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心下存疑
那百户恭立服从诺声退出舱去,柳少阳眼瞅朱棣此举溺杀锦衣卫数百之多,竟然用麾下一干保护甲士脱手,浑然不怕动静泄漏。他虽早闻燕王雄镇北平行事果断,但亲眼瞧见此人胆略如此,倒也禁不住暗自吃惊。
朱棣的面色始终安静如水,缓缓又道:“倘使本王只要那伪少主张凤一人道命,尔等余者一概不究。抑且二位故意归附孤王,他日出息似锦亦可繁华无量。这等买卖于己无损最是划算不过,不知两位兄台意下如何?”
柳少阳听他语气有变似怀不善,闻言不由面色微变。身侧的莫凌涛更是手按剑柄,从旁嘲笑道:“闹了半天绕得好大的圈子,燕王殿下还是要用取我等的性命。只不过莫某刀尖舔血的日子过得惯了,宁肯拼得一死也不会束手告饶!”
朱棣见他眉宇微蹙瞧出柳少阳心中所想,笑了笑道:“柳贤弟,你是想说其间之事知者甚多,一旦保密祸来又当如何,是么?实在此番随吾南来的五百甲士,俱为孤王鉴别遴选的精锐亲信。本王疑人不消用人不疑,如果遮讳饰掩无高低同心之念,如何能使这些跟随我的死士大家佩服!”
朱棣听罢朝那人挥了挥手,沉声道:“大师伙差事办得不错!你让兄弟们再巡检一番瞧过无人漏网,就各自回舱尽晨安息吧!”
他正想低语表示莫凌涛好能二人同心,不想那朱棣倒是哈哈一笑,抚掌赞道:“孤王公然没有瞧错,两位公然都是忠义之人!本王平素里最恨奸佞之徒,方才的话不过只是戏言罢了!”
“是以年前我身在京师之时暗闻此事,也曾向父皇说过与其围歼多有折损,不如将你们招纳为朝廷所用。当时父皇虽未答允却也隐有此意,可偏在此时我那志大才疏的侄儿子承父位。他身为东宫可参议国事,竟请命围歼建功以服群臣。这般一来二去诸事赶巧,乃至于铸成了本日的血腥之局!”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候看正版内容!
何况柳少阳深知本身与莫凌涛眼下身疲力竭,俨如强弩之末尴尬恶斗,唯有甫一脱手便合力擒住燕王朱棣,才气有些许机遇周旋脱困。
柳少阳亦站起家来,一字一句道:“殿下的美意柳某心领了,只是为人者生于六合当讲忠孝仁义,不然堂堂七尺又同禽兽何别!”他口中一边说得斩钉截铁,内心一面策画如何脱手方能存有分毫胜算。
柳少阳听此人自称姓卢,想来便是现在的武当一脉掌门卢秋云,当下与莫凌涛将信将疑双双落坐。但见燕王朱棣神情微敛,正色道:“周吴旧部里有很多像二位这般的豪杰豪杰,眼下贵帮毁灭的局面本王并不肯看到。何况我也知父皇此生最爱招揽天下豪杰,就连蒙前人里的能臣勇将他都能支出帐下,何况同为汉人绝非定要赶尽扑灭!”
此时殿舱以内除了燕王朱棣本身,另有那道衍、张玉二人以及“太和四仙”俱是一等一的妙手。算上舱外还稀有百甲士和伏于暗处的妙手,两边倘若拼将起来,胜负未斗可知委实无需多论。
莫凌涛冷哼数声,猛地一掌将座椅扶栏击得粉碎,鲜明起家怒喝道:“好一个‘最是划算不过’,只可惜我莫凌涛不是卖主求荣之辈!既而情意相殊何必多言,本日我们刀剑一决立判存亡,莫某纵使舍了性命又有何妨!”
朱棣闻言捻须微吟,目光投在了柳少阳的脸上,腔调微扬肃声道:“你们周吴旧部这些年乘机发难,向来就没能坦白过朝廷的眼线耳目。只是父皇用心要抓住张士诚的子嗣以绝后患,还要比及贵派起事之际才好一网打尽。这才会二十多年来始终未曾脱手,而一旦便要斩蛇七寸绝毕其功于一役!”
他现在如在局中间下疑虑甚盛,忍不住问道:“柳某明人不说暗话,我与殿下当年不过萍水相逢,何况所谋分歧可谓势难两立。现在又被朝廷诸路追剿身为钦犯,委实不知燕王殿下甘冒奇险此举何意?”
柳少阳听闻这话心下暗忖:“这古往今来的枭雄所说之言,十有**是信不得的!他眼下之以是将事情的原委,尽推到了那新房储位皇太孙的头上,莫非……莫非想让我等对那朱允炆挟恨在心,今后助他争夺帝位不成?”
柳少阳大觉有理佩服不已,暗自想道:“这朱棣御下了得奴人有术,胆识才略真乃当世枭雄,只怕比起他爹朱元璋来也是不遑多让!”
“太和四仙”里那为首的清癯道人,也从旁亦言:“师哥和柳大侠还请稍安勿躁!卢某敢保燕王殿下胸怀宽广实乃圣主,既请诸公来此绝是一片诚恳,不管何事皆可摆在明里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