―团如许的号令传导体系其庞大程度低于个人军―军―浅显师―团的通报体系,并且首批完成整编师换装的4单位制装甲师批示官――不管是胡贝还是迪特里希都是赫赫驰名的骁将,批示程度有口皆碑。霍夫曼的设法很简朴,与其让平淡批示官带领普通军队,不如让优良将领多带一些兵力。
一堆人在批示部里察看舆图和沙盘,判定各军队进军环境,正说话时,电话铃声俄然响了起来,南边个人军群参谋长韦勒中将接了电话后问道,“元首,这是胡贝将军操纵大型步话机打来的无线电话,您想不想听一下战地的声音?”(未完待续。)
霍夫曼看过档案与原始数据:德国1925-1927年间的婴儿出世率根基保持在2%摆布(该春秋段人丁将慢慢年满18岁而适龄退役),1927年当年乃至只要1.84%,考虑到当时德国总人丁只要4500万人,这意味着在满打满算的环境下,年新增退役人丁只要40余万(男人),即便加上奥天时和其他一些地区的德意志民族适龄人丁,年新增总适龄人丁也不会超越55万。在获得这个数字后,他终究从人吵嘴度深切了解了为甚么汗青上1943年年初在斯大林格勒和北非完整失利后德国走向终究崩溃――这两次大战整整丧失了60多万军队(包含灭亡、没法重返疆场的负伤与被俘总人数),该数字已超越了整年新增适龄退役人丁!
此中窜改最大的是陆军后备军,在1942年夏天180万兵力的根本上一口气净减少了50万,此中70万补充到了陆军(同期增加了30万新兵员,净减少40万),另有10万后备军因春秋偏大、身材环境分歧适要求而被清退。空军在一线飞机总数翻一倍的根本上,兵力直接减少了30万,冗员大量被清退到了陆军和其他帮助部分,水兵总人数大要上根基稳定,但实际因为水兵作战舰艇吨位和飞机数的增加,以及陆战队的建立,其一线兵力比重进步了很多。通过如许的调剂,霍夫曼第一次将德国武装力量实际一线作战兵力比重进步到50%以上,而清退的50万壮劳力能够投入各个出产岗亭阐扬更大代价。
对新的整编师编列思路,一开端各首要将领中只要古德里安果断不移地持附和态度,以为装甲师应具有350-400辆装甲力量,他乃至但愿将突击炮营也换成坦克营,因为实际证明突击炮在防备时是一把妙手,但打击作战中的效能仍然不能与坦克相提并论,包含曼施坦因等一线批示官均对此抱思疑态度,以为新体例范围过大,批示起来并不快意,与其在2个师里集合700-750辆坦克(或突击炮),还不如将其拆分为3个250辆坦克摆布的普通装甲师。但两个榜样师实际编列完成后,整编师的上风就表现出来了:
霍夫曼固然在经济长停止了总动员,但兵力上并未进一步动员,相反还在1942年夏季950万兵力的根本长停止了减少。到1943年2月末最高统帅部重新统计时,德国武装力量总人数约为900万,包含:野战陆军440万,陆军后备军130万,空军140万,水兵60万,武装党卫军25万和军事帮助职员105万。
除此以外,曼施坦因又将3个虎式重装甲营和12个独立火箭炮连也配属给一线军队利用,在顿河道域的首要突击方向集合了1000多辆4号或者虎式坦克,再加赛过性的空中力量,团体进犯才气非常强大,打得罗科索夫斯基大将的顿河方面军节节败退――他只要一个坦克第4个人军,是故曼施坦因有“推动速率过快”的调皮话。
凯特尔只能苦笑着点头,目光只看着施佩尔,那意义很较着:你出产出充足的设备我才气完成这个任务。
兵力丧失减少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后备军能按部就班地展开练习,当赤军将各种百般的男人乃至女人直接推动军队、拉上火线作战时,后备军总司令勃洛姆堡元帅还再让德国新兵接管为期12周的强化练习,如果是装甲兵、炮兵、工兵等技术兵种,练习周期高达20周。新兵完成强化练习后也不是直接重新训营送往野战军队,而是先到野战军队的“衔接练习大队”报到,并遵循国防军特有的两阶段式新兵弥补体系运作。
这类练习和弥补机制在霍夫曼看来非常首要,第三帝国能在设备、人数都不占上风的环境下打败仗,完整就靠了这套体系,而当过军训到处长、陆军办理局局长和国防部长的勃洛姆堡元帅明显比任何一个前任都能深切体味这套体系的首要性,再加上一心想稳固晋升本身在元首心目中的职位,以是干得比较超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