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琅虬文开太虚府(十)
跟着一线云栈,魏野半借真炽热力,半借风虎遁诀御风蹈虚之能,攀过几座崖头,低绕数峰青山,渐行渐入虚无缥缈之间。
就连青溪道服上感染的些许血迹,也在层层波纹的轻抚之下,垂垂化去。
雾为笼,云作纱,就这么浮出在石崖之前,袅袅缭缭,隔断了窥视的目光,滋扰了查探的神识。
换来的是魏野连续串的自言自语。
便若云为衣,便似风为马。
神龟玄云之海。
这条云雾栈桥,自摩崖石刻处肇端,看似只为带路之用,但是丝丝云气,倒是似成心、若偶然地擦着魏野道服而过。每一次擦身而过,云气与仙方士之间,便生出一片波纹样的波纹。
魏野一手搭着凉棚,悄悄一弹舌头,“这算不算‘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究竟“不过”甚么,魏野没有明说,心下却有了些计算。
而在这条轻云绮雾结成的栈桥绝顶,模糊可见斗拱飞檐,在山间峰头暴露绰绰约约的一角,金兽缥瓦,隐现于天光云海之间。
云栈。
看似互不相容,却又似石入水,水洇石润。
魏野随云栈前行,也动过这些灵草的心机,将手一招,便摄了一枝芝盖形如云头的红色灵芝来。这灵芝与旁的芝草皆不不异,于底部最大的芝盖之上,又生出一轮色如赤火的芝盖,芝盖如是重堆叠叠,连生四层,形如塔台,又如同一顶小小的四重云头宝幢,格外埠与众分歧。
但是不过半晌以后,那株灵草亦是化成一缕碧色轻云,在山风中摇摆半晌,重又在原生处化生而出。
水渡山傍升峭壁,白云飞处洞天开。
但是云栈也好,雾桥也罢,看上去仿佛天成甬道,可如许的栈桥,绝没有承重的能够。若想通过这条栈桥,踏入那山云掩映间,似蜃楼般的宫室中去,就算不会腾云,起码也要会驾风。
可当魏野欲将这株山英芝送到目前细心打量时候,这株云芝倒是转眼化作一捧朱红细砂,就这么从魏野指尖流泻而下。待仙方士探手去捞,那一捧朱砂就在风中一转,从砂化雾。
将这四个词挨个念了一遍,仙方士踹了一脚落石,颌首道:“神龟之海?那便不该该有圆峤仙山。”
将手望空一招,那七枝新炼就的洞阳炎光箭仿佛灵蛇普通,猛地朝着摩崖石刻上一冲!
雾桥。
仙方士将剑诀一引,召回了六甲箭,放在鼻尖一嗅,倒是连一点灵草芳香也闻不到,不由得蹙眉道:“这是甚么原因?”
但也开出了一条道。
石之于水,水之于石,本质截然分歧,但是现在倒是浑然一体。
修为到了魏野这个境地,灵觉自生,平常把戏之流底子掩蔽不了腐败元神,但是现在他的目光倒是实实在在地被一笼纱帘隔开。
峭壁上,翠兰垂丹砂之果,紫芝绽三秀之蕊,这等灵药,却无人采撷。只任得琼花随风,瑶实委地,的确看得人好生心疼。
火光一闪,一株叶似碧玉的异种灵草,便被这支符箭剐碎成一蓬玉色粉末,灵草汁液四溅,触鼻芳香。
最后,魏野的神采却略有些凝重,低声沉吟道:“《黄庭内景玉经》有言,‘道父道母相对望’,所谓道母,别名玄母,便是群阴之宗。阴阳二气,玄母执之一端,为朝气化育之底子。这乃是道书比方的说法,不过……”
哪怕是最低一等的蹑虚步空之法,约莫也勉强算是能拼集了。
脚下借着洞阳真火的热流上涌之力,仗着半吊子的风虎遁诀,魏野晃闲逛悠地踏上了这条云雾栈桥。
举目所见,云卷云舒间,峰峦之上,碧堂掩门,溪涧之侧,彤楼闭户。
道母太渊之宫。
便在他纳罕间,却听得身后有人呵呵一笑,开口道:“仙客请了,名岳采芝之嬉乐乎?”
并不是说石壁在箭尖一触的时候就虚化成烟,消逝作雾。山石仍然坚固着,固固执,纵使被洞阳炎光箭撞击之下,也只是落下些几不成察的石粉。但是箭尖指处,却有水波在虚空中无端而现。
魏野望着那株山英芝,略一思考,袖口一抬,一支六甲箭随即射出。
赤金之芒转眼间便撞上了这座平如镜的山崖。
孰近孰远?在元神观照中,石崖仍然还在原处,但是目光要触及石崖,却如卷入大河的一片木叶,于洪波间百折千回,难登此岸。
波纹般的波纹在石崖上渐渐地远,渐渐地淡,便在波纹四散之间,那看似不过一箭之遥的接天石崖,却与仙方士拉开了间隔。
划子不大,似是整株木兰树镂刻成舟。船头立着的那位老者,头戴青竹圆笠,身穿淡青短打,手持一根翠竹钓竿,一副渔翁打扮。但是那竹笠上露解缆髻,倒是用一根螭首勾云的白玉簪绾起,腰间带钩也是通天犀角所制,看着极不相衬。
这类非常云芝,魏野在道书中倒是见过记录,乃是山灵之气自地脉卑湿之地流出时候,受湿气固结,化为芝草,故名山英芝。学道修仙之士,有缘服食一株,有延年长龄、固寿益算之妙用,等闲更是可贵一见。
这十二字刻在崖头,映在眼中,却入心头。
“神龟?玄云?道母?太渊?”
箭尖与石壁一触,却如同鸿毛落于雪原,桃花浮于潭上。
这声响得好生高耸,魏野猛一转头,却见云栈之上,不知何时浮起一艘木兰小舟。那小舟离着本身另有一段间隔,仍然能见得船首立着的那小我物。
有如红绡般的一抹朱雾,就这么飘飘零荡地离了魏野指尖,在山风中奸刁地转了几转,而后附上了山英芝在崖头发展的旧处,重又凝成一株芝盖重重如宝幢的火红云芝。
此诚似登云步虚之途,哪怕风虎遁诀未成的魏野,蹑空飘摇,如冲弱学步,亦不改其本质。
再望了望天,他又是一哂:“从上到下水天一色,玄云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