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火照旌旗不受降(四)
“张老三,大师死守了一早晨,连口热水都没的,你还唱个蛋!”
现在间隔着魏野安定张掖羌乱,也只是畴昔了三天一夜。姑藏城这座凉州部州治,还在寒潮未去的浓浓寒雾中将醒未醒。
刘闯这时候也算是和魏野一拍即合,非论是黑水城现在半军管的景象,就是他的小我安然,也都靠着魏野庇护呢!至于黑水城现在的文武格式上,魏野和刘闯也算得上是一拍即合魏野手底下能执掌后勤的就一个老龟精,但是这可算半个亲信的乌宗元,倒是要放到李大熊那二百多汉军义从边上,以办理后勤之名当监军的,毫不能轻动。
这位得县令将手往袖中一探,就又取出一份文书来,不是翰札而是颇厚的一卷帛书,双手捧着交给魏野:“这上面,都是下官亲手誊写的祆教财产并通羌奸人的抄家名录。现在张掖郡全赖魏公镇守,这些奸人的产业,理应充为犒军之费,还望魏公收纳,也见得大师的诚恳!”
为首的小军官,宽额头、高鼻梁,一看就晓得是羌人出身,他的面色冷酷,就这么将头一点。那几个厨子军领着厨子,就朝着角楼一迈:“兄弟们,上官抚恤大师巡夜辛苦,派我们几个来给大师送吃食了。胡饼、羊杂汤,管饱!”
……
这一展卷,魏野就见着那帛书内里还附了一份礼单,他笑了笑,也不言语。
不过比起这些打劫性收益,更关头的事情还在毗邻张掖郡的那些太守上面。这些近邻们,现在对这场羌乱是甚么态度?
魏野在上面展卷欲读,上面那些门面官儿,都是面面相觑,这两天谁不晓得刘县令从病榻上精力抖擞地爬起来,就带着人四周抄家?
正坐在魏野下首的刘闯,从铁山手里接过了两份文书,只略略翻看了一下,就点了点头:
“这个月,司膳们那边盐菜伴食都扣得太多,口粮都减去了二成。我们的屯长明天要给司马祝寿,一准不在军里。我们不如就出去找找生发如何?”
那份礼单上面,百般金玉、绢帛、香药之类贵重礼品非论,连僮仆家伎甚么的都给备下了。至于刘闯抄家的报效,还不算在内里,这么一算,赚头也非常不小。
………
固然这些收益,都是因为巴赫拉姆那场鬼瘟所形成的无人区,乃至随之而来的一次性打劫上面,今后另有没有如许的机遇,都很难说。但是对魏野而言,收益也不算小了就是这些钱物要转换成通用点券,还得花点工夫。
西城的财产,现在根基都是无主,连封带抄那是一点客气的都没有,就连礼拜寺里的祭器和随葬品都没放过。东城这边几家大户,嗅觉活络些的,早早地大出血,捐款捐粮,算是免了一场官司。可有些看不清楚风头的,仗着豪强职位,只拿三瓜俩枣来对付,那刘闯也不客气,请着李大熊就上了门……
“角楼鼓一更,妹儿要听真哪,夜里来拍门哪,你为何不开门哪……”
这些被冷风吹了一夜的汉兵,听得有人送吃食上来,顿时都来了精力,丢下兵器就一拥而上。正你争我夺时候,却听着有人低喝一声:“脱手!”
毕竟张掖郡作为凉州最为富庶的产粮区,就算西凉地乏民贫,比不上关内州郡,这么多年的积储也是有点家底的。更不要说,黑水城的储库粮仓,现在就是魏野部下阿谁姓乌的老儿一手掌着!
这一声冷喝之下,四周应和之声大起,城墙之上,涌出了近百名流兵来。刀光明灭间,人头满地乱滚,这些汉军临死之前,只听得一声声的“阿胡拉玛兹达!”
这么一顿勒下来,不要说魏野这草创出来不敷一个部的三百兵,就算魏野组起了一营两千军马,这赋税甲杖都是充足他华侈的。
那么说来讲去,刘闯就是最好的合作人选,一来魏野手上实在乏人,二来黑水城有职位的官员没跑掉都给杀了个洁净。比起其别人,和魏野还算有点友情,职位又不算低的刘闯还真算是得力。
火光模糊地从角楼里透出来,另有一段段有一腔没一调的哼哼:
这些群情低低的,一出了角楼就散失在浓雾里,再听不出甚么。却有几个汉军带路,带着两个戴白帽的教民厨子,抬着木桶木盆,朝着角楼走来。
想到这里,魏野猛地将帛书一收,就此拍案:“兵凶战危,事不宜迟,立即发传骑向姑藏城通报张掖郡平乱环境。这联名奏书,则走本官的门路,立即向朝中通禀!”
听着魏野和刘闯在上面惺惺作态,上面那些根基是拖出来充门面,之前勉强够一个二百石就算了不起的小角色,就在那眼观鼻,鼻观心,失职尽责地充当人肉背景。但是刘闯接下来的话,倒是让这些人也不由得悚然一惊!
至于刘闯有没有在这中间公报私仇,经手的时候沾沾好处,魏野就全当看不见。这也是个好处均沾的意义在内里,归正不怕刘闯敢作死的截下大头。
“此亦是题中应有之义,便是魏公不说,我等也是该联名上书洛阳的。但是以闯之鄙意,乱事即起,非兵不济,向朝中上书,毕竟是缓不济急。现在细思起来,黑水城得以安宁,毕竟是全凭魏公虎威……”
守城的州军,都缩在角楼内里,围着炭火取暖。这个鬼气候里,谁肯站在大雾内里巡队?谁去谁是小娘养的!
四下打收回去的逻骑还没返来,让魏野感觉本身的视野有着远视眼般的混乱感。
听着刘闯如许说,魏野也是笑吟吟地一摆手:“这事提及来,也是本官临事太急,加上本地义民们报效之心太热,不得不如此措置,虽说这期间不免有越权之处。但是军前办事,也须得讲些权变,就算是贤人面前,也说得过这个理去!”