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湘云归蒋氏重北上
有了这话,贾母人等方心中平复了三分,又忙现兑了金子,一准儿送到钱寺人府中。
恰是这么个理,不然头前夏寺人如何敢向贾家张口?可不就是因为他是元春身边得力的,常被派往贾府报信,已是拿住了把柄。何况现在这钱寺人,原是在圣上跟前都有脸面的,若不让他称意,背面暗中使些手脚,只怕元春并贾府皆不得一个好儿。可话分两端,事情虽如此说,但头一回这钱寺人便敢张口一二万银子,背面欲壑难填,莫非贾府又能得甚么好去?
湘云去了心头这一桩大事,天然无有不该,且又
贾母见那嫁奁票据,倒是微微皱眉:这嫁奁也薄了一点儿。林丫头与旁个分歧,天然不提,就是迎春那边,似也比湘云这儿强出一二分来。即使现在家计艰巨了些,小辈的大事上头,也是万不能渐薄了的。
凤姐不由嘲笑一声,道:“这一注接着一注的,俱是要官中出的。虽说是为了娘娘,可那到底是太太的骨肉,今后我们又能沾上多少光彩?倒是这家里,怕是更加撑不起面子了!”自与王夫人生了间隙,凤姐又母为子强,有些事情上头更加留意在乎。
湘云听了,方展颜笑道:“大嫂子说的是,原是这么个理儿。”由此说罢,过不得三五日,她公然回史家去了。待她去了,史夫人却亲往贾母处说了一番衷肠话儿,倒不是为了旁个,专为湘云的事:“原说着外放一二年,便自罢了。不想事儿未曾作准,老爷又与我说便是三五年也是有的。我们如许的人家,天然是万事尽忠为上的。只湘丫头这儿有些难堪,当初早与卫家有约,待她及笄便出阁,这嫁奁上头像是家具一类的就有些难办。”
贾府现在恰是依仗着元春,虽说这一注银钱颇多,却也需求拿出来的。是以,一干人等皆无旁话可说,贾琏忙去夏寺人处投帖子,返来讲与凤姐,道是如此。
这倒是一个别例,贾珍连连点头称是:“当今也只合如此。若那夏寺人果然有些权势,与他这一二万银子又如何?夙来这些寺人固然爱财,倒也能办点事。如果能帮衬着娘娘,与了便与了。”
贾府人等见着如此,心中顿时更加安稳,又听得元春之病已然病愈,便将头前一番忧愁搁下,且各归各家。但是此时已然渐近年节,最是要繁忙的时候,那里就能安稳。不过宝玉等小辈略略能松宽了三分罢了。
只如许的话,她到底是外嫁女,又是老封君,对着侄子媳妇说三道四,也不是个事理。再有,湘云这一桩婚事也是样样安妥挑不出一丝儿不好来。再要说史家的不铛铛,贾母沉吟半日,毕竟还是作罢,只预备背面本身与湘云多添一点儿东西,总与迎春齐平。
黛玉天然一番详叙,又劝她善自保重。
“端的如此?”湘云顿时心中一松,连连扣问。
见说及儿子,凤姐方止住话头,提及府里头的噜苏事体。贾琏随口应和两句,也不非常放在心上。凤姐原要发作,只想到钱寺人,不觉又泄气:“罢了,现在说这些也无趣。总要过了这一关,才好再说旁的。”
贾政夙来坦直,虽知此事触及元春今后荣辱安抚,但想着寺人作怪,内心难掩讨厌,乌青着脸立在一边。半日畴昔,他毕竟憋出一句:“此事断断不能。”
“甚么!”贾母等俱是一惊,竟不知如何区处。
“你又浑说,娘娘在宫中,我们家多有借力,那里就在这些银钱上头计算了。老是有来有回的。”贾琏却浑然不觉,笑着拿扇子敲了敲桌案:“待背面长生大了,且另有他的好。”
一时等湘云返来,凑了一场诗社,世人皆是含笑散了。
“这倒无妨,我现在且为林丫头做嫁奁,将云丫头的理一理,也是顺手的事。”贾母素喜湘云娇憨,天然情愿与她购置:“就是我这里,也有些梯己的东西预备与她做嫁奁的。”
只她这一二年与黛玉渐次好了起来,一些个事也能略略说两句。是以,黛玉再逼问两句,她毕竟含含混糊着说了两句。黛玉多么心机工致,一听即明,她又是在贾母跟前常说话的,晓得贾母之意,这会儿传闻是为了这个,忙道:“那里就值当你这般熬神操心了?放心,且有老太太呢。她早便与我提过,需求与你添妆的。我只说那是常情儿,现比着二姐姐的例子,未曾想另有这么一番原因。”
