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1.101 老臣谋国

“退朝——”见陛下作势欲起,黄门令左丰这便大声唱喝。

“如此,右丞且罢休施为,阎行定尽力互助。”阎行遂放心。

迟疑间,眼角余光忽扫到一人。陛下这便笑问:“卢尚书?”

因奏发张角,得封临晋侯的杨赐。这便稳稳出列:“老臣觉得。博陵、河间,或各取一县增封蓟王。再取渤海一县,补充河间。”

“此事再议。”陛下这便作罢,转而看向何进:“蓟王增封何地。大将军,可有良言。”

袁隗再答:“何不再取勃海二县补充河间。”

朝廷之事,千丝万缕。不比江湖,称心恩仇。此次朝议,贾诩之以是暗托崔烈,口出撤郡之言,便是投石问路。智多如贾诩,早有预感。陛下多会行“拆东补西,一石数鸟”之策。既接二连三减弱河间,又教唆诸国与蓟国暗生间隙。

董重却熟视无睹,自鸣对劲。卢尚书何许人也?乃蓟王恩师也。此时不透露情意,更待何时。

“臣等附议。”大将军何进,领群臣援助。

太尉杨赐又奏道:“启奏陛下,重开党锢一事,可否廷议。”

陛下这便问道:“割二补一,河间岂无牢骚。”

年后果罪免官,赋闲在家。今春又官复原职的卢植,这便出列奏报:“臣觉得,可如袁司徒所言,取河间二县,增封蓟国。再割勃海修县,以补河间。”

陛下不说‘明日’只说‘来日’。足见重开党锢一事,遥遥无期。

朽木不成雕也。粪土之墙不成污也。

“哦?”陛下似非常意动。

“老奴,服从。”曹节自投于地。

崔烈闻声出列:“陛下,博陵郡可除矣。”

“卢尚书,言之有理。”陛下欣然点头:“朕记得,勃海有民百余万,河间只要其半。”

“老臣觉得不成。”司徒袁隗大声抗辩:“冀州诸藩,不但讨贼无功,且守藩不称。朝廷不予究查,已是法外开恩,岂能再赏!”

“今汉诸侯国,只取租赋。以人丁计,渤海一县,可抵河间二县。”

陛下遂问道:“依卿之意,当增封那边?”

陛下悄悄点头。目光瞥过,随口问道:“崔廷尉?”

“如此,便如卢尚书所言,增封蓟国易、鄚二县,再取修县,以补河间。”陛下言道:“尚书令,代朕拟诏。”

“当有实足掌控。”贾诩笑答。

“先有东平舒,再有文安。今又割二县,河间前后有四县,因主公而失。河间王岂能无怨。”阎行进言。

见三公九卿各执一词。陛下遂看向老成慎重的太尉杨赐:“太尉觉得,该当如何?”

“不成。”司空张温,出列奏道:“若再无端削河间国二县,必令宗室不满。”

贾诩却不知。即便没有蓟王,不久以后,陛下也会将易县,封给白马公孙。汉末公孙瓒据幽州,在此构筑堡垒,掘壕十道,堆丘成丘,高各五六丈,上筑营堡。中垒高十丈,其上建楼数十重,公孙瓒自居,置铁门,呈送文书皆系绳引上。城内储谷三百万斛,谓之易京。南临易水,可通辽海。

且尚书令曹节已多次表示,欲让蓟王上表,请开党锢。消弭党锢,乃局势所趋。纵有万般无法,却也不成坐视关东时势,持续腐败。现在,合法以裁撤博陵,与其还价还价。

年前,崔烈又转任廷尉。今汉朝堂,能身居三公九卿高位者,终偿还是这群老臣。诸如皇甫嵩与朱儁等中生代,还需外派历练。话说,客岁因进言舍弃凉州,被蓟王家臣傅燮斥对:“斩司徒,天下乃安。”不料本日又出撤郡之言。

话说,二人同守洛阳,相处和谐,干系极佳。阎行快人快语,贾诩亦不做讳饰。才有一问一答。

“先帝与陛下,皆出身河间。却屡割故国旧土。说数典忘祖,亦不为过。”

陛下闻声皱眉:“本日倦了,来日再议。”

便有司徒袁隗,出列反对:“博陵郡,现仅辖,博陵、蠡吾、饶阳、安国、安平数县。先前已割去高阳。若再割二县,博陵郡可罢置矣。”

陛下正欲下诏,忽见董重望眼欲穿。心中微叹,便和颜相问:“骠骑将军觉得如何?”

确认封泥无缺,贾诩这便拧开竹筒,取出白绢。

“臣觉得……”振聋发聩的起了个虎头,却又一刹时灰溜溜的沦为蛇尾:“卢尚书所言极是。”

太仆邓盛出列言道:“如此东拆西补,何其烦琐。当如尚书令所言,割博陵二县。”

袁隗答曰:“何不取河间易县、鄚县,增封蓟王。”

“博陵乃先帝所立,岂能无端裁撤?”陛下笑问。

便有司空张温,出列奏曰:“彼时黄巾势大,冀州诸先王陵寝,多被盗掘。乃至曝尸荒漠,惨绝人寰。诸国主很有牢骚,合法抚恤。”

“恭送陛下。”

陛下还未到西园,便有左丰亲信小黄门快马加鞭,将消需传到殖货里。

曹节俯身答道:“或可割博陵郡下二县,增封蓟王。”

“裁撤郡县,乃朝中大事。牵涉必广,右丞有几分掌控。”阎行诘问。

“喏!”阎行这便领命。

“不出所料,又割河间二县。”贾诩微微一笑。

崔烈答曰:“本初元年,先帝追遵其父为孝崇皇,其陵在博水称博陵,故析蠡吾县之故陆成地,置博陵县,置令丞以奉祀,时属中山国。后又析河间、安平、中山,诸国之数县,立为博陵郡。今冀州饱受黄巾之乱,赤地千里,诸国王宫残破,故里尽毁。朝廷宜当体恤。当罢博陵郡,将郡内数县,重归各国。以示陛下虐待宗室之心。”

“臣觉得,袁司徒之议,乃沉思远虑,谋国之言。”大将军为外戚,自不想宗室坐大。且削河间数县,补充蓟国,亦可平空制造两国积怨。对外戚而言,自当有百利而无一害。此时,亦可见朝中派系。司徒袁隗乃袁绍叔父。袁绍现为大将军长史,四世三公的袁氏,自当与大将军走进。

身边何进嗤鼻嘲笑。

蓟王与我,乃是存亡兄弟。

心念至此,贾诩这便言道:“彦明,且去府上传话,约曹节今晚相见。”

“当作何解?”阎行问道。

“我且修书一封,传返国中。二位国相,自当好言安慰各国主。承诺将代为进言,撤博陵,偿还旧县。以安其心。”贾诩言道:“如此,当可解几国积怨。”

陛下悄悄点头:“朕出身河间,所谓同气连枝,正该如此啊。”

阎行取竹筒在手,又递回一个荷包。目送小黄门欢天喜地而去,这便入府,将竹筒呈给右丞贾诩劈面。

推荐小说:

大夏狗县令:开局和女帝共浴 |  棺爷 |  都市至尊小神医 |  出狱后,高冷女总裁追上门 |  盛唐风月 |  风渊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