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力量对比
大战过后,力量对比产生了深切窜改,德军与赤军的总兵力对比由160万:250万变成了160万:230万――虽经斯大林从多方面死力网罗,赤军团体数量没能够规复到战前程度,同时两边坦克数量也从1800辆:2500辆变成了1900辆:2200辆,在团体机能上德国坦克完整超出了敌手,两边的力量对比进一步靠近了,这对于下一阶段作战是非常无益的。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只能同时应诺。
全部南边个人军群的设备程度进步得很快,根基换成了4号坦克(除最新的4号G型外,另有一部分4号老型号)还率先具有了东线最早的重装甲营,这让北方、中心两个个人军群都很恋慕,施佩尔再次重申保障他们在年底前完成统统3号坦克换装,这几位司令官才没有持续胶葛与发难。
除坦克以外,第一批下线的追猎者歼击车也给南边个人军群送去了40多辆,现在他终究不消再和海因里希争夺设备了,不过他发明抽调三号突击炮插手装甲师的好处很多,此次战役中第16装甲师和保镳旗队装甲师之以是能打得如此超卓与锋利,美满是因为分外配属了三号突击炮军队的原因。别的,胡贝中将对保镳旗队师的希姆莱管风琴眼热不已,此次也要到了一个连,胡贝老爹迫不及待地就编入本身的装甲师去了。
11月25日,总参谋部为南边个人军群送来了盼望已久的弥补,别离通过海、陆、空三个渠道到达火线的一共包含26000名弥补兵(此中含300多个后备坦克车组),193辆4号G型坦克和一个全数设备虎式坦克的装甲营――国防军第503重装甲营,该营辖有54辆虎式坦克,排在该营之前的501、502重装甲营现在已在古德里安麾下效力。
就在赤军舔-舐伤口、参议下一步应对战略的同时,曼施坦因也在为下一步作战主动调剂思路,海因里希终究能够偶然候和精力对曼施坦因那略显粗糙的防备打算停止修改,用他最想要的体例来停止阵地构建与防地布局,曼施坦因乐得轻松,一欢畅就做了甩手掌柜,不过他没有健忘第一时候向柏林方面通报环境,对这份高互换比的战报,霍夫曼赐与了高度评价,不但应曼施坦因所请对南边个人军群此次作战有功职员停止表扬与嘉奖,还承诺加大援助力度。
在存眷重型设备的同时,南边个人军群对有关轻设备与后勤的反应也在陈述中停止了详细阐述,海因里希以为STG43与G43步枪都是不错的兵器,但另有一些处所与细节需求点窜,在详细设备上他不建议步兵班全数利用STG43,那样对后勤补给的压力太大,他以为装备2支STG43步枪同时再搭配G43步枪的火力充足了,鉴于新兵器产量不高,他但愿能优先装备给各军队中最为突前也最为精锐的装甲掷弹兵们,让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发扬火力。
关于下一步作战目标,三个集群的最高司令官都有分歧观点。曼施坦因是铁了心要将守势防备停止到底,克莱斯特则以为能够操纵黑海制海权的部分上风停止外高加索地区的登岸作战,而霍特则以为应当抓住无益气候(顿河下流尚未结冰)的最后时候停止装甲突击战,优先目标建议是西南边面军。
争辩了半天,最后曼施坦因点头并征得霍夫曼与蔡茨勒的同意,还是对峙安定戍守再反击的战略,霍特集群的优先打击目标能够临时从三个重兵个人上挪开去对于布良斯克方面军。不过,第四装甲个人军批示官莱因哈特大将有一种激烈的危急感,他以为下一阶段赤军的作战锋芒能够会起首指向该集群,特别是吃了亏的瓦图京和西南边面军毫不会再犯近似的弊端。