湘云便涨红了脸,呐呐说不出话来。
正如她所说,贾母等人俱是悬心此事,翌日贾琏且还没畴昔,夏寺人先自过来,听得说事关钱寺人,他忙就将里头关卡说道明白,又衡量着道:“那钱公公原是最晓得端方的,等闲要了甚么,背面必有回报的,却不是那一等浮滑人。不然前头娘娘也不会说,只依着他的话做去。”
有了这等考虑,这钱寺人倒更加故意帮扶一把。背面他一往宫中去,里头一番施为,临时不提。只旁的且不说,那元春身边常打发来的夏寺人等却更加恭敬,自往贾府里去,也不似头前那般寻机欺诈。
“前几日我便得了手札,叔叔婶子道是这一二天必能归京,想来是这会儿到了。”湘云头前便在贾母处看了信的,一听即知,忙起家理了理衣裳,又转头道:“我去去便回,这作诗的事儿,你们需求等我一等。”世人皆是答允,目送她去了,黛玉便道:“怕是有些事儿,不然才回到京中,连着屋舍都要几日清算的,那里要唤她畴昔。”
是以,连着贾母也心下难定,半晌才叹道:“不是为了娘娘,一家子聚在这里何为么?只是,我们不知宫中景况,娘娘也一定晓得钱寺人如此。不说这会儿答允,今后那钱寺人如何。即使答允了,若不谨慎犯了忌讳,与娘娘招来风雨,那又该如何办?”
好半日畴昔,屋子里犹自一片沉寂。
“想来是史夫人有话叮咛,方才如此。”探春却不觉得意,因笑道:“原都有老太太在呢,林姐姐尽管先想一想做诗的事才是。不然转头若做得不好,但是要罚的。”
由此,即使贾母令人唤她畴昔小住,湘云也不似头前那般,一住便是十余日,不过三两日便归去。黛玉看在眼里,便道:“旁人都是苦夏,如何你倒是苦冬了?这个把月畴昔,竟比头前瘦了这很多,连着衣裳都松了一寸。但有甚么事,我们虽不能,总也能出个主张的。”
可如许的事,湘云总也听到五六分,一时内心算了算,更加内心闷了一把火,只说不出甚么来。待得归去,她便旁事搁下,先寻了针线绸缎,本身渐渐地做起活计来:别的不能,这些个被褥衣裳若本身都渐渐做了,想来嫁奁上也能略略显得都雅些。
独占湘云归去后,却有几分愁绪,李纨问了两句,她便道:“原还想着多住两日,不想竟不能遂愿。”李纨便道:“这有甚么,过几日使宝玉求老太太,你再过来小住几日,也就是了。”
只这等松宽,旁人犹可,宝玉已是在贾政跟前熬了这几个月,此时一松,他便似出了笼子的鸟雀,只恨不能展翅高飞,又想着迩来与姐妹走动渐少,便又寻出新文来,需求邀一出诗社。世人见他非常殷切,倒也无可不成地答允了,说要做梅花诗。正自闹着,贾母处忽而有人过来,道是史家来人,请史湘云畴昔说话。
这话更加在理,不说世人皆是点头,就是王夫人也顿时吞声,垂着脸呆呆立在一边,内心狼籍如麻,只说不得话。好半日畴昔,底下站着的贾琏忽而出声道:“老太太说的在理,只现在情势火急,娘娘那边临时不好说话,不如往那夏寺人处刺探两句。他平日里常往我们家来,总另有几分情面的。”
世人方重提及闲话来。
“那娘娘如何办?”旁人也还罢了,王夫人却再忍不得,顿时便红了眼圈:“娘娘可在宫里头阿!”
那钱寺人原是存了四周栽柳的主张,以备背面本身动了手,流浪时也有个帮衬的,方择了几个合宜的妃嫔做靠。头前说着一二万两银子,也不过是随口说来,实则盘算了主张,只消很多于五千,收了多少天然也做多少。未曾想,贾府这般利落,倒教他吃了一惊,又想:到底是国公府第,不比平凡人家瞻前顾后。难怪那贤德妃言行分歧,便年事比贤人略长,姿容于宫中也不过二等,却还能博取妃位,想来也是家教家声之故。
史夫人忙笑着道:“老太太体贴我们,我们也不敢非常劳累。再有,她的大事早就定了,畴前也渐渐与她攒了一些儿,背面一些破钞光阴的东西,老太太帮着掌一掌眼,便是万无一失了。”由此说定,不出两三日,史夫人便令人送来嫁奁票据,又有里头几样须得贾母掌眼的东西,也是一一回说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