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惊天大案
翌日,宛城的诸多粮铺纷繁张贴书记,宣称本日起再不向南阳程氏购入半粒米粮,南阳郡内诸县纷繁随之照应,进而敏捷伸展到周边郡县。
他们囤积着数以百万石计的新粮,不是要寻来数十万户郡民,这不是异想天开么?
夏阮亦是不敢藏匿此案,当即沉心静气,誊写奏章,将其间景象上报朝廷。
“何况淮水过往虽屡有水匪为祸,却多是小打小闹,光凭劫夺几艘货船,粮船,那里养得起数千,乃至更多尚未暴露形迹的水匪……”
可依着此时景象,来岁粮价断是高不了,待到他们手中的新粮也变了陈粮,六十钱每石的代价,且不算运费和耗损,单是购粮和屯储的支出都要赔掉血本。
可当他见得皇室实业要插手齐地盐业,二话不说便将全部身家交了出来,死死抱住这条大粗腿。
面前这群蠢货倒是为虎作伥,跟着程方那老匹夫向皇室实业叫板,那可不是狠狠甩了江都王乃至太子殿下的耳光么?
他敢如此做,背后自是得了江都王刘非的授意。
“还望大农丞体恤,可否让官仓亦以每石八十钱的时价购入我等囤积的新粮?”
“查!你也派羽林卫暗中前去,给朕彻查!”
在场的粮商们闻言,更是几乎气晕畴昔。
“嗯?”
秋收时,他们辛辛苦苦前去中原各地低价购入新粮,又操心费心的运到南阳囤积,就等着来岁夏秋粮价高涨之际运往关中诸郡,从中谋取差价。
刘彻亦是面色沉郁,只觉此事并非大要那么简朴,“我大汉立朝数十载,向来与民生息,近些年风调雨顺,鲜有天灾,父皇更是连连减低赋税,中原虽不似关中这般五十五税一,却最多三十税一,百姓丰衣足食,哪来这么些贼寇?”
那些家伙早就挣得钵满盆满,就等着年节到来,享那阖家团聚呢。
“戋戋百万石陈粮,亏个数千万钱,咱皇室实业赔得起!”
“没错!单单程氏翻出的数桩旧案,便扯出那么些水匪寨子,数千贼寇,儿臣不信光凭司马宏便有那么大的胆量,敢暗中养匪为患!”
难不成粮商都是猪脑筋?
官府粮仓售出的虽是陈粮,但因储存恰当,又是未曾舂过的谷粒,用以食用并不比新粮差多少,代价倒是便宜很多,故而百姓纷繁把家中新备的存粮售出,再买入陈粮。
“做人啊,要识时务,懂进退。”
大郡太守,粮商世家,数千水匪,要权有权,要粮有粮,要钱有钱,要船有船,要兵有匪,造反都够了!
东郭咸阳满脸戏谑道,对这群鼠目寸光的蠢货,他真真不屑得很。
一时候,关中各地及南阳郡的粮价皆是大幅滑落,连带周边郡县都受了不小涉及。
刘启咬着后槽牙,恨声道,“不管查到甚么人,查出多少人,尽皆夷族!”
刘启面色稍霁,却还是皱着眉头,“皇儿莫不是感觉朕手腕过苛,你可不是会心软的性子啊。”
“查!给本官往死里查!”
不但是官商勾搭,商匪勾搭,这清楚就是官商匪三方勾连,这特么是大案,惊天大案!
淮水诸多船帮更是狠辣,不但言明此后再不接程氏买卖,乃至有很多船把式落井下石,将程氏告上公堂,称其勾搭水匪,多次让其劫夺与程氏有嫌隙的外埠粮商。
粮商们见他态度果断,只得转了口风,纷繁硬着头皮要求道。
刘彻颌首道:“是,父皇可曾想过,淮水蜿蜒数千里,何止流经南阳一郡之地,那程氏往年收粮之地更是遍及江淮……”
“父皇息怒,保重龙体要紧!”
仆从虽需由主家代为交纳赋税,倒是不得入籍的,这意味着粮商们想要向官仓卖粮,就等找本地在籍百姓代售。
方才就任不久的南阳太守夏阮自是大怒非常,便连张骞和东郭咸阳都想不到,南阳程氏的胆量竟如此之大,掳船,抢粮,杀人!
“让廷尉府把司马宏往死里打,速速查明此事,凡涉案官员,尽数连坐!”
那些南阳粮商大多脊背冒汗,之前用粮船堵塞淮水河道之事,他们当中也有很多人受了程氏家主程方利诱,从旁脱手互助,不然单凭程氏,哪来千八百艘大船?
两个多月来,程氏为首的中原粮商胆敢以大量船队堵塞淮水河道,使得齐地盐商没法向南阳周边郡县运送海盐,真真触怒了刘彻和刘非,乃至是汉帝刘启。
这特么是要刨了大汉的根啊!