除设备与职员弥补外,总参谋部还就实际军队摆设与曼施坦因的要求对作战批示体系停止了调剂,霍特大将批示多国军队的名头一炮打响,大师相互开打趣地称呼他为“结合国-军”总司令,现在他部下不但成心大利人、罗马尼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伐克人,又多了乌克兰人――分外收成了一个乌克兰第一师作为声援,他的任命也有了调剂,正式委任为南边个人军群北翼集群(简称霍特集群)司令官,莱因哈特大将接任第四个人军司令官;克莱斯特大将接任南翼集群(简称克莱斯特集群)司令官,埃贝哈德-冯-马肯森大将接任第一装甲个人军司令官。曼施坦因仍然是南边个人军群的最高统帅。
“起首我们要正视这封信,从层级与渠道来讲,由沃利斯基同道直接写信给我是分歧适的,因为他的直接带领是第51个人军司令员特鲁法诺夫,战役带领是叶廖缅科同道,他绕过他们直接向我反应题目,申明我们部分同道对部属定见是持有卤莽与不耐烦态度的;其次我们不要过分于看重这件事,这毕竟只是一个军长的来信,插手此次战役的方面军司令员有5个,个人军司令员有20多个,军一级批示员多达60几个,从人数比例来讲是少数――有分歧声音美满是普通的,我和康斯坦丁、华西列夫斯基同道之间另有分歧定见呢……”
但倒霉身分也很多,赤军三个方面军连络在了一起,总兵力高达90万,短期内不成能啃得动的,特别是谍报显现赤军在顿河对岸还筹办了30万从西伯利亚方向抽调而来的预备队后,再想重演顿河部的精美如手术刀般战役变成了不成能,抱成团的赤军重兵个人就像一个伸直起来的刺猬,很难下口。
华西列夫斯基也很懊丧――战役打了一年半,他本觉得本身的神经已充足坚固,却没有推测最高层仍然还是这番暮气沉沉的表示,打了败仗大师都争着揽功绩、表姿势,打了败仗就千方百计推辞任务、洗清本身,碰到困难大的方略与远景不明的话题要么只顾揣摩斯大林同道的定见,要么极力躲避题目而给个模棱两可的答案。再如许下去甚么时候才气真正窜改局势?
朱可夫只要对此报以苦笑:斯大林一边说不要过于看重这件事,因为只是六非常之一的军长定见,一边又说沃利斯基反应题目是普通的,还说不能对部属“持有卤莽与不耐烦态度”,这明着是敲打叶廖缅科,实际是指责本身和华西列夫斯基“一触就跳”,斯大林同道还安然承认本身与两个首要部属之间存在“分歧定见”――这都没错,可题目是有分歧定见的时候都是您的定见最后落实了下去好不好?
斯大林仿佛没重视到两个部下的奇特神采,仍然自顾自地说下去:“……这封信我会亲身与沃利斯基同道互换定见的,但愿卖力战役批示的同道不要受此影响;同时,我附和铁木辛哥同道的定见,请朱可夫同道和总参谋部考虑对‘天王星’作战打算停止订正――我们的目标还是罗斯托夫,但战略与目标应当停止严峻调剂。”
本卷完,请存眷下一卷《吼怒:猛虎出埃及》(未完待续。)
因为此次在作战中表示不错,特别是在硬顶布良斯克方面军打击中颠末清算的罗马尼亚和意大利人表示凸起,别的罗马尼亚内河舰队在河曲部对峙作战给了很大德军很大的火力援助,霍夫曼决计进一步操纵残剩物质武装他们,除承诺给罗马尼亚人那几艘法国旧舰外,还唆使曼施坦因将第16装甲师和克莱斯特装甲群中坦克弥补换下来的一共56辆3号坦克全数给了罗马尼亚人,别的军需总监施蒙特也将换装下来的50多门37mm反坦克炮一股脑儿塞给了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加上在突击瓦图京后卫军队中缉获的反坦克炮,这两个个人军的反坦克力量一下子突飞大进。现在统统人都以为这些颠末调剂充分的盟国军队不再是累坠,固然他们在很多方面还赶不上德军,但战役力与精力面孔已有了质的晋升。
曼施坦因感慨元首的风格公然变了,如果之前,这26000弥补兵必定会被组建成2个新编步兵师,让火线摆设看上去兵力更加“薄弱”一点,但实际上除了番号增加与心机安抚以外,兵力并不会产生窜改,乃至另有能够减弱――两个完整由新兵组建起来的新编师论气力阐扬还不如将其编入现有师能阐扬更高文用。
对此能够性,国防军大本营表示了高度正视,但霍夫曼还是那句话,除弥补以外没有援兵,但愿各军队能本身度过难关。由此,对南边个人军群的最大磨练行未到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