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

【第686章】 寸步不让

“哦,本来如此。没想到犬子竟能与大将军熟悉,此乃犬子之幸也。只是大将军既然亲往冀州游历,为何事前不奉告袁某一声?如果袁某早知大将军拜访,必定美意接待。必然让大将军玩得纵情,或许大将军还会喜好冀州,甘心常驻于此呢?倘能如此。袁某就不必亲身登门拜访,也不会有本日之举了。大将军觉得然否?”

现在尔等主动奉上门来,倒是正合李某情意,既然都来了,就别想活着归去!”

这番收场白,袁绍和李利之间似有默契,既没有恶言相向,也没有过量的酬酢客气。但扳谈当中两边言语固然听起来和和蔼气,实际倒是唇枪舌剑,互不逞强。寸步不让。

或许袁将军已经将此事淡忘,不过将军之子袁二公子想必必然记得李某曾在冀州一游,那日我与令公子一见仍旧,友情颇深。怎奈李某身不由己不便常住冀州,只得仓促别过,临行时恰逢将军路子无极前去拜见,何如你我二分缘分陋劣,未曾会面。阔别半载,不承想本日方能会晤,真乃时也命也,或是天数所定,实非人力所能窜改。不知袁将军觉得然否?”

“岂有此理!”目睹李利越说越来劲,越说越欢实,袁绍终究忍不住怒声呵叱:“李利,本盟主看在你为大汉多次讨伐蛮夷、安定边患,以及为我大汉开疆扩土的情面上,尊称你一声‘大将军’,没想到你这厮竟然如此妄自负大,目中无人,的确是不识汲引,傲慢之极!既然如此,你我不便多言,疆场之上一决高低,袁某倒也看看,你这厮究竟有何本事胆敢如此放肆?哼———!”

现在听到袁绍暗含讽刺的一番话,李利轻抚着金猊兽王颈背上的直立鬃毛,脸上挂着淡然的笑容,神采自如,神情安静而泰然。

话音稍顿,李利话锋陡转:“既然如此,李某也不肯与你赘言,你我二人还是开诚布公地直接对话。不知袁将军此番相邀李某阵前一叙所为何事?实话实说,不必讳言,你赶时候,我也不是闲人,直说吧,你有何诡计?”

“哦,抄家灭族,死无葬身之地?”李利剑眉微蹙,沉吟一声,既而放声大笑:“本来袁大盟主是特地赶来威胁李或人来了,很好,好极了!这么多年来,你袁绍是第一个敢在李某面前出言恐吓之人,临时不说这份威胁对李某有无用处,单凭这份胆量,就足以让李或人刮目相看。哈哈哈”

这就是这个期间的礼节,士族占有天下主导职位,儒学被世人所推许。凡是有身份有职位之人,不管两边之前是敌是友,亦或是素有旧怨或嫌隙,见面之时都会礼数殷勤,很少有破口痛骂的场景呈现。如真有这等事,那就申明其人粗鄙不堪,不识六艺,不懂礼数,常常会被人鄙夷,被士族所架空。

————————————(未完待续。。)

尔等可知,两年前我麾下战骑二十万,步骑二十万,总计四十万步骑!时隔两年,莫要觉得只要尔等招兵买马、扩大分力,李或人便束手手脚,缠足不前,闭门自乐。本日李某便警告尔等,我李利麾下现有五十万雄师整戈待旦,即便尔等此番不来主动挑衅,李某麾下五十万雄师也早已饥渴难耐,必将挥师扫灭尔等宵小之徒!

大怒之下,袁绍怒瞪着李利冷哼一声,既而拨马回身,筹办退回本阵。

李利嘲笑袁绍贵为冀州牧却让他想来就来、想去则去,不但来去自如,还从冀州赚得盘满鉢满,收成庞大,顺带热诚了袁绍的儿子一番。而袁绍则调侃李利偷偷摸摸、藏头露尾。堂堂朝廷大将军却不敢光亮正大的前去冀州,反而利用下作手腕偷偷潜入。继而灰头土脸地仓促逃离;如果他早晓得李利会去冀州,定叫李利有来无回,就此葬身于冀州境内,也免得他大费周章地联络各镇诸侯联手征讨李利。

夹枪带棒地说完话后,李利脸上弥漫着淡淡的笑容,双眸灼灼地谛视袁绍,眼神中透着一抹促狭调侃之色。

明知不成为而为之,小儿之傲慢才是真正的天下无出其右者,惟李利庶子一人也!本日我三十万盟军陈兵关前,而汝纵有三十万兵马却仍需分兵驻守各州各郡,可用之兵不过戋戋十万人马,如此孱羸之兵岂是我盟军之敌,的确是螳臂挡车不自量力!”

袁绍神采微变,双眸瞪眼着李利,眼神阴冷而狠厉。不过他对本身情感的节制力度掌控得很好,没有当场发飙,也不会在两边数十万雄师面前失态,仿佛是不为所动,仍然保持着诸侯盟主应有的本身涵养和气度气度。

李利虽是重生之人,很不风俗这些虚假造作的俗套束缚,却也不得不遵行时下的诸多端方。不然的话,他便不是矗立独行,而是数典忘宗,一意孤行,必被世人所架空,底子没法建立今时本日的霸主职位。

大环境就是如此,并非个例,是以不管甚么人都必须遵循,不然便是自降身份,自取其辱。

“袁将军今非昔比,贵为诸侯盟主,挥斥万军,威势一时无两,朱紫多忘事亦在道理当中。昔日李某冀州之行幸得袁将军多番照顾,方才不虚此行,收成颇丰;将军厚赐,李某一向感念于心,未曾或忘。

“且慢!”扬声叫住袁绍,李利笑呵呵说道:“袁将军好歹也是数十万诸侯盟军的盟主,如此恼羞成怒地大发脾气,恐怕有失盟主的身份和威仪吧?都说人老多情,李某还觉得袁将军喜好和年青将军多多交换,是以才大费唇舌地与你叙谈。没想到袁将军一点不承情,反而怒颜相向,这真是美意当作驴肝肺,白白华侈了李某一腔热忱。”

这一幕,或许很多兵士不明就里,还觉得两边统帅不愧为威震一方的霸主。彼其间都已是剑拔弩张、厮杀期近,却还能谈笑风生,当真是大将风采,处变不惊啊!但是。两边阵前的其他诸侯和将领。倒是听出了各自统帅的话外之音、言外之意,这番话看似酬酢客气,实则埋没机锋,相互调侃。

“哈哈哈!”袁绍闻言大笑,寸步不让地讽刺道:“李利小儿好大的口气!不消你本身吹嘘,袁某也晓得你麾下西凉甲士马浩繁,但若说是拥兵五十万倒是言过实在了。据我所知,两年前小儿麾下不过三十万兵马,并且粮草紧缺,衣不裹体、食不充饥,空有雄兵在手却有力出征中原。两年来,小儿穷兵黩武,妄自负大扩大边境数百里,大肆收留外族蛮夷进驻境内,导致西凉府库入不敷出,赋税完善,虎帐没有隔月之粮,百姓没有出门之衣。如此贫困之地步,小儿自顾不暇,又有何本事扩大兵马、强大气力?

“嗯?莫非袁某曾与大将军见过面,为何袁某毫无印象?”

“呵呵,诡计?”袁绍闻声勒马,嘲笑着差遣座骑后退两步,冷眼谛视着李利,微眯双眸阴测测地说道:“李大将军未免自视太高了吧?袁某此次代表我中原各州郡七镇诸侯与你会晤,并不是要与你媾和,而是特地前来提示你审时度势,切莫一意孤行,以免祸及满门,抄家灭族,死无葬身之地!”

语气稍顿当中,看到袁绍气得眉头直跳,似是肝火中烧,李利不等他开口说话,便持续说道:“贤人云:来而不往非礼也。袁将军可贵前来踏入李某辖境以内,此次既然来了,就不要急着归去;函谷关间隔长安不远,李某必然要略尽地主之谊美意接待袁将军,挽留将军多住些日子,久居于此也无不成。恰好天子经常念叨袁将军,称将军乃是汉相后嗣,袁家累世忠良,但愿将军能够入朝为官,造福天下百姓百姓。无独占偶,李某还没来得及请旨征召将军入朝,不成想将军竟然不请自来,如此倒也免得费事,此番将军就随我一起回朝便是。不知袁将军意下如何呀?呵呵呵!”

“袁将军太客气了。实不相瞒,前番冀州之行并非李某不肯久留,而是还不到时候。官方谚语道:一口气吃不成瘦子。当时李某自顾不暇,哪有闲工夫提领冀州,故而临时将冀州拜托给袁将军,待机会一到,李某自当常住冀州,就不劳袁将军操心了。”

“袁将军别来无恙?”

只可惜袁大盟主或许过分健忘了,现在站在你面前的不是董卓,而是我李利李文昌!在李某眼里,尔等数十万诸侯盟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插标卖首之徒,只手可灭;即使再多三十万人马,李或人又有何惧?

大笑声中,李利语气稍顿,既而语气突变:“三十六万诸侯盟军,端是阵容浩大,人数很多,自五年前陈留会盟以来,这是近年来天下间最大范围的战事。袁大盟主实在了不起,先有陈留会盟在前,此番又第二次联络各镇诸侯缔盟,假借盟军之力耀武扬威,叱咤风云。这份合纵连横的难耐,天下无出其右者,惟袁盟主一人也!

推荐小说:

氪金成仙 |  玄幻之装逼成神 |  那些风花雪月的事 |  梦里戏外[娱乐圈] |  仙焰 |  万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