大农丞东郭咸阳倒是不吝集结大量夫子,从长安城四周的太仓源源不竭的运来多量陈粮,在南阳郡下辖诸县的仓廪大肆出售,尤是郡治宛城更是开出每石五十钱的低价,的确是赔了血本。
汉六十年年底,大农令曹栾奉圣谕,令京畿三辅,并弘农,河东,上党,太原等周边郡县开常平仓,以每石八十钱的时价购入百姓家中新粮,同时开储仓,以每石六十钱的低价出售客岁陈粮。
刘彻忙是出言安慰,复又硬着头皮道:“依儿臣之见,还需加派御史中丞和廷尉右监一并前去才好。”
东郭咸阳看他们还欲胶葛,倒是懒得再虚应,独自道:“就你们南阳商贾事多,瞧瞧河南郡,粮价亦是大跌,怎的不见半个来抱怨的河南粮商?”
“你等莫非不识字,还是没看到张榜布告上盖着大农令的大印?”
论起交通权贵,勾搭官府,他东郭家可生生做了百余年,哪是南阳这些笨拙粮商可比?
河南郡的商贾早就搭上了皇室实业,不但帮着发卖海盐,更是早早将手头的囤积的新粮尽数卖给了那甚么皇室储备署,还出船出人,帮着从数个诸侯国往京畿运粮。
东郭咸阳两眼微翻,暴露大半眸白,“布告上写得明显白白,遵循本地册籍,每户郡民可向本地官仓按八十钱每石的时价出售十石新粮,你等想卖就卖,不想卖就不卖,求我体恤何为?”
东郭咸阳也瞧出他们已然会心,便是笑着将他们送出门去,临别时还不忘和颜悦色的鼓励了一番。
刘启目露寒光:“你是说官匪勾搭的不止南阳一处?”
皆是长年在内行商的,谁还耳聋昏聩不成?
大汉明订户律,各地八月“案户比民”,将各户占有的地盘及赀财登记造册,作为征收丁税及分拨兵役、力役的根据,是为册籍。
刘彻苦笑道:“父皇谈笑了,儿臣哪会对这等乱臣贼子心软,而是怕张汤手腕过于酷烈,孔殷间难以把此案彻查清楚,不但落人话柄,更会呈现疏漏之处。”
财大气粗的刘非对诸位皇子如是说,眼中寒光凛冽,“那些中原粮商胆敢跟着南阳程氏给太子殿下和我们下绊子,且看谁的家底丰富!”
数桩无头旧案皆被翻出,原是尽皆被前任南阳太守司马宏压下,现在尽数被摊开在阳光下,其中景象甚是骇人听闻。
“本官就是冲着南阳程氏去的!”
此话一出,他们端是心头滴血。
许广川和匡衡自是晓得事关严峻,哪敢有半分怠慢,当即应诺而出。
如此一卖一买,百姓家里存粮半粒很多,还凭白多了些余钱,目睹年节将至,手头确切余裕很多,端是感念今上恩德,免不了又朝圣天子的长生排位多上了两炷香。
南阳郡位居中原,靠近淮水,向来物产丰厚,货畅畅达,故而未设常平仓。
他东郭家也是赀财万金的商贾世家,还是煮海贩盐起家,盐铁向来都是历代朝廷的大财路,敢干这等行当,那真真是豁出命去虎口夺食。
奏章千里加急,直入中心官署。
非到迫不得已,刘彻毫不肯动用武力去弹压大汉商贾,故而交由刘非以皇室实业的名义出面处理。
刚好碰到皇室储备署的仓廪不敷,新粮难以尽数储藏,干脆将客岁陈粮启出部分,借着太仓易粮的名头,亏蚀运到南阳郡出售。
便连很多富户朱门也大笔购入陈粮,即便主家不食,府中仆人乃至仆从也是长着嘴的,吃甚么粮不都是要落到肚里,哪由得他们遴选?
夏阮将卷宗狠狠砸在堂案上,冲亲卫统领都贼曹许广川大吼,复又向新近就任的南阳都尉匡衡沉声道:“你让诸县的县尉自查辖地,揪出水强盗寇的耳目眼线,另抓紧练习郡兵,待此事查明,本官便即请旨,出兵剿匪!”
少府尚书令不敢耽搁,急呈丞相袁盎;袁盎不敢怠慢,转呈监国的太子刘彻;刘彻不敢擅自定夺,亲手呈送椒房殿内静养的汉帝刘启。
也难为他们能在南阳郡玩弄那么大的买卖,若换在齐地,怕是早就赔光了产业!
刘启毫不谦善的颌首认同道:“不错,朕自认无愧于治下百姓。”
刘启目眦欲裂,剑眉倒竖,再是难掩心中阴狠暴戾,“把中尉张汤派往南阳去,首犯凌迟,从犯车裂,尽皆夷族!”
粮商们看他那副故作无知的嘴脸,几乎吐出一口老血。
现在再看,他这昔日商贾已是位列朝堂,做了秩比千石的大农丞,端的位高权重。
每户仅收十石新粮!
南阳的粮商天然不似东郭咸阳想的那般蠢,也早已听出他的言外之意,先前不过抱有一丝幸运罢了,此时目睹事无转圜,当即默契的齐齐辞职。
刘启沉吟道:“疏漏?”
大农丞东郭咸阳面对诸多登门求见的南阳粮商,自是老神在在,更涓滴不加粉饰的言明:“程氏一月不倒,这陈粮就多卖一月;程氏一年不倒,就多卖上一年;年年代月永无停止!”
刘彻决计顿了顿,方才持续沉声道:“儿臣思疑,有人用心养匪,用心叵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