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蕉扇轻送醒骨风(三)
所谓竹冠子,还不就是自家主公的身外化身?
听得面前这年青道者将要下山行道,鲍方祖微微一捋胡子,张了张口,想说点甚么。但是他终究只是拊掌笑道:“本来如此,你们师兄弟的脾气,本也是闲不下的。能在这洞光灵墟的福地当中过了十多年的循分日子,已经出乎贫道料想以外了。”
竹冠子摆手笑道:“也罢也罢,这等事情且随你本身做主!”
许玄龄但是不晓得本身这位“师叔”的秘闻,向着竹冠子一礼道:“弟子两个徒儿的下落,怎好让师叔如许挂记?一会儿进了城,弟子自当奉养师叔选好歇息之处,再去寻他们也不迟。何况弟子现在拜在门下,也晓得本门戒律,岂敢胡乱将些良莠不齐的人物引至门中?”
………
说话间,竹冠子一瞥船里那箱笼行李,另有照看行李的矮胖和尚,又摇了点头,不再说甚么。
前者是下限,后者是上限。
魏野在这个评价标准里,仙道成绩算是摸到手了,但是“尽通统统人间法”,这前路还真恰是冗长得仿佛遥遥无期。
正所谓“道中得法,法中得术”,不脱“法”、“术”二字藩篱者,便是证得长生,过了甚么雷劫、天劫、四九重劫,号称甚么散仙、地仙、住世金仙,在星界之门的评价标准里,也不过就是这散仙一流人物。
就这点上说,希夷先生与罗真人留赠的两部仙家宝笈,也算是雪中送炭了。
说着,他将那支隐带煞气的小箭朝前一递道:“提及来,我这支穿云箭本来筹算今后赐给一个记名弟子,好打发他下山成绩一番的功业。可现在你要出山去翻雨覆云,贫道那有缘无份的徒儿怕是再也用不着它,便馈送与道友,也不算我白白辛苦一场。”
更不要说浮筠竹冠、青溪道服与桃令媛这老三样了!
……
但在星界之门,就没有耐烦给数量庞大的诸家修行次第分别那么明细的标准了,不成仙道,那便算是懂几手神通的凡夫俗子。便是成仙了道,也只要散仙、真仙、地仙等少量几个大关目有认证标准,还战役常仙道天下的认知毫不不异,真真是逼死了喜好分别修行次第的逼迫症患者。
这此中,天罡地煞窜改之术也算是道术中一个大类别,有功德之徒将它总结为天罡三十六法、地煞七十二术,实在此中门类品流之庞大,远远超越了天罡地煞一百零八之数。但有一条倒是大师公认的,天罡正法可直指天仙道途,地煞之术却止步于散仙,撑死了也只到地仙一流,毕竟只得太乙散数,不成正宗。至于地煞之术的末流,所谓三山九侯术、金刚禅邪法一类,就更等而下之。
那矮胖和尚恰是石蟾精王超,这石蟾精自从在道海宗源中领了一个执事位置,也享用了好些年清福。但是未曾想,竹冠子下山行道,那么多门人弟子不挑,却抓了他当壮丁。他已经多年不着此调,现在又跟在竹冠子身边做了长随,不由得又想起当年跟着魏野刻苦受累担风险的日子来。
在星界之门所认证的散仙标准,便是两条,第一是“仙道成绩”,第二是“尽通统统人间法”。
日头之下,一条长河横亘大地,浪花模糊泛着亮光。河岸渡口上,竹冠子侧坐船舷边,望着河劈面那一座灰玄色的城池,头也不回地问道:“玄龄,前头便是涿州城了,你说你两个徒儿,便在涿州刘先主庙削发?这很多年畴昔,也不知他们还在不在这里?如果这两人仍然有长进之心、修行之念,便仍然收归你的门下,也算成全你们一桩师徒缘分。”
可哪怕他满心不肯,却还是只能小意服侍着。许玄龄跟在魏野身前听讲十几年,没有见过道海宗源之主的真脸孔,只见着一块墨玉石壳,他但是魏野身边的白叟,这竹冠道服的打扮再熟谙也不过。
固然是谈笑,魏野却也不甚在乎。希夷先生陈抟所赠的《太乙含真九光玉书》乃是这一界中最顶尖的那一起仙家宝笈,直指长生妙道。而二仙山罗真人的那部《紫虚天府洞微灵章》,则是此界中天罡地煞窜改之术的集大成者。两部道书,《太乙含真九光玉书》是长生之法,《紫虚天府洞微灵章》是渡劫之术,可说是穷尽了此界道法源流。再添上鲍方祖的道法,也不过是多一个参考工具罢了,却不是甚么紧急的事体。
魏野在一旁晃了晃墨玉石壳道:“鲍老真吝啬人也,希夷先生飞升时,魏某赶去相送,可得了他全套的《太乙含真九光玉书》。便是罗真人担忧他那徒儿公孙一清不学好,也将他自家的三卷《紫虚天府洞微灵章》馈送,叫魏某代他管束徒儿。如何到了你这里,一支穿云箭就全打发了?”
鲍方祖挥挥手道:“你石中仙公然是个地痞败落户!只可惜上界虽有无边清景,贫道却只爱碧云山中风景,没有飞升之意,天然也不会将我自家的道法都给了你。”
对于魏野而言,《太乙含真九光玉书》境地高深,《紫虚天府洞微灵章》包含万有,但路数与自家却不大相合。最首要的,还是这两部仙家宝笈中,那自成法度的周到道法体系,对他的前路更有鉴戒的代价。
他现在的仙方士权限在仙传级,此界的仙道中人则目之为散仙,可在星界之门的认证里,散仙倒是仙方士进阶的一个大关目。大凡仙道之学,对于修行次第都有极其详确的分别,由凡蜕仙之路,或谓“开脉明气、玄光化丹”,或谓“明窍通神、还丹步虚”,或谓“内照炼形、灵丹七返、圣胎九还”,或谓“玉液归壶、破妄换骨、入迷待诏”。哪怕最末流的外道傍门之辈,也有诸如“炼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炼虚”之类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