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进宫
呷了一口茶,顾音澜擦了嘴角的茶汁,慢条斯理道,“和我还装甚么傻,既然挑选进宫见我,莫非你会猜不出来我找你何事?”
你输血快意,那是你的事,关她事吗?
迈进东宫,又走了半盏茶的工夫,才到顾音澜住的偏殿揽月殿。
请柬聘请她去东宫赏花,没有甚么奇特之处,让明澜皱眉的是请柬的斑纹,乍看是好几只胡蝶,细看还画了玉阙。
她倒要看看,甚么样的帖子,她看过后必然会进宫。
一进门,就听到顾音澜吃酸的声音,“我和太子打赌,我还没瞧见犒赏呢,太子倒先赏你了。”
明澜挑眉,道,“太子的话,我听不明白。”
PS:另有一更稍晚点~~~
丫环昂首看了眼天气,这明白日的,世子妃如何要沐浴,莫不是去勇国公府记念感觉倒霉?
刚如许想,就听太子道,“离王世子妃扳连本太子输了一块玉快意,是不是该亏蚀太子?”
明澜进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玉阙拿出来,丢进铜盆里浸泡,固然玉阙帮了大忙,但明澜内心膈应啊,多洗几遍,待会儿再夸奖它。
小公公带路,明澜直奔东宫。
第二天,明澜吃了早餐,又给老王妃请了安后,就直接坐马车进宫了。
刚走到东宫前,就瞧见了太子和太子妃并肩走出来,看到她,太子眸光一转,笑道,“看来离王世子妃和音澜的干系还不错。”
说着,她走到浴桶前,巴巴的望着明澜。
落到她手里,不死也要她掉几层皮,为父亲和娘亲报仇雪耻。
很快,碧珠就了拿了一小银锭子给她,四儿还没有伸谢,明澜就表示她附耳畴昔,叮咛了几句,四儿点头如捣蒜,“奴婢晓得。”
但明澜看了一眼后,眉头就拧成一团了。
四儿把馒头噎下去后,还拍着胸口道,“哽死我了,我这不是怕世子妃焦急吗?”
太子妃眸底闪过一抹错愕,明显,她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太子还真听了出来,甚么时候太子这么好说话了?
上面写道:能发明这张纸条,看来你我都还没有健忘小时候的事,另有几分姐妹之情,如果胡蝶蛊和碎玉阙不能请你进宫的话,那么火焰胎记和百毒不侵呢?
明澜越急,顾音澜就越磨蹭,好整以暇的端着茶细细咀嚼,这么久,她向来没有像明天这么好表情过。
与以往脾气暴躁分歧,顾音澜今儿表情格外的好,说话声都温温轻柔的,大抵是因为逮着了明澜的把柄,觉得要明澜往东,她不敢可惜,猫逮到了老鼠,总会兴趣勃勃的逗一会儿。
秋棠啊了一声道,“这帖子送来时,说世子妃见了后,必然会进宫的,那我拿去扔了?”
太子勾唇,道,“赏!”
尽是水的手接了请柬,明澜很卤莽的从中间扯开,然后就暴露请柬里藏的小纸条。
丫环把热水拎出去,明澜舒舒畅服的泡在浴桶里,水汽氤氲,让她整小我都昏黄了起来。
明澜一脸不明白,太子妃就笑道,“昨儿侧妃送帖子给世子妃,请你进宫赏花的事,昨儿傍晚太子晓得后,和侧妃提及,侧妃说你爱端架子,昨儿固然没来,但明天必然进宫,并和太子打赌,太子输了,就给侧妃一柄玉快意。”
明澜眉头仿佛打了个活结,久久松不开。
明澜眸光闪了闪,道,“把请柬给我。”
但谁是老鼠,谁是猫还不必然呢。
丫环说话声不小,明澜展开眼睛道,“拿来我瞧瞧。”
明澜脸上神情淡淡,顾音澜瞥了她一眼,道,“我可没有逼你进宫,摆这么一副臭脸给谁看呢?”
丫环都盯着她,不晓得纸条上写了甚么让世子妃不欢畅的话。
回了锦华轩后,楚拜别了书房,明澜则回了屋。
当着太子的面,太子妃不敢添油加醋,竟然说她爱端架子,明澜笑了一声道,“太子和侧妃拿我打赌不算,我还要搭出来一柄玉快意,太子殿下,你感觉合适吗?”
明澜心底嘲笑,不晓得在顾音澜眼里甚么叫逼,拿刀架在她脖子上才算吗,明澜没时候和她耗,只道,“找我进宫何事,直接说吧。”
憋不住,碧珠要问,只见明澜把纸条捏成一团丢在地上,小纸团掉在湿了水的地上,刹时就吸满了水,墨迹化开。
秋棠从速去喊四儿,四儿啃着馒头进屋,太焦急,直接噎着了,雪梨帮她拍后背,碧珠则给她倒水道,“你好歹吃慢点儿。”
雪梨见明澜泡了好一会儿,担忧她睡着,正想借请柬提示她一声,那边碧珠拿了衣裳过来道,“请柬如何还送来了,太子侧妃请世子妃进宫赏花的事,世子妃早就晓得了,明说了不去。”
四儿欢畅的合不拢嘴。
碧珠跟在明澜身后,进屋之前,叮咛道,“筹办热水,世子妃要沐浴。”
如果明澜没有猜错的话,顾音澜请她进宫是要和她谈胡蝶蛊和碎玉阙的事。
雪梨在一旁添热水,内里,秋棠拿了张请柬出去,道,“太子侧妃请世子妃进宫赏花。”
太子妃和太子还忙着去凤鸾宫给皇后存候,就走了,至于犒赏,有公公记取呢。
太子哑然发笑,太子妃则捂嘴笑道,“依臣妾看,殿下应当赏世子妃一块玉快意。”
固然她不缺钱,但天上掉下来的犒赏,不要白不要,至于太子妃帮她讨赏,看来她说的话,她都听出来了。
明澜怔了一瞬,回过神来,福身伸谢。
“把四儿叫过来,”她道。
绕过屏风,秋棠就见到明澜了,见她泡在水里不便利,便把请柬翻开给她看,归正这请柬在她看来稀松平常,没有甚么特别之处。
明澜叮咛碧珠道,“赏四儿二两银子。”
太子妃嘴角勾了勾,不晓得太子哪只眼睛看出来离王世子妃和侧妃干系好,离王世子妃点拨她后,她让穆王府去查,公然查到太子出事那些天,有人花重金探听太子的行迹,只是还没确实证据证明是顾音澜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