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铜柱泣血
"这才叫步步生莲嘛!"妲己笑得花枝乱颤,却没重视到纣王眼中闪过一丝惧意。那惧意很快化作癫狂,他竟脱下靴子赤足跑上铜柱,没两步就栽倒在地,小腿上的皮肉粘掉大半。
围观的宫人齐刷刷跪倒,有人当场吐得昏入夜地。妲己却托着腮帮子靠近,见那焦黑的躯体俄然抽搐,镇静得拍起手来:"大王快看!像不像烤焦的田鼠在蹦跶?"
"开端吧。"妲己嗑着瓜子,凤冠上的东珠跟着她的笑意轻颤。铜柱下的火盆添了烈火,青烟裹着焦糊味腾起来。小寺人开初还能惨叫,垂垂就只剩喉咙里的嗬嗬声,皮肤和滚烫的铜面黏在一起,扯下时带起串串血珠。
妲己俄然坐直身子,丝绸裙裾扫落案上龟甲。她盯着殿角烧得通红的火盆,火苗舔舐着青铜炭架,映得满室血光:"大王,臣妾前日在铸剑坊瞧见那烧红的铁水...如果把人绑在铜柱上烤..."
报应来得比设想中快。西岐雄师压境那日,朝歌城的百姓开了城门。妲己望着熊熊燃烧的摘星楼,俄然想起第一次见到炮烙柱时的景象。她抓起案上的金簪,簪头的凤凰还泛着寒光,可那曾让她痴迷的赤色,现在却比淇水还凉。
纣王搂着她的腰直乐,酒气喷得她耳垂发烫:"爱妃说咋折腾,咱就咋折腾!前日新铸的青铜大鼎还没派上用处呢!"
多年那些在笑声里扭曲的人道,都化作了史乘里轻飘飘的"残暴"二字。只是每当雨夜,朝歌故地的白叟仍会说,风中传来模糊约约的惨叫,混着女子的笑声,像极了当年鹿台上的那场荒唐。
"堵住他的嘴!"妲己把玩着新做的珊瑚护甲,"把这老东西的舌头先烙下来。"
喜好嘻哈史诗看古今请大师保藏:嘻哈史诗看古今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梅伯的惨叫穿透云层时,妲己正让宫女给她染凤仙花汁。看着染缸里艳红的汁水,她俄然想起炮烙柱上飞溅的血珠,咯咯笑出声来:"本来血和花汁,染出来都这般都雅。"
朝歌城的秋老虎咬得人皮发疼,妲己斜倚在象牙榻上,丹蔻指甲慢条斯理地剥着葡萄。廊下传来此起彼伏的告饶声,原是前日进谏的大臣被押去了虿盆,成百毒蝎在人堆里翻涌,惨叫声混着腥气直往她鼻孔里钻。
这科罚越玩越邪乎。纣王命人在铜柱上刻满倒刺,又让犯人们赤脚走过。有个犯了小错的宫女,脚掌被扎得稀烂,在滚烫的铜面上拖出长长的血痕。妲己嫌不过瘾,竟让在铜柱旁养起饿狼,受刑者稍有停滞,马上被撕成碎片。
纣王笑得前仰后合,顺手将酒浇在妲己发间:"爱妃这主张,比鹿台的酒池还痛快!明日就让那些谏臣都尝尝!"
动静传开,满朝文武大家自危。上大夫梅伯气得胡子根根倒竖,抱着先王牌位闯宫时,袍角还沾着晨露:"陛下!炮烙之刑有违天道,商汤先祖若知..."
不消半日,鹿台广场立起三丈高的青铜柱。那铜柱通体雕着狰狞贪吃,内里中空填了炭火,中午的日头一照,烫得靠近的人鞋底都发软。小寺人被扒得只剩单衣绑上去时,裤裆已经洇湿了大片。
乱军冲进宫殿时,妲己最后看了眼远处的铜柱。那些曾让她镇静的刑具,现在已被百姓砸成废铁。她将金簪刺入咽喉,血珠溅在裙裾上,恍忽又成了初见纣王时那朵摇摆的芍药。
纣王的眼睛亮得吓人,拍案震得玉盏里的美酒飞溅:"妙啊!就叫'炮烙'!来人,把前日偷酒的小寺人拖上来!"
"无趣。"妲己将葡萄籽吐在金樽里,望着殿外被晒得蔫头耷脑的宫人,"比干那老货剜心时都比这带劲。"
朝歌城的夜空总飘着焦肉味,连狗都吃得毛色发亮。百姓们夜里不敢点灯,恐怕烛火晃着了巡夜的士卒,被当用心胸不轨拖去炮烙。有儿歌在街巷传播:"朝歌城,铜柱红,妲己笑,鬼神惊。"
"爱妃快走!"纣王拽着她的胳膊往密道跑,却在转角撞见被炮烙致残的老侍卫。那人拄着断剑,浮泛的眼窝里爬着蛆虫:"妲己...还我妻儿命来..."
可妲己仍觉有趣。那日她瞧见新进宫的舞姬生得水灵,眸子一转又出了新花腔:"把铜柱弯成莲花状,让美人儿在花瓣上跳舞。"当炭火扑灭的顷刻,舞姬的绣鞋刹时化作灰烬,嫩生生的脚掌踩在烫铜上,跳得越急,血泡破得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