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以退
“父皇,”李景进了文华殿便跪下了:“本日小玉差点命丧刺客之手。两个刺客皆是死士,手中有见血封喉的剧毒匕首。为了刺杀小玉,整整埋伏了一个月之久。”
明天本来是个好日子。侄女乔婉出嫁,乔府大办丧事。乔皇后心中高兴之情,无需细述。没曾想,还没欢畅多久,就听到了陆明玉遇刺的凶信!
永嘉帝:“……”
儿媳刚遇过心狠手辣的刺客,十之八九是祸起萧墙。永嘉帝现在最不肯见的人,就是陆临了,那里还直得起腰杆斥责。
“皇上清查下去,不出不测,只会有一个成果。脱手的,必是皇上靠近爱重之人。”
“是朕对不住你。当日你许婚的时候,朕向你承诺过,不管到了何时,都会待陆氏如女儿普通。凡事都为她撑腰。”
“臣不肯皇上难堪。这件事,就算了吧!”
乔皇后这一跪,突破了令人堵塞的沉默。
乔皇后听出了些甚么,伸出的右手顿在空中,面色悄悄泛白。
最后那一句,稍稍流露了永嘉帝的实在设法。
可此时现在,君臣四目对视,心虚不安的人倒是永嘉帝。
乔皇后气得连午膳都吃不下,当即来了文华殿。
永嘉帝神采沉凝,龙目中闪着怒意。
陆临含怒而来,没了常日的随和,一张俊脸充满寒霜。
公然,就见陆临低声说了下去:“家和万事兴,家丑不成传扬。臣也有六个后代,手心手背都是肉,皇上的难堪之处,臣都懂。”
说完,磕了三个响头。昂首时,额头已红了一片。
李景内心的火苗,蹭地燃了起来。
陆临这么快就来了!
倒是李景,在刹时就揣摩出了岳父这一行动的深意,内心不由得道一声好!
陆明玉为了放心养胎,一向在娘家住着,没有回皇子府。这等事,半点分歧端方。
冲进文华殿的,恰是荥阳王陆临!
身为臣子,不等天子宣召就冲进文华殿,这是不敬天子。叫真起来,便是大不敬之罪。
乔皇后默许了此事,永嘉帝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不知。实在,内心何尝没有想过,这个儿媳主张太大,怀了身孕连皇子府也住不得了。莫非皇子府是龙潭虎穴会吃人不成!
堂堂皇子妃,竟在光天化日之下被行刺,这的确是对天家的挑衅!更何况,陆明玉现在怀着身孕,金娇玉贵。便是动了胎气,也令人大怒。
好一记以退为进!
此时的文华殿里,也是一片冷肃。
永嘉帝比乔皇后还要早一线晓得此事,心中一样大怒。
父子两人以目光无声地对峙了好久。
要抓出幕后主谋,就得看永嘉帝肯不肯伤筋动骨了。
是啊,有这个本事又有胆量冲陆明玉脱手的人,宫中表里加起来,也不会超越五个。
他昂首就要说话,却见岳父陆临收敛怒容,跪了下来:“臣进宫求见皇上,恰是为了此事而来。”
“朕说到却没做到。光天化日之下,就有人敢持着匕首行凶!万幸陆氏没有毁伤,不然,朕另有何脸面见你。”
乔皇后深呼吸口气,缩回击,跪在李景身侧:“臣妾请皇上彻查此事。不管幕后之人是谁,毫不姑息!”
永嘉帝神采有些庞大,定定地看着李景,没有说话。
……
乔皇后心疼不已,走上前要扶起儿子。
就在此时,一个快速有力的脚步声冲进了殿内。
到底是谁?!
永嘉帝也是一惊,内心涌过心虚和没法言喻的惭愧。下认识地想迟延一时半刻:“朕和皇后二皇子说话,请荥阳王稍候半晌。”
永嘉帝叹了一声:“这里没有外人,你不必这般。朕晓得你内心有气,朕晓得有人行刺陆氏,也一样恼火。”
是啊,陆明玉到底没事,清查到底是必然的,不过,也不必再闹出太大动静来。家丑不成传扬,何况是最重颜面面子的天家皇室?
“儿臣恳请父皇彻查此事,将这个用心叵测的暴虐之人找出来,严惩不贷!”
“有民气中不安,视小玉为眼中钉肉中刺,想将她除之而后快。这也是不免。任凭如许下去,谁也压不住他们伉俪两个。”
永嘉帝从龙椅上起家,亲身走到陆临面前,伸手虚扶了一把:“荥阳王快些请起。”
“臣见过皇上,”陆临在大怒之下,也没忘了礼数,先抱拳施礼。
李景动也不动,保持着跪下的姿式,低声又果断地说道:“儿臣请父皇做主,还儿臣和小玉一个公道!”
究竟证明,确切有人不怀美意!要设局杀了陆明玉和肚中的孩子!
乔皇后目中闪过一丝忧色,李景精力一振。
永嘉帝看着跪在一处的正妻嫡子,想到差一点丧命的儿媳和未出世的皇孙,眼里闪过一抹断交,张口道:“你们先起家,此事交给朕。朕必会给你们一个交代……”
“皇上风华正盛,远没到立储的时候。可有人,已经按捺不住了。人一旦生了歹意,打动之下,甚么事都干得出来。”
“小玉在路上遇了刺客,万幸安然无事,喝几日安胎药便可。既然她没事了,臣觉得,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不要再清查下去了。”
李景也没再出声,沉默着和永嘉帝四目相对。
“到当时,皇上如何下得了手?”
“这里没有外人。臣说句不知进退的话。臣的半子是嫡出的皇子,身份贵重。小玉是二皇子妃,怀着身孕,一旦安然生子,便是嫡出嫡脉。”
别说永嘉帝,就连乔皇后也惊住了。
守着文华殿殿门的两个内侍,苦着脸追了出去,跪下请罪:“荥阳王执意要进殿,主子们想拦也拦不住,请皇上饶命!”
陆临没有起家,持续躬身赔罪:“臣怜惜爱女,心如油煎,等不及皇上宣召,就闯进了文华殿。犯下大不敬之罪,请皇上谅解!”
乔皇后也在,脸上的气愤犹赛过永嘉帝。
话音未落,刘公公便神采仓促地出去了:“启禀皇上,荥阳王在殿外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