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四 封赏的难题
王锡爵在心内里嘀咕着,为何不干脆把日本一口吞了,那些东西不就都归大了然吗?大明短时候内也不会缺钱了吧?这萧如薰那么能打,不会说打不下来吧?
“嗯,他向朕要求,出动海军,从水上毁灭倭国的海军,将朝鲜的倭寇困死,继而登岸对马岛,将对马岛拿下,然后以此为跳板,打击倭国本土,为朕拿下倭国的银山,为我大明所用,为此,朕从内库里拿了三十万两银子作为海军经费,助萧如薰打赢了此战,现在看来,萧如薰不负朕,反而给了朕一个天大的欣喜!
“岛上有金山。”
“别说甚么圣明不圣明的了,朕另有些事情要和你商讨一下。”朱翊钧走回本身的坐位上坐了下来:“这一仗打完以后,诸将群臣该赏的赏,该封的封,这些都简朴,有三小我的安排朕有些拿捏不准,一是萧如薰,二是李如松,三是宋应昌,此三人的封赏如果不安排好,怕是朝中又要起波澜了。”
不但逼死了丰臣秀吉那胆小妄为之徒,还使得倭海内哄,东西分治,难以同一对外,并且拿下了对马隐岐和佐渡三岛,建立海上防地,还将倭国的石见一国之地拿下,名义上是租借五十年,但实际上,这就是我大明的国土了,石见银山也归属我大明开采五十年。
王锡爵也明白这里头的事理,萧如薰是最大的功臣,给大明朝弄了数千万两银子,该如何赏值得商讨,李如松是李成梁的儿子,此次建功也不小,身份特别,该如何封赏也是题目,宋应昌是文官主帅,固然未曾亲临第一线,但是筹办后勤保障雄师用度毫无缺漏也是一大功,实际上的第一功,因为之前他已经做到了兵部左侍郎的位置,大胜返来,又该如何封赏呢?
朱翊钧微浅笑着,是以本身并不在乎。
“你就别道贺这个道贺阿谁了,你有事情要去做,萧如薰说了,倭国国力不弱,一场大战能减弱它,但是不能毁灭它,倭民贼心不死,不能给它喘气之机,是以,大明需求保持一万人的倭国驻军,分驻在石见、隐岐岛和佐渡岛,至于对马岛,你去给朝鲜王下一封公文,让朝鲜王挑选良将驻守对马岛,算是为大明减轻一些承担。”
王锡爵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认识到本身还在天子面前,赶紧告罪:“老臣是在过分于惊奇,还请陛下恕老臣失神之过。”
王锡爵还能说些甚么呢?
王锡爵甚么也不说了――这个萧如薰真是小我才,一口气从日本压榨了那么多东西……可更加关头的是,日本人情愿割让这些东西,就意味着他们另有更多产量更高的金山银山,这小小一个东夷岛国,竟然如此富庶?中华大地地大物博,都没丰年产百万的银山,这小岛国如何就有?并且既然那么多,那为何不……
朱翊钧则摆出了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
王锡爵还是一副苍茫的模样。
“老臣遵旨。”
朱翊钧一甩衣袖:“早在客岁十一月份,萧如薰就给朕送来了密信,奉告朕,倭国天下范围内盛产金银,另有一座特别大的银山,叫做石见银山,年产白银百万两,倭国一戋戋小国能动用二十万人打击朝鲜,就是因为有那么多银子,如果大明不能从底子上把倭国的武力限定住,那么就算这一次打败了倭国,难保倭国不会卷土重来,是以,要打,就要打到完整。”
王锡爵策画了一下,开口道:“陛下,石见占有了也就占有了,但是那些个岛屿,如果派兵驻扎,还要修建港口,修建居处,运送给养,如许的话耗损是不是太大了一些?”
朱翊钧面无神采。
“以是,萧如薰他……”
王卿,你想想,五十年,一年一百万两,五十年就是五千万两白银啊!五千万两啊!只要把握住此银山,那么大明在将来五十年以内都不会为银子的事情过分于忧愁了,王卿,此战,大明打的值吗?”
这是在做梦?
“陛下……这……”
“你觉得朕执意打这一仗是为了转移视野让本身喘口气?你觉得朕尽力支撑萧如薰兵戈,乃至不吝出动海军是为了甚么?只是为了大明国威吗?你想错了!”
朱翊钧微微叹了口气,感喟道:“朕也不是没这么想过,当初萧如薰势如破竹的大破倭寇的时候,朕就如许想过,也扣问过萧如薰,成果萧如薰说倭国虽小,人丁很多,据线报,倭寇口众在一千万以上,比朝鲜要多很多。”
打一仗就能赚那么多钱?
朱翊钧的眼睛眯了起来:“一蕞尔小国励精图治,能以十五万雄师进犯朝鲜,而我大明承常日久,竟然动用四万兵马都要耗尽国力,如此一想,怎能不让朕警戒那蕞尔小国的可骇之处呢?以是萧如薰提出的建议朕都要采取,不管是为了银子,还是为了子孙后代,朕都要做些事情。”
“陛下圣明。”
“一千万?这东夷小国不声不响,竟然有千万人丁?这……”
“朕当时也是很惊奇的,乃至有些幸运,幸亏那些贼酋没能持续忍耐,如果他们忍到人丁更多的时候,起兵二十万来攻,那即便是大明也要疲于应对了,一蕞尔小国竟然有如此强的国力,朕之过也,是以,萧如薰也说了,没有十万兵马,是没法兼并倭国的,而就大明目前的环境来讲,十万兵马的后勤,没法保障,必必要先从倭国手里拿来些东西充分本身。”
“陛下,萧如薰此举实在是开了先河了,那么多银两,老臣也的确是闻所未闻,想也想不到,兵戈兵戈,竟然能弄来那么多银子,大明有此良将,老臣为陛下道贺!老臣为大明道贺!”
想到这里,王锡爵又开口道:“陛下,既然那倭岛小国如此富庶,又胆小妄为进犯我大明和朝鲜,大明是师出驰名,完整能够兼并之,并且陛下您想啊,如果这倭国那么干脆的就把年产百万的银山交给了大明,那只能证明倭国另有更多更大的金矿银矿,乃至是铜矿能够都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