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纯阳仙宫
视野,豁然开畅!
随眼望,浩大百里的大雪山延长至此,山势俄然平坦!好似无上天神曾以鬼斧伟力反正各斩下一刀,整整齐齐地削去了小半座山体。下横面削成平台,上竖面削成石壁,高低皆数十里,结厚冰数尺。横面前端,匠人以寒冰为基,精雕一面数里直径的庞大太极图,内设阴阳鱼,外设九宫十八卦,成一方道修广场。
石门之前,矗立着两尊数十丈高的青玉石碑。天青色,大理石,左碑刻字“一剑万里冰雕苍茫”,右碑刻字“一卦千年道祖纯阳”,宫门正中,红木牌匾刻三字“纯阳宫”。笔划如剑,意如雷电,两碑一匾总计十九字,威武逼真之余,就好似两端真正的龙虎镇守山口。
……
北国之西南,西土之东北,苍雪连绵之地。
它连累着无数头绪…
让前来拜山之人观之寂然畏敬。
随阵势渐高,氛围中的氧分逐步淡薄。
六尺身材,二十高低,略显肥胖。着紧身云纹白衣道袍,背一把三尺银龙剑。长发及腰,乌黑亮泽,与道袍的红色构成光鲜的对比。俏瓜子脸,豌豆儿唇,柳刀眉,寒霜眼,英姿飒爽且有几分姿色。只是由她骨子里披收回来的气味,却好像四周固结千年的冰霜,冷得让人打心底里颤栗,不敢与之靠近。
这,便是所谓的太上仙。
一尊白玉雕砌的偌大石门,耸峙山口。
白玉石砖砌墙,银片枝条当梁,珠玉宝石装点楼身,犄角有龙凤,凭栏著玄武,极显豪华且气度,模糊间还流露着超然物外的道息,仿佛仙宫,绝非尘寰楼阁可比。
道祖,纯阳宫。
九霄之上仍有仙鹤三五,绕着山颠飞舞盘桓。山体间,覆雪虚掩琼楼碧阙万千,瓦檐倒挂着冰晶银锥无数。
大唐,北。
风卷残云拟长空一色,落水成霜肃人间一态。
而现在,我们唠叨了这么半天,从仙行山脉说道纯阳宫末,实在只是想说清楚一件事情儿…
宏伟,严肃,气度,再富丽的词组,一时候也难以描述面前所见,思来想去,或许唯有“鬼斧神工”四字能够解释…
数年前,曾有执剑脉长老点评,此子虽为女儿身,但其道修天赋及资质之高,不亚于当年的吕奉仙。
此人,墨言。
视觉,鲜明变幻。
话至此,不必再多言。天下道场无数,各有千秋。但是光凭两块石头便能有此慑人气势者,唯独一家…
为千年剑修奇才。
这是一件看似平常,却非同平常的事情。因为在畴昔二十年里,太上宫的宫门只被人翻开过二次。第一次,是在二十年前,吕奉仙今后破门而出,开启了他杀伐人间之路。第二次,是在半年前,余悠然今后走出仙行,以谋为剑,一剑斩开了封停二十载的六合杀局。
世人传说“登山过门,可拜太上仙”。
纯阳宫首席大弟子。
说的便是此两仪之门…
此宫阙,全称“太上纯阳无极宫”,为四千八百年前纯阳鼻祖成仙登仙后清修之寓所,因受仙气津润无数光阴,故被世人奉为仅次于南海蓬莱、西方极乐的人间第三仙土。据大唐风云录记录,太上宫本身就是一件至尊无上的大仙器,在纯阳鼻祖飞升天外之时,用心遗留尘寰,庇佑门徒。其内藏有仙家珍宝、经纶、道法无数,孕六合六道之精华无尽。相传在殿中静修一日足可堪比人间苦修多年。故此,纯阳门下方才气向来皆有天骄出,即便是在无神仙庇护的年代,其香火传承亦从未式微。更有甚者,诸如一代杀神吕奉仙、妙算袁天罡,阵师厉小花,当代纯阳宫主吕忘生、半仙谢云流等通天达地之辈。他们色采斑斓的传奇事迹,更是把这座本来就非常奥秘的宫阙,蒙上了一层厚厚的流金光彩…
上行,广场正北,两座由黑岩巨石镂空雕砌而成的石门,豆割着广场的另一端。石门高数十丈,宽十余丈,长百余丈,石壁上雕镂着无数玄武龟纹,似太古期间所遗留下来的某种道文,细看很玄乎。两门相连为一体,顶头刻古体的“两仪”二字。
沿道上行一起十数里方至绝顶。
一件很首要的事儿。
数千丈高,没入云端!
是这座深锁无尽奥秘的宫阙,此时敞开了门。
苍雪延连不知多少里不见绝顶,唯嶙峋山石与矗立古松相互错落。峰峦如剑耸峙六合,罡风作刀吼怒八方。晴空明朗,有孤鹤飞。栈道危悬,无路人行。古往今来即有言常道,仙路难行,行仙路难,行仙行路万难。而此处,便就是那被世人堪比登仙之难的-十万里仙行山脉。
昂首瞻仰,云烟渺渺。
超出此门,扎眼可见着一道宽百丈,长千丈的青岩石阶。蹬阶而上,未几很多刚好踏出一千九百九十九步即登顶。登顶,又可见得一面更宽广的道场。广场的最里头,则是纯阳百里道场的绝顶,那边耸峙着一座恢宏非常的参天宫阙!
而本日,则是第三次…
山势起伏成沧海波澜,银装素裹着原驰蜡象。
过宫门,登山道石阶一起上行…
随孤鹤高飞,抹去掩雪,沿着绝壁边上的狭小栈道一起直上不知多少万里…
暗淡的宫阙里,走出来了一名女子…
在最后一级石阶上,放面前眺…
宫阙正门有一金漆牌匾,刻“太上”二字。
宫阙恢宏,拔地而起!
往下看…
群山突分四侧,居中独剩一座白雪皑皑的浩大雪山交界着长空。冰霜还是孤寂,只是在不经意间却已酝酿出了温度。
只是山道两旁古松反倒长得高大非常,参天的枝冠覆盖着层层厚雪,只要稍有风儿吹呼,就能晃落一堆冰锥。而九霄之上的阳光虽能穿透云层映落空中,但还是化不尽冰霜中的酷寒。零琐细碎的冰渣子,覆盖着四周统统物体的大要,就像一粒粒晶莹剔透的藐小宝石,刺眼闪亮。
广场东西两侧,建有宏伟道殿各两座,别离对应四方天帝之数。道殿门之前皆摆有一尊九龙回日高鼎,焚高香红烛,余烟淼淼,环绕云霄,皆有道人祭拜,真似那天人之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