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便请洗剑血成川(七)
看出了他的游移,贺兰公轻声一笑,似成心似偶然地说了一句:“传闻,这部贝叶禅经,能助参修者大彻大悟,开目睹佛,超出佛门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果位,直入无量刹土,与诸佛合一。有没有那么奥妙,本座不晓得,但是对阿闍黎你而言,大抵这部经籍是你此生寿尽重入循环之前,最后一个修成正果的机遇了。”
在遍照老衲手中,这朵金色波罗花悄悄地颤抖着,显得非常哀伤,非常悲戚。
既然起心,那便动念,恶事逆缘现前,诸般烦恼如蔓复兴。烦恼满心,那又如何能持守阿罗汉果位?
自佛珠中,生出了一枝荏弱非常的小花,花瓣四分,其色如金,四片花瓣上有赤红纹路相连,结成了佛门卍字法印模样,恰是一朵意味佛门心印的金色波罗花。
作为西域无数鬼神妖魔的君王,到底是甚么让他这位向来不晓得谦善两个字如何写的暴君,也感到费事?
声闻四果固然皆号称超凡入圣,但是只要修至第四果阿罗汉位,方才称得上了断存亡烦恼,安住圣流当中。
从未见过,乃至从未传闻。
这是一部他从未见过的佛宗真言秘典。
但是实际天下并非是那灭尽烦恼杂想的禅定境地,饿了要吃,冷了要穿。当生、老、病、死、爱分袂、怨憎会、求不得,诸般苦处轮番地上门拜访时候,就算你在定境中能超六欲、断杂想,自定境中醒来又如何?在空荡荡的胃袋冒着酸水努力爬动的当口,是老诚恳实地依着佛法把本身饿杀,还是爬起来端着钵盂,向隔壁人家讨一块隔夜的馒头?
佛门修持,有声闻四果、菩萨十地之别。
这部贝叶禅经固然是再标准不过的天竺佛经形制,但是那些构成经籍的贝多树叶,却都非常地黑,黑得没有一丝光芒反射出来。
而阿罗汉境地细分的话,又能够分为无学九品,第九品的退法阿罗汉,虽名阿罗汉,倒是货真价实的吊车尾。固然名义上,退法阿罗汉号称已然彻悟佛理,超脱存亡,但说白了,这等修成退法阿罗汉的佛门高僧,常常只在禅修定境当中摸到了佛法摆脱之道的边。
遍照老衲对于汉文也只能算是半通不通,但是他望向这部贝叶禅经的刹时,就悟通了那经文的含义。
在神力的压抑下,那股力量的泉源垂垂温馨下来,闪现出了它的真身。
“本觉得落空阿罗汉果已经是个了不得的打击,真是想不到,遍照阿闍黎你竟是连失阿那含、斯陀含两重果位,现在只剩下被称为预流位的须陀洹果,与凡夫也没有不同了。”
双眼紧紧盯着那部《俱胝菩萨最上持明经》,遍照老衲终究伸脱手去,如同将近灭顶的人抓住了面前的稻草普通,双手紧紧握住了那盛经的方匣。
遍照老衲没有答复贺兰公的话,只是专注地盯着那部贝叶禅经细看。
捧着这部贝叶禅经,冷静地伸脱手在方匣上抚摩了几遍,遍照老衲转过甚来,盯住了贺兰公的脸:“明王向来不肯轻施恩泽,究竟还想要老衲为明王效力何事,还请明示。”
像是照应普通,随即又有两片波罗花瓣随之退色残落!
就如遍照老衲修成的那立品而成人间净土之法,毕竟只是禅念所修建出的倒置胡想,面对着永久这般险恶的实在天下,便只能撞个头破血流。
以是遇着魏野这个赋闲风俗学家出身的仙方士,不按端方出牌地以佛门三法印摆荡遍照老衲禅心,又抡着桃令媛来了那么一招狠手,遍照和尚一颗圆融佛心,早裂得七七八八,蒙上了一层无明晦色。
遍照老衲望着最后一片金色波罗花,目光暗淡。
说着,贺兰公将身子朝前倾了倾,打量着遍照和尚:“气愤吗?哀痛吗?想不想将阿谁玩火的小混蛋按进土里,先破开他的肚子,把他的肠子扯出来,做一个敬爱的花环?如果你想的话,我倒是很乐意出点力,比如说那些想要借助我力量的家伙,曾经送给我的这个费事东西——”
俱胝为天竺所用的数词,泛指千万之上。
侍立在贺兰公身侧的白发女子,迷惑地望了望她的主君。
而在如此奇特乌黑的贝多树叶上,那些誊写经文的汉字,却都闪烁着灼眼的光芒,就像是黑夜当中那些永久不灭的星光。
乃至那经籍上激烈的佛门气味,也透着一股毫不实际的虚幻感。
遍照老衲怅惘捏动手中最后一枚兜露树子佛珠,佛珠在他的指间微微变形,啪地一声裂开。
一片片颠末专人措置的贝多树叶,装订在一起,用玄色的方匣盛放。这类特别的经籍形制,与遍照老衲畴昔几十年中所取阅的天竺佛经一模一样。
可贺兰公这时候,只是一副意味深长的模样,望着遍照老衲。
贺兰公面上微微闪过一丝不悦神采,随即低喝一声,掌心一道班驳而狂暴的正色神光出现出来,死死地压抑住了那股力量向外衍生。
蓦地,一片金色花瓣突然暗淡,花瓣在刹时萎缩退色,像是一片被烈火灼烧而灰化的锡箔,就此消逝无踪。
贺兰公将手向着虚空一招,氛围中微微震惊,一道纯洁却充满不吉意味的力量在大帐中延展。
那是一部贝叶经籍。
遍照老衲乃至在一刹时有了思疑——这股激烈而纯粹的佛门气味,是实在不虚的存在么?
像是了然他的游移,贺兰公将那黑沉沉犹若夜空的方匣翻开,暴露了内里的贝叶经文,向遍照老衲表示:“遵循那些家伙的说法,这部贝叶经名为《俱胝菩萨最上持明经》,阿闍黎你看看,是不是你佛门之物?”
但是他畴昔所捧读的那些贝叶佛经分歧,这部贝叶经籍固然也带着一股非常纯粹的佛门气味,却让他那颗早已受损的禅心模糊不安起来。
“好说好说,”贺兰公高兴地笑起来,悄悄地一点头,“本座也没甚么大事,只是但愿阿闍黎在读过这部经籍以后,操纵经文中的知识,为本座主持一场小小的法事。”
持明便是佛门修者持咒念诵真言的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