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欠债还钱,杀人偿命
韦小宝嘲笑道:“当日你杀我师父的时候,可没想到本日罢?”
此人有胆有识,远非郑克爽可比,这番话侃侃而言,韦小宝一时倒也难以回嘴。
林逸就没那么多顾忌,已筹办脱手,俄然挑了挑眉,今后堂看去。
冯锡范冷冷道:“我们到了都城以后,安份守己,向来不见外人,更加不敢犯了半条国法。韦大人,你要乱加我们罪名,皇上明见万里,只怕也由不得你。”
冯锡范抢到郑克爽身边,一伸手便拉起了他,转头向韦小宝道:“当年杀陈近南,满是我的主张,跟郑公爷无关。你要为你师父报仇,固然冲着我来好了。”
韦小宝鼻中哼了一声,向多隆道:“多大哥,郑克爽这小子也忒无礼!我们来了这老半天,他不睬不睬,可不是瞧不起人吗?”
韦小宝对冯锡范向来非常顾忌,见到他狠狠的模样,不由得满身在椅中一缩,颤声道:“你……你想打人吗?”
韦小宝道:“咦,这倒奇了。多大哥,昨儿我们不是抓到了一个叛徒吗?他破口痛骂皇上,又骂兄弟。此人说是郑王爷的旧部下,说他在都城受人欺负,要为他报仇,要杀尽满清鞑子甚么的。”
林逸固然没见过冯锡范,但也猜出了此人的身份,在他眼力,现当代上,能称为武林妙手的,实在没有几个。
林逸目露杀机的同时,也有些骇怪,这就是郑克爽?如何看上去那么老?
郑克爽不该该比韦小宝也大不了多少,还与韦小宝抢美女阿珂来的吗?面前之人,看上去都已经四五十岁了!
韦小宝道:“哦,本来如此。你当年在台—湾大吹牛皮,说要打到都城,拿住了皇上,要如何如何长,如何如何短,这些话还算不算数?”
多隆道:“是啊!杀人偿命,负债还钱。老是做一辈子缩头乌龟,毕竟是躲不畴昔的。”
郑克爽只得强忍肝火,悄悄咳嗽一声,说道:“韦大人,多总管,您两位好!”
郑克爽听得韦小宝到来,那是他当世第一克星,不由便慌了手脚,却又不敢不见,只得换上公服,战战兢兢的出来相迎。△頂點小說,
郑克爽颤声道:“韦大人,请你高抬贵手。您说的事,完……完整没有……”
他二人虽是台—湾降人,却已得朝廷册封,欺负一二当然不难,当真要扳倒他们,皇上只消问得几句,立时便显了本相。
韦小宝固然说的狠辣,但毕竟只是恐吓一下郑克爽,趁便讨要郑克爽当年欠下的银子罢了。康熙让他不得找郑克爽报仇,他也不得不听。
郑克爽怒极,只是在人檐下过,那得不低头,韦小宝与多隆,一个是天子面前的大红人,一个是御前侍卫总管,本身无权无势,身当怀疑之地,虽说爵位尊荣,实在处境比之一个平常百姓还要不如。
林逸起家,淡淡道:“负债还钱,杀人偿命,两位,拿命来吧!”(未完待续。)
韦小宝点头道:“郑克爽?郑克爽不是在台湾做延平王吗?如何会到了都城?你是个冒牌货品。”
这真是郑克爽?
只见俄然间,后堂快步走出一人,身材瘦长,神情剽悍,韦小宝与多隆神采微变,倒是一代妙手,“一剑无血”冯锡范。
郑克爽背上盗汗直流,心想:“他要加我罪名,胡乱假造些言语。皇上老是听他的,决不会听我的。”
见到大厅上,一个陌生人居中而坐,韦小宝与多隆坐在一旁,郑克爽不由一愣。
在都城的苦日子,让贰心中已是千百遍的悔怨,当日实不该投降。施琅攻来之时,如率兵奋力死战,一定便败,就算不堪,在阵上冒死而死,也对得起祖父、父亲的在天之灵。不致投降以后,却来都城受这无穷的困苦热诚。
韦小宝有些害怕冯锡范,但还是嘲笑道:“你是好人,嘿嘿,本来‘一剑无血’冯大人是大大的好人,这倒是本日第一天闻声!”
郑克爽道:“鄙人归顺大清,蒙皇上恩情,赏了爵禄。”
郑克爽上前拱手见礼,叫了声:“见过韦大人,多大人,这位是?”
数年不见,郑克爽竟然老了二三十岁普通。
也就陈近南、冯锡范等寥寥数人罢了。
郑克爽道:“鄙人郑克爽,韦大人怎地不熟谙了?”
韦小宝先是大奇,随即明白,他这几年来苦受折磨,乃至蓦地朽迈,不由起了怜悯之意,但跟着想起当年他在通吃岛上,手刃陈近南的暴虐,肝火立时便涌了上来,嘲笑道:“你是谁?”
韦小宝道:“多大哥,这位郑王爷,当年可威风得很哪。兄弟比来听得人说,有人要驱逐郑王爷回台—湾去,重登王位。郑王爷,来跟你讨论的人,不知如何说?兄弟想查个明白,好向皇上回报。”
再有就是神龙教的教主洪安通。
陈近南与洪安通都已经死了,面前之人固然没有脱手,但林逸多么眼力,一眼就瞧出了此人的深浅,又呈现在这里,定是“一剑无血”冯锡范。
冯锡范朗声道:“我们归降朝廷,皇上封郑公爷为海澄公,封我为虔诚伯。皇上金口说道,畴昔的事一笔取消,决不计算。韦大人,你想假公济私,冤枉好人,我们只好到皇上跟前去分剖明白。”
但韦小宝是来要账的,负债还钱,天经地义,刚想开口,林逸却已经站了起来。
韦小宝渐渐低下头来,只见面前这个弓腰曲背的“老头儿”,头发斑白,容色蕉萃不堪,细心再看,此人年纪倒也不如何老,只是愁眉苦脸,眼角边都是皱纹,颏下留了短须,也已斑白,再凝神一看,却不是郑克爽,又是谁来?
现在听了韦小宝这几句话,郑克爽更是懊丧欲死。
郑克爽听到这里,再也支撑不住,双膝一曲,跪倒在地,颤声道:“韦大人饶命!小人畴昔罪该万死,获咎您白叟家。您大人大量,放我一条活路。”
郑克爽久居府中,并不知清廷的大变故,也不熟谙林逸。
但林逸眼中的杀机隐现,四目相对时,让郑克爽猛地